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四種:報恩,報仇,要麼討債,要麼還債

我們學佛人首先要懂得很關鍵的一點,在這個社會當中,你要度人,你要學佛,你要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四種:要麼是報恩的,要麼是報仇來的,要麼是討債的,要麼是還債的。

人與人之間,如果報恩的就是相互幫助;報仇的呢,就是經常吵架了,打架了,說壞話,相互誰也不服誰;討債的呢,你總覺得欠他的債,還不停地來好像讓你還債,欠的人情債,欠的錢財還不清的;還有一種關係,是還債的,就是經常你去請他,還他的債呀,經常出錢、出力,幫助他。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學佛人要懂得這四種關係並不是來處理關係,而是要明白,所以為什麼叫明心見性,你要在人間成佛,你必須懂得人間的一切。 這個社會其實就是因果關係。

有時候不是熟的朋友,倒反而成不了仇人?為什麼他跟你這麼好,到後來會變成你的仇人?這叫因果關係。為什麼有一些人,你就跟他一見面之後,你就不停地想還他的債一樣。所以人在心裡有過起心動念,一切都是因緣果報。人跟人之間,你既然知道有這種還債和欠債的關係,那你就要懂得怎麼樣來消除,比方說,你是報恩的,那就相互幫助,這本身是善緣。

那麼是報仇的呢?你就要怎麼樣把這個不好的惡緣,來改換成善緣,你就是要懂得要忍辱、要精進,要幫助他,就算你對我不好,要報復我,我也要對你好。

人家來討債,你本身就應該還,所以你還了之後,也不要起心動念,對著自己,好像不應該一樣。 在這個社會上,起心動念都要有誠信,因為人跟人,剛才這四種關係,其實最容易解決的方法,那就是要誠信,心誠則靈,有信譽的人,在因果當中實際上就造了個善因,因為你誠心,因為你做這件事情你知道我是真誠對你。 為什麼有些人沒有朋友,眾叛親離,自己好好反省一下,你是不是這個因沒種好,那你的果就是沒人理你。你去看一個有人緣的人,大家都喜歡你,沒有人緣的人呢,不要去找人家毛病,人家怎麼不理你,你想一想,你怎麼對人家的,有沒有誠信。

誠信分好幾種,比方說人家約你時間,你要守時,你有時候不守時,你就是沒有誠信。你說話答應別人的事情,你沒有好好地去做,人家下一次就不會理你了。所以遇到不順利的時候,你非但沒有反省,反而自己還怪別人不好,罵別人,那你的因造了,你的果就會成立。

很多人說這個世界怎麼不平等,什麼叫平等?你上輩子做的孽,你這輩子就得還;你上輩子種的善因,你這輩子就會享受福報,這就是平等。否則的話,做壞事的人,這輩子享受福報;做好事的人,這輩子享受痛苦,那就不叫平等。

尤其在當今的社會當中,個個都在拼命地競爭,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樣,我們如果不貪,我們哪有貧苦?如果我們感覺自己很幸福,哪有痛苦?

很多我們學佛的小朋友也好,我們很多的佛友也好,他覺得很滿足了,他覺得很開心啊,他很幸福,他為什麼會有這個果報?因為他學了佛了,因為他懂得怎麼樣去幫助別人,所以他得到的,也是別人怎麼樣理解他和幫助他。

會影響自己命運的,並不是什麼職業,你去看樸瑾惠算職業好了吧,總統了吧,現在怎麼在監獄裡啊。你看看,我們學佛人身心常安,我們沒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半夜有人敲門我們心不驚,有的福氣是我們自己造善因,因為我們從來不想占人家便宜,所以我們就沒有種下惡的因子,所以我們就會有善的果報來。

所以有時候我們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做生意也好,對人的誠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緣很重要,所以要廣結善緣。

雖然我們平時有時候認識了很多的人,自己想像一下,你對別人好不好?你跟朋友種下的這個因,會不會得到一些真誠的回報?你有沒有為天下人憂而所憂,為天下人之苦而所苦?

所以自己要認識這個世界,對朋友你要真誠相待,人與人的關係產生一種和諧,你最後就會感到連世界都是和平的,你就會感到我為什麼這麼順利?因為你順著我們的人的本性在做人;順著自己的佛性在學佛。

我們不去做畜生的事情,不去做鬼事,那你一定是一個好人!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學佛,好好修心。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只有四種:報恩,報仇,要麼討債,要麼還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