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近日,天门市检察院公诉部干警张菁在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优秀成绩,那在获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且听一二。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一等奖 天门市检察院公诉部干警张菁(左一)

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已落下帷幕,我在竞赛中很幸运地进入全省前十名,获得了一等奖我除了为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感到欣喜,更为自己为天门市检察院赢得荣誉而感到激动。这一荣誉的取得除了个人的努力与汗水,更离不开领导的关爱与同事的支持,在这里我想感谢领导、同事与家人,也对整个比赛的过程进行梳理与总结,与各位同仁分享些许心得体会。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紧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殊规律和工作实际,考试形式包括策论写作、业务笔试、业务答辩,考试内容涵盖未检工作实践中用到的实体法、程序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掌握,更要考察案件审查、文书制作、法律监督和开展帮教、关爱、预防等实务工作能力。其实对于像我这样未检一线办案人员,更有难度的考察内容是对未成年人司法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思考,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办理案件时很少涉及,而且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思考,正是我所欠缺的部分。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2018年7月,在接到参加汉江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的通知时,因为手头的工作任务并不轻松和一些个人的原因,其实我并没有积极地准备,只是抱着参与的态度参加比赛。第一场的业务笔试就是一份完整审查报告的制作,本以为是驾轻就熟的实务工作,结果证据的复杂程度、案件定性的难度、以及法律监督的繁琐远远超过普通案件,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并没有能够完整地将未检特殊制度与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问题完整的表述,腹中纵有千言万语、奈何我在答题时间分配上存在很大问题,实在有些憋气。

如果说第二场策论写作是因为有两年多的未检工作经验、业务知识尚可才能够顺利完成的话,第三场的业务答辩在我自己看来真的兵败如山倒了。在作为第二名选手答辩完毕之后,我在台下观摩其他选手的表现,很明显的发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我上场之后太紧张,题目都没有完全吃透便匆匆作答,三言两语便答题完毕,表现的真的不算好。我与一同参加比赛的选手开玩笑说:“打完酱油要回家了!”半是自嘲,半是懊恼自己没有好好准备、没能好好表现。但是比赛的结果真的出乎意料,我凭借业务笔试第一与其他选手拉开的差距,最后总分也排名第一,获得了汉江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称号,站在领奖台上的我有些懵,比喜悦更多的是遗憾,想着如果能重新赛一次,我肯定表现得更好。

事后我也有思考,取得汉江未检竞赛第一的成绩完全取决于在平时的办案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知识,才能在没有比赛经验、没有比赛技巧的情况下取得成绩,同时我的短板也暴露得很明显,没有大型竞赛经验、理论基础不扎实、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等等,我对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几天之后,分院通知我参加接下来的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

此时我的心情更加复杂,一方面确实在分院比赛中受到了正面的激励,一方面确实感觉时间与精力都不足以胜任比赛任务,这时候负责未检工作的夏中心检察官安慰我说,能派你去参加比赛就是对你的肯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我将比赛的事情向领导汇报之后,分管公诉工作的副检察长杨军、部门负责人马骁都对我表示了祝贺和支持,但是都没有提出一定要拿奖、一定要进入多少名的要求,这让我轻松不少,让我在之后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保持了平和的心态。

7月16日,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我的孩子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做了一场小手术,等处理完所有事务正式回归工作,此时距离省院未检竞赛仅剩两周的时间。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正式进入备考阶段后,汉江分院负责未检工作的吴玉莲处长帮参加竞赛潜江市院的何娅茜和我搜集了多个地方的竞赛试题、复印了很多期刊中未检相关的论文,为我们节省了很多准备时间,复习中我和小伙伴也经常沟通审查报告的制作、案件的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无私交流、共同进步。这期间我的同事分担了我的工作任务、家人也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家庭责任,这也促使我更加珍惜这次机会。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8月7日,第二届全省未检业务竞赛正式开始

第一天的策论写作完成得很顺利,有赖于之前阅读了很多有关未成年人司法理论、应用理论以及前沿问题的论文,并进行了有条理的整理、背诵,我认为这次的策论文言之有物,整体较为充实,比前一次比赛的论文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天的业务笔试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高温预警的武汉,考场的空调坏了。不过这样的小插曲没有影响到选手答题的热情,有的甚至连中午的盒饭都没有吃一直持续八个小时制作审查报告。这场考完之后,大家的检察制服已经全部湿透了,未检竞赛真的不仅仅是考验选手的知识储备,也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第三天业务答辩正是我最弱的一项,因为前两场的综合成绩排在前列,当天我被安排在上午参加答辩,而我抽签出场顺序在二十名选手中在第四位这个不算有利的位置。当我稍显紧张的答完题,很是忐忑地等待最后的成绩,在颁奖典礼上我得知自己进入前十名、获得一等奖后,大大地松了口气,为自己的高兴是有的,更多的是庆幸没有辜负领导、同事、家人的支持与关心。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现在回顾整个竞赛的历程,考场的紧张气氛已有些恍如隔世,但是我觉得收获很多,不是指一时获得的荣誉,而是在过程中获得的关爱与帮助,也是在准备过程中读过的每一篇文章、背过的每一条法条,这些都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竞赛形式带给我切实的提高,也给了我对自己学习能力、业务水平的信心。

最后我最想分享给我们青年干警的体会是,年轻人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虽身处案牍之间仍要开阔眼界,不要畏惧未知的挑战,如果有机会参加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就不要放弃,虽然过程可能会有困难,只要肯坚持、肯学习,你一定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与君共勉。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文字丨张 菁

审核丨江兵仿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回顾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欢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