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的故事——天門市檢察院幹警在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中獲獎紀實(590)

近日,天門市檢察院公訴部幹警張菁在第二屆全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中取得了一等獎的優秀成績,那在獲獎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且聽一二。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一等獎 天門市檢察院公訴部幹警張菁(左一)

第二屆全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已落下帷幕,我在競賽中很幸運地進入全省前十名,獲得了一等獎我除了為自己的付出得到回報感到欣喜,更為自己為天門市檢察院贏得榮譽而感到激動。這一榮譽的取得除了個人的努力與汗水,更離不開領導的關愛與同事的支持,在這裡我想感謝領導、同事與家人,也對整個比賽的過程進行梳理與總結,與各位同仁分享些許心得體會。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緊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特殊規律和工作實際,考試形式包括策論寫作、業務筆試、業務答辯,考試內容涵蓋未檢工作實踐中用到的實體法、程序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法等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規範性文件的掌握,更要考察案件審查、文書製作、法律監督和開展幫教、關愛、預防等實務工作能力。其實對於像我這樣未檢一線辦案人員,更有難度的考察內容是對未成年人司法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前沿問題的研究、思考,這方面的理論知識在辦理案件時很少涉及,而且需要長期的積累與思考,正是我所欠缺的部分。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2018年7月,在接到參加漢江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的通知時,因為手頭的工作任務並不輕鬆和一些個人的原因,其實我並沒有積極地準備,只是抱著參與的態度參加比賽。第一場的業務筆試就是一份完整審查報告的製作,本以為是駕輕就熟的實務工作,結果證據的複雜程度、案件定性的難度、以及法律監督的繁瑣遠遠超過普通案件,在規定的時間內我並沒有能夠完整地將未檢特殊制度與社會綜合治理方面的問題完整的表述,腹中縱有千言萬語、奈何我在答題時間分配上存在很大問題,實在有些憋氣。

如果說第二場策論寫作是因為有兩年多的未檢工作經驗、業務知識尚可才能夠順利完成的話,第三場的業務答辯在我自己看來真的兵敗如山倒了。在作為第二名選手答辯完畢之後,我在臺下觀摩其他選手的表現,很明顯的發現了自己與其他人的差距,我上場之後太緊張,題目都沒有完全吃透便匆匆作答,三言兩語便答題完畢,表現的真的不算好。我與一同參加比賽的選手開玩笑說:“打完醬油要回家了!”半是自嘲,半是懊惱自己沒有好好準備、沒能好好表現。但是比賽的結果真的出乎意料,我憑藉業務筆試第一與其他選手拉開的差距,最後總分也排名第一,獲得了漢江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能手”稱號,站在領獎臺上的我有些懵,比喜悅更多的是遺憾,想著如果能重新賽一次,我肯定表現得更好。

事後我也有思考,取得漢江未檢競賽第一的成績完全取決於在平時的辦案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知識,才能在沒有比賽經驗、沒有比賽技巧的情況下取得成績,同時我的短板也暴露得很明顯,沒有大型競賽經驗、理論基礎不紮實、時間分配存在問題等等,我對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幾天之後,分院通知我參加接下來的第二屆全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

此時我的心情更加複雜,一方面確實在分院比賽中受到了正面的激勵,一方面確實感覺時間與精力都不足以勝任比賽任務,這時候負責未檢工作的夏中心檢察官安慰我說,能派你去參加比賽就是對你的肯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我將比賽的事情向領導彙報之後,分管公訴工作的副檢察長楊軍、部門負責人馬驍都對我表示了祝賀和支持,但是都沒有提出一定要拿獎、一定要進入多少名的要求,這讓我輕鬆不少,讓我在之後的複習備考過程中保持了平和的心態。

7月16日,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我的孩子在武漢市兒童醫院做了一場小手術,等處理完所有事務正式迴歸工作,此時距離省院未檢競賽僅剩兩週的時間。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正式進入備考階段後,漢江分院負責未檢工作的吳玉蓮處長幫參加競賽潛江市院的何婭茜和我搜集了多個地方的競賽試題、複印了很多期刊中未檢相關的論文,為我們節省了很多準備時間,複習中我和小夥伴也經常溝通審查報告的製作、案件的定性等方面的問題,真正做到了無私交流、共同進步。這期間我的同事分擔了我的工作任務、家人也承擔了幾乎全部的家庭責任,這也促使我更加珍惜這次機會。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8月7日,第二屆全省未檢業務競賽正式開始

第一天的策論寫作完成得很順利,有賴於之前閱讀了很多有關未成年人司法理論、應用理論以及前沿問題的論文,並進行了有條理的整理、背誦,我認為這次的策論文言之有物,整體較為充實,比前一次比賽的論文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二天的業務筆試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在高溫預警的武漢,考場的空調壞了。不過這樣的小插曲沒有影響到選手答題的熱情,有的甚至連中午的盒飯都沒有吃一直持續八個小時製作審查報告。這場考完之後,大家的檢察制服已經全部溼透了,未檢競賽真的不僅僅是考驗選手的知識儲備,也是對身體素質的考驗。第三天業務答辯正是我最弱的一項,因為前兩場的綜合成績排在前列,當天我被安排在上午參加答辯,而我抽籤出場順序在二十名選手中在第四位這個不算有利的位置。當我稍顯緊張的答完題,很是忐忑地等待最後的成績,在頒獎典禮上我得知自己進入前十名、獲得一等獎後,大大地鬆了口氣,為自己的高興是有的,更多的是慶幸沒有辜負領導、同事、家人的支持與關心。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現在回顧整個競賽的歷程,考場的緊張氣氛已有些恍如隔世,但是我覺得收穫很多,不是指一時獲得的榮譽,而是在過程中獲得的關愛與幫助,也是在準備過程中讀過的每一篇文章、背過的每一條法條,這些都是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競賽形式帶給我切實的提高,也給了我對自己學習能力、業務水平的信心。

最後我最想分享給我們青年幹警的體會是,年輕人應該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雖身處案牘之間仍要開闊眼界,不要畏懼未知的挑戰,如果有機會參加各類學習、競賽活動就不要放棄,雖然過程可能會有困難,只要肯堅持、肯學習,你一定能收穫不一樣的風景。

這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與君共勉。

背后的故事——天门市检察院干警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奖纪实(590)

文字丨張 菁

審核丨江兵仿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回顧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歡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