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10年的中越戰爭,戰火都已經將中越邊境燒成了不毛之地,可見戰爭的殘酷,中國有多少年輕的戰士奔赴前線,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篇篇英雄的故事,而生活在美好年代的我們,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還有多少人在祭奠英雄,很多的90後,00後對那場血與火的戰爭連最起碼的概念都沒有,也許還有人都不知道那場戰爭真實存在過。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為什麼會出現此種情況?因為那場戰爭涉及到了很多的敏感問題,所以在影視中我們很難見到有關的作品,除了八十年代有幾部電影問世,後來竟沒有一部電影,我們的戰爭英雄就是因為得不到宣傳,從此被十幾億人慢慢的淡忘。很感謝馮小剛,感謝《芳華》能讓我們再次重溫那場不該被遺忘的戰爭,和在血與火中綻放的芳華。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電影《芳華》雖然不是真真正正意義上的戰爭劇,也許馮小剛對敏感問題也還有所顧及,戰爭場面只拍了6分鐘,而就這6分鐘在審批時還歷經千難萬阻才與大家見面。但它仍然是戰爭結束後的30年裡,第一部大膽描寫中越自衛反擊戰題材的電影作品,我們通過6分鐘的鏡頭又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感受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芳華》主要講的是中國某軍文工團裡一群年輕人的故事,劇本是根據美籍華人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對那場戰爭和人物最後的結局都有細緻的刻畫,但太過充滿小說話。很多當年參加過中越戰爭的老兵看到戰爭場面沒哭,反倒看到最後劉峰與何小萍的結局他們哭了,他們最受不了的是一個戰爭英雄,最後因為斷臂找不到工作,妻子還跑了,不得不蹬三輪為生,還倍受欺凌。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而女主角之一的何小萍在文工團裡被欺負,後被打壓成為了一名戰地護士,最重要的是因為她在戰場上看到了太多的血腥,而導致精神分裂。雖然電影和小說都是藝術作品,藝術作品需要製造矛盾和突出矛盾,但電影太過小說化,會給人帶來消極的思想,這樣的結局雖然很吸引人,但卻也使老兵們心裡酸的很。在真實中越戰爭中像劉峰那樣的斷臂英雄有很多,他們的命運會是怎樣的呢?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2007年曾拍過一部電影叫《我的左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中那位用左手敬禮的英雄叫丁曉兵,他如劉峰一樣在中越戰爭中失去了右臂,但他的命運卻是截然不同,這位從戰火中走過來的戰鬥英雄,後來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和對中國軍隊的無限熱愛,如今已經是我軍的一位獨臂將軍了!

他的故事遠比《芳華》精彩,他的戰爭也遠比劉峰的殘酷,更熱血!丁曉兵1965年出生,1983年10月入伍,那年中越戰爭已經打過有4年了,第二年他就隨部隊開赴中越戰場,10月有一次他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身負重傷,從此失去了右臂,他的經過與後來的人生軌跡都與《芳華》中的英雄劉峰都有很大的區別,首先,他是真實的!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中越戰爭的殘酷我就不多說了,當年丁曉兵是一名偵察兵,偵察兵在陸軍部隊是很特殊的兵種,它擔負的任務極其重要也非常危險,他們要經常的深入敵後偵察敵情和抓捕俘虜,孤軍深入的危險不說大家都會知道,丁曉兵曾經很出色的完成過20多次的偵察和作戰任務,1984年10月的一天,他與偵察連一起去敵人後方執行抓捕俘虜的行動,他是第一抓捕手,憑藉過硬功夫成功的在敵人陣地上生擒一名越軍俘虜。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在撤退時,他們被越軍發現,雙方立即交上了火,這次是抓捕任務,不宜戀戰,首要的是必須儘快的將俘虜帶出陣地,偵察兵們邊打邊撤,突然,越軍扔過來一顆手雷落在俘虜與押解的戰士身邊,丁曉兵來不及多想,飛快的撿起手雷就扔了出去,可是,手雷在他出手的同時也爆炸了,一聲巨響後,他倒了下去。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他的整個右臂硬生生的被炸斷,只有一點皮肉還連在一起,鮮血染紅了他的半邊身軀,為了能讓戰友和俘虜能儘快的撤離危險地區,他來不及讓戰友包紮傷口,抽出偵察匕首,咬緊牙關,親手將自己的右臂割了下來,別在腰間的軍皮帶下,準備帶回後方治療。這驚人的一幕連俘虜都看哭了,丁曉兵一隻手拿槍與戰友們一起戰鬥,經過4個小時,他們成功的撤離完成了這次任務。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回來後,丁曉兵因為失血過多,耽擱的時間太長了,醫生很無奈的搖頭。可是這個準備被送往烈士陵園的丁曉兵,憑著堅強的意志,3天2夜後他奇蹟般的活了過來,醫生切開了他的小腿靜脈,強行注入了2600毫升的血漿,丁曉兵終於擺脫了死神的控制,但是,因為帶回的右臂因為已經壞死無法與身軀對接,他失去了整條右臂,等傷好後部隊要留他在後方工作,但他卻義無反顧的回到了前線陣地。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戰爭結束後,像丁曉兵這樣能讓越軍都敬佩的大英雄,自然要被樹典型大力宣傳,在這個非常崇尚英雄的年代,人們除了敬重他們,還有就是能與他們在一起很有榮耀感,所以很多地方大企業都向丁曉兵伸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吸納這位斷臂的英雄到自己的企業。在眾多高新的誘惑下,丁曉兵不為所動,他依然絕然的選擇了留在部隊,因為這裡才是他一生最熱愛和願意為之奮鬥的地方,部隊也推送他到軍校進行深造。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當所有的掌聲與鮮花退去,英雄的光環消散,丁曉兵只是一個沒了右手的普通士兵,他面臨的是如新兵一樣的從頭開始,穿衣打揹包,疊被子,拉練越障礙,射擊投彈,而這所以的一切他都必須要一隻手來完成,但從戰爭中走來的丁曉兵,從來就不知道輸字怎麼寫,他還經常與戰友們開玩笑說,這與戰爭中比根本就不叫苦。這真是一位鋼鐵意志的戰士,一個鐵錚錚的硬漢,很慶幸中國能有他這樣的英雄。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他是一位傷殘士兵,但他就從未當自己是殘廢,他以傷殘之軀書寫了人生最輝煌的篇章,他先後獲得中國人事部和中國殘聯授予的全國自強不息的模範稱號,被中國武警部隊評為第八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榮立一次一等功,兩次三等功,還被入選第十一屆人大代表。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他的一生都是傳奇。

比《芳華》更熱血的中越戰場,他用匕首割下被炸斷的右手俘虜看哭

2015年1月,丁曉兵光榮地晉升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少將警銜,成為我軍又一名獨臂將軍!戰爭雖然很殘酷,但它也能鍛鍊一個人的堅強意志,丁曉兵只是作為典型被大家熟知,但那場戰爭中像他那樣的英雄還有很多,真心希望有膽有識的導演也能把他們的英雄故事搬上大銀幕,讓中國的後輩們能永遠的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