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區大埔圍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張帆

日前廣州市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會議,讓身為駐村書記的我感到無比振奮。會上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建設文明鄉村。對於這一點,我深有感觸。

增江街大埔圍村位於增城區東部,面積約2.3平方公里,下轄6個自然村、9個經濟合作社,戶籍人口323戶共989人,支部黨員42人。2013年初,大學畢業的我來到大埔圍村,擔任第一書記。五年來,我走遍了村裡的每一條小路,走訪了超過95%的農戶家庭和人口,從第一線聽到了農民對鄉村振興的真實所感所想。

當時,大埔圍村因為地處偏僻、缺乏資源而默默無聞,村民也常因大小事務產生矛盾。村裡“散小亂”養豬場多達82處,還有3家養殖規模達上萬頭,村裡雞鴨鵝散養,走到哪裡都會聞到一股臭味,不但其他村裡的人不願意過來,一些本村的村民也搬了出去,甚至連走親訪友也繞開這條村。看到這樣的局面,我下決心要做通村民工作,大家齊心協力改變大埔圍村的面貌。

我與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從動員村民拆除破舊泥磚房、磚瓦房,到一寸一丈設計村民房屋的外立面;再到整合村前百畝閒置留用地引入花海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我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做好鄉村振興工作,一定要充分尊重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發揮好村民的主體作用。只有把政府的工作設想轉變為村民認同的意志,把政府的規劃轉變為村民的自覺行為,才能確保鄉村振興得到村民的擁護。

五年多的基層農村工作,讓我有了更多思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些地方出現了一些替民做主、違背農民意願的大拆大建現象,雖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而得不到群眾的認可,並在農村中形成了新的矛盾。我想,推進鄉村振興,首先要明確農民究竟處於什麼地位。他們究竟是農村的主人,還是被動接受“振興”的對象?正是沒有回答好這個問題,才導致有些地方的鄉村振興走了樣。

“堅持把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這些年來,大埔圍村也是這麼做的。我們不搞大拆大建,對村中缺乏整體性的房屋並沒有全盤否定、推倒重來,而是採取引入規劃設計,在充分徵求村民意見基礎上,真正做到“規劃源自農民、規劃為了農民”,鄉村面貌美了,村民也少花錢。拆掉村中破舊泥磚柴房豬舍等,一開始遇到較大阻力,我們一邊引導村民,一邊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村民改造出了急需的金融服務站、老人活動中心、醫療衛生站,以及籃球場、乒乓球室、圖書室、健身廣場等活動中心,逐漸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擁護。在搬走了養豬場之後,村裡大力發展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和鄉村旅遊產業,吸引了8所高校的大學生創業團隊進駐,還有16戶村民自己開辦起民宿、旅舍和農家樂。產業升級了,農民收入也更高了。村年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9000元增長到2017年的18000元,村社集體收入從2013年約50萬元增長到2017年超180萬元,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日的大埔圍村,從過去的軟弱渙散村和問題村變身為“廣州名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文明村”,如果說有什麼秘訣,那就是時刻依靠村民、發動村民。未來,大埔圍村還要朝著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目標走下去,深度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