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中華浩瀚五千年的文明,冷兵器時代的劍曾經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留下諸多痕跡。劍有“百刃之君”的美稱,相傳軒轅黃帝鑄造了一柄大寶劍,《黃帝本紀雲》說:“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後世人把黃帝制造的這把劍,命名為“軒轅劍”。“軒轅劍”是否真實存在不得而知(《史記》中沒有相應的記載),魚腸、湛盧、干將、莫邪等名劍的傳說,一直世代相傳。

時光行進到21世紀,中國的考古學家從一次次墓地的發掘之中,發現了不少絕世名劍。那麼,在這一些出土的文物中,究竟哪一件當得起“中華第一劍”這個名號呢?且容千夜向大家慢慢道來:
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

即便是不怎麼熟悉歷史的朋友,對越王勾踐的故事頗為耳熟能詳。吳越爭霸,越國先輸一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給吳王夫差當馬伕。勾踐也是真夠能裝的,明明恨之入骨,但是給夫差嘗糞便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加上越國獻上的大美女西施的枕邊風,終於夫差放鬆戒心,准許勾踐回國。勾踐忍辱負重二十年,用了9年的時間滅掉了吳國。

一個靠忍辱負重逆襲的王者,屬於他的劍怎麼看都不平常。1965年冬天,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異常鋒利的青銅劍。有工作人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專家當成試驗,稍微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這把只有55釐米長、4.6釐米寬、875克重的寶劍,近劍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乍用劍”八字。“鳩淺”就是“勾踐”,“鳩淺”是古越音,專家們欣喜若狂:這是勾踐的劍!
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最重要的是,這把劍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顯示出當時高超的製造工藝。這個國寶級的文物,怎麼會出現在楚國貴族的墳墓中呢?有人說,這把劍有可能是勾踐女兒的嫁妝,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說不定這把劍作為勾踐女兒的陪嫁禮品,被送到了楚國,楚王又把此劍賜給了某個貴族,就是這個楚墓的主人。又有人說,這是楚國的戰利品。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吳楚曾有一戰,不幸吳國輸了,楚軍繳獲了不少戰利品,想必就這把劍也在其中。

越王勾踐寶劍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國貴族墓,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於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另一種意見是戰利品,即,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

無論如何,這把鋒利無比的寶劍,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依然刀仞寒光,這讓專家既驚又喜,馬上研究起這把劍的成分。後來發現,這把劍之所以千年不被腐蝕,是因為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只可惜,這種鑄劍工藝沒有流傳下來,這把寶劍作為春秋五霸中最後一霸越王勾踐的“自作用劍”,其文史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當時就有人把越王勾踐劍封為“中華第一劍”。不到十年後,秦始皇短劍的出土,改變了這一現狀。


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兵馬俑秦劍

1974年一名打井的村民發現了兵馬俑殘塊,就此揭開了兵馬俑一、二號坑發掘的序幕。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19把青銅劍,刷新了專家的認知。一般認為,60釐米是青銅劍的極限長度,可是兵馬俑秦劍長度超過91釐米。由於青銅的性能,劍越長越有斷折的風險,可是這個規律在兵馬俑秦劍身上失效了。
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考古人員發現,有一把青銅秦劍被一尊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當人們把陶俑抬起後,這把青銅劍竟然在一瞬間反彈平直。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秦朝人是怎麼做到的?原來,這些青銅劍身上有對稱均衡的8個稜面,這8個稜面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故此劍身柔韌劍鋒堅硬。有人用一根頭髮絲測試劍鋒,往劍身一吹頭髮絲就斷了,相當鋒利。更加令專家稱奇的是,劍身表面塗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可防止青銅劍被腐蝕。而這種技術,在上個世紀30、50年代,先後被德國、美國申請專利,並且技術水準高,生產工藝流程複雜,沒想過兩千多年前的秦人就掌握了同類技術。因此有人說,這把劍才是“中華第一劍”。
不是越王勾踐劍,也不是兵馬俑秦劍,它才是“中華第一劍”!

虢季墓玉柄鐵劍

虢國墓地位於三門峽市上村嶺上,墓地發現於1954年,經過大規模的考古鑽探、發掘表明,這是一處等級齊全、排列有序、獨具特色、保存完好的大型邦國公墓地,墓葬總數在500座以上。 1990年春,考古工作者又對此地進行發掘研究,陸續清理出各類珍貴文物26000多件,其中一柄玉柄銅芯鐵劍震驚國內外。

為什麼?這把劍其實並不起眼,劍身已經鏽蝕成一坨爛泥狀,劍柄是玉質的保存完好,劍套被腐蝕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絲狀物。可是,這一坨看起來並不好看的東西,是鐵!這把鐵劍的發現,把中國人冶鐵史向前推進了兩百年,證明早在西周末年,中國人就掌握了冶鐵術。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這把劍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