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辦:堅決避免扶貧政策養懶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8月20日)舉行新聞發佈會,《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相關情況。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發佈會上表示,確實存在一些貧困地區的農民爭當貧困戶,一些當上貧困戶的群眾不願意脫貧的現象。

  “因為貧困戶退出他個人要簽字,我們經常到貧困地區調研,每到一個村就問村幹部,這個貧困戶願意不願意簽字。可以說絕大多數的貧困戶心服口服地簽字,也有極個別的貧困戶符合退出要求但不願意退出。”韓俊說,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各地確實存在一定比例的貧困戶,安於現狀什麼都不想幹,認為扶貧是幹部的事,“等、靠、要”思想嚴重,存在“幹部幹、群眾看”這種現象。這些行為會助長不勞而獲的不良風氣,也挫傷了基層幹部扶貧工作的積極性。

  “比如說有個別農戶的兒女不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把老人分戶出去,因為貧困是按戶建檔立卡的,老人當著貧困戶,住老房子、破房子,享受貧困戶待遇。”韓俊說,各地在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當中,為了防止有些農戶爭當貧困戶,提高建檔立卡貧困識別的精準度,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防止出現優親厚友,防止一些農戶隱瞞他的收入和家庭狀況被錯評為貧困戶。

  8月19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對今後三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建檔立卡工作,抓緊完善扶貧開發的大數據平臺,強化政府各個部門信息的有效對接。

  韓俊說,通過扶貧信息的共享可以及時剔除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經過這兩年的摸索,採取各種措施,現在不符合條件的人想爭當貧困戶,越來越難了。

  此前的採訪中瞭解到,有貧困戶甚至將享有補貼當做一種特殊待遇。在一些貧困戶看來,政府“送米送油”是應該得到的。而據一位基層扶貧人員說,其在扶貧過程中存在“扶貧就是送生活用品”的表面工作。

  “我們也認識到一些地方扶貧方式過於簡單化,為了趕進度、圖省事,首先是送錢送物,有的地方乾脆讓貧困人口都吃低保,一兜了之。”韓俊說,這些扶貧方式也助長了不良風氣。貧困群眾毫無疑問是扶貧對象,但也是脫貧致富的主體。我們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必須要堅決克服“等、靠、要”思想,扶貧政策不能養懶漢。如果我們的扶貧政策把懶漢都養起來,就會破壞社會規則。黨和政府公信力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堅決避免我們的扶貧政策養懶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