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假玉器」,爲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白瓷具備坯質細密透亮,上釉、成陶火溫度高,無吸水性,瓷器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約1300度左右燒成,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適中,對茶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精巧,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

號稱“假玉器”,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白瓷由於色澤潔白,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茶湯色澤,很適合用來沖泡輕發酵、重香氣的茗茶。

號稱“假玉器”,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白瓷,遠在唐朝就有“假玉器”之美名。唐朝飲茶之風十分盛行,加速了茶具生產的發展,全國很多地方的瓷業都十分發達,出現了一批以製作茶具為主的著名窯場。各窯場爭的美鬥奇,互相競爭,使這一階段的白瓷加工業蒸蒸日上。

唐代的白瓷製作講究,胎土淘洗潔淨,雜質少,個胎很細,而且白度比較高,上了一層透明釉以後,反映出來的顏色很白,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曾推崇唐代邢窯白瓷為上品,並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銀子一樣潔白。

號稱“假玉器”,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唐代白瓷茶具

唐代:白居易曾在《睡後茶興憶楊同州 》描寫了喝茶的情景,也讚美四川大邑的白瓷。

原詩句如下:

睡足摩挲眼,眼前無一事。信腳繞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此處置繩床,傍邊洗茶器。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

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

號稱“假玉器”,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唐·邢窯白釉玉璧底唇口茶盞

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覺得他們的瓷器也算不上白麼,但是放在唐朝,人們見慣了陶器,如此潔白的程度已經是他們平生僅見了。

時間來到宋代,白瓷的潔淨度已經有裡質的飛躍了,北宋的汝窯白瓷已經達到了白瓷的巔峰瓷(見下圖)。

號稱“假玉器”,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北宋·定窯牙白劃花蓮小茶盞

明代的白瓷,已經漸漸

號稱“假玉器”,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它——彌善說器

明·白釉暗花綠彩雲龍紋鐃式茶鍾

現在,白瓷茶具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這種白瓷茶具適宜沖泡各種茶葉,其造型精緻,裝飾秀雅,外壁多畫有山水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典故,或繪以名人書法,頗有藝術欣賞價值,因此使用最普遍。

如果您對白瓷茶具很感興趣,就點擊文末左下角,

瞭解更多 瞭解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