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後改仲申;愛國學社時自號民友,後改號孑民,用過蔡振等別名。浙江紹興筆飛坊人(現稱筆飛弄)。近代知識分子的卓越前驅,傑出的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蔡元培在世時有「有所不為」之稱,是後人所讚頌的。表現在書法藝術上,他不以書法名世,但提倡美育,是我國藝術發展史上率先提出「要將書法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的倡導者,並注意培養學界藝林人才。應該說,他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

蔡元培書法及美育思想對我國書藝發展的重大影響

一、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作為一項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不但與我國曆代書法愛好者的努力有著重要的關聯,更重要的是與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有著重要的聯繫。上面提及,蔡元培先生是我國第一個提出「要將書法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的倡導人,1917年,蔡元培組織促成了北大書法研究會、畫法研究會等。其中,書法研究會是蔡元培先生親自發起,並聘請了徐悲鴻為書法研究會導師。1918年,國立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成立時,蔡元培作了專題演講,並率先提出了「書法專科」的概念,商議書法研究會附屬於國立美術學校之事。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1933年作 致席洋先生手札

釋文丨席洋先生同志:奉惠書敬念鬻書助餉之盛意,不勝欽佩。賜書屏聯,神似道州,拜領謝謝。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少年中國晨報》1910年8月創刊於美國舊金山,積極傳播革命思想。圖為1921年7月17日蔡元培(右十)在美國《少年中國晨報》社前與該報同仁合影(蔡元培家屬收藏)

蔡元培先生創辦書法研究會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要將書法藝術列入美育的內容;第二個目的是,希望美術、書法能得到科學之助,以科學推動書法藝術的迅速發展。他說:「美術則是音樂之外,如國畫、書法等,亦較為發達。然不得科學之助,故不能有精密之技術,與夫有系統之理論。」20世紀30年代初,當人們認為「書法不是美術(藝術)」,提出要取消漢字的時候,蔡元培反駁「為應用起見,自然要寫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隸寫藥方,當然不可;若是為人寫斗方或屏聯,作裝飾品,即寫篆隸章草,有何不可。」蔡元培將書法列入美育,對後來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和學校書法學科的開設等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這種美育思想在科技高度快速發展、人們書寫的實用性用電腦來代替的今天,使中國書法藝術得到完好的保存不來、並得以創新發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1930年作 行書「南華女校」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另一個內容是,他致力於改革當時封建的美育方式,提倡兼容幷包、博採眾長,並強調「尚自然」、「展個性」的美育理念。他認為,要發展中國文化,必須融古今中外文化之優美於一體。他這種兼容幷包的新思想、新文化,體現在書法藝術上,一反清朝靡弱死沉的館閣體,對清末棄貼尊碑傾向起到了積極的阻止作用,併為走出去學習日本等國的書法精華、創造我國獨有的現代書風指明瞭方向。可以肯定,他的這種美育思想,對近代"寧醜勿媚"、返璞歸真的書法藝術審美意識的形成,起到了及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書法變革上,蔡元培是變革的先驅,強調個性,提倡多樣。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青少年時期的蔡元培(蔡元培家屬收藏)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七言聯

釋文丨泛舟菰脆鱸肥地,把酒橙黃橘綠天

出版丨《蔡元培先生手跡》,第30頁,圖52,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馬敘倫在《石屋續沈》中記載:「其入翰林也、試者得其卷大喜,評其文盛稱之,而於其書法則曰‘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一詞在此處有二層意思:一是指蔡元培對中國書法藝術不主一家,即提倡多種書體,多種書派,兼容幷包,百花齊放;二是指蔡元培書法本身不矯揉造作,體現個性,寧醜勿媚,古拙奇樸,衝破了宮廷倡導的翰苑館閣體的單一的宮廷書法。二、蔡元培各時期的書法特點。蔡元培先生的書法主要以行書著稱,楷隸篆亦善之。他在《自寫年譜》中說:他「六歲習字,先用描紅法」、「進一步摹寫墨印或先生範本」、「再進一步臨寫,是選取名人帖子,看熟了,在別紙上仿寫出來。」蔡元培早年以書寫楷體為主,其師承黃山谷體。錢玄同曾問過蔡先生為什麼能中兩榜,蔡回答說,因為寫黃山谷體,當時人喜歡黃山谷體。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1917年6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門首屆學生畢業留影(蔡元培家屬收藏)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節錄《論語》

釋文丨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上世紀90年代,我在紹興圖書館有關書籍裡看到過蔡元培考進士的《殿試策論對》,《殿試策論對》寫的是柳(公權)體,端莊秀逸,用筆橫輕豎重。雖寫的是柳(公權)體,但亦有唐朝顏體之味,比如,在書寫左右兩豎時,略由內向外呈弧形,且用筆厚重圓勁,但比顏體略巧、略媚,應該說,蔡早年之作破古人法貼很少;步入中年的楷書,雖說多處留有古人運筆特徵,但較之早年以圓筆為主轉為方圓筆並存,運筆粗細視結體情況隨機應變,顯得書寫自然、耐人尋味。「行不得則反求諸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一聯,是蔡元培40多歲之作,比起早年之作,形體結構變化略大。豎畫有時略向內彎進成弓形;用筆上得《倪寬贊》、《孔子廟堂碑》之技,捺筆顯章草之法。整幅作品運筆變化自然,手法得當,意趣橫生。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五言聯

釋文丨風雲激壯志,琴歌發清聲。

出版丨《蔡元培先生手跡》,第30頁,圖51,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1920年3月14日,蔣夢麟、蔡元培、胡適與李大釗(從左至右)在北京西山臥佛寺合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蔡元培研究會 供圖)

蔡元培先生隸書學漢碑諸帖,其字形如《史晨碑》,又似《曹全碑》、《張遷碑》,乃採百家之精華。但中後期隸書含篆味很濃,亦有魏味,這也許與蔡元培學篆經歷有關。蔡在《自寫年譜》中回憶道:「我的八股文是用經、子中古字義、古句法湊成的,錢先生很賞識;詩賦有時候全用小篆寫的,王先生很賞識。」。《讀壽夫人事略有感》橫幅,正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他以正方格控制字距行距,橫幅長條,富有氣勢。運筆瀟灑自如,以圓筆為主,意趣、形質融篆書、魏碑、漢隸於一爐。他的豎畫篆味最濃,下筆逆入向上轉鋒略往左下逆勢稍許,然垂直向下;橫畫持筆有時以方筆出現,有時以圓筆顯味。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致朱鏡宙書》二通

蔡元培先生的行草,存世大多為中晚年之作,且信札為主。其書受當時變革思想及西學的影響,體現「寧醜勿媚」,古拙奇樸,用筆輕重、粗細變化自然,提按頓挫相當,疾遲掌握有序,富有節奏感和運動惑。他在1912年《致蔣維喬書》手跡中,佈局通篇較茂密,前後分三塊;字距無隙,體現行距,以白當黑,追求布白上的疏密變化;書寫從左下向右上略略傾斜,但整幅作品佈局緊抽、協調;字字之間連筆很少,但行氣連貫,節奏起伏變化很大,有時疾風驟雨、行筆流星呈動勢,有時默坐、沉思、意態縱容顯靜態;書寫注意虛實結合,一破清朝書壇上的清規戒律。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陸游《感秋》詩

釋文丨會稽八月秋始涼,梧桐葉落覆井床。明月縞樹繞驚鵲,露下溼草啼寒螿。丈夫行年過六十,日月雖短志意長。三、蔡元培書法形成的淵源。蔡元培先生的書法藝術形成,與他的學術修養、人格品行、美學思想直接有關。正如劉熙載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蔡元培一生從事教育,但更多致力於美育。對有關涉及美育者,即文藝、詩歌、音樂,書畫、建築、雕刻等都好之。他說:「精純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粹之習慣,而使我人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滅者也。蓋以美為普遍性,決無人我差別之見參入其中雲」。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1934年1月,南京青年學生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蔡元培(左二)出面安撫請願抗日愛國學生的情緒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陸游《怡齋》詩

釋文丨東湖仲夏草樹荒,屋古無人亭午涼。萱房微呀不見日,筍籜自解時吹香。野藤蟠屈入窗罅,溼菌扶疏生屋樑。跨溝數椽最幽翳,漲水及檻雨侵牆。靜涵青苹舞荇藻,閒立白鷺浮鴛鴦。芙蕖雖瘦亦瀰漫,照眼翠蓋遮紅妝。水紋珍簟欲卷卻,月團素扇嬾復將。

出版丨《新民晚報》1998年10月14日,第25版。

蔡元培喜愛書法藝術,也正是以這種高尚的美育思想為前提,以致形成叛"館閣"的古拙純撲的書法藝術風格的原因。蔡元培先生長於中國文哲諸學,到過德法各國留學,研究西洋哲學、美學、史學、文學、教育學等,曾受博士學位。在譯著方面,以哲學、倫理學、文學者為多,都由當時商務書館印行。論文議論奇特,文章古樸,散見於各大報刊雜誌與《蔡孑民先生言行錄》。蔡元培做人於「忠恕」兩字。知忠,不與世苟同;知恕,能容人而養成寬宏大度。他為人謙讓和藹,溫良恭儉,他待人接物主意尊重他人人格,決不以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使他人感到一點不快或不便。在公義方面,蔡元培「特立不屈,勇往直前。絲毫不退,莫不假借』,有「處世謙遜」之稱。且對國家大事積極卻不少勇敢進取之氣概。這種萃中西之長於一身,是蔡元培先生書法超常人之上的一個重要方面。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七言聯

釋文丨焚香細讀斜川集,候火親烹顧渚茶。

出版丨《蔡元培先生手跡》,第31頁,圖54,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蔡元培先生歷任清末北大、中央教育部等要職,但他身在官府,心在人民,人權為重,利祿為輕。他生平很樸素勤儉,在住宿上沒有為已在大都市建過一宅;雖說他仕途順利,但常為正義、公道,對已就的憤然辭去,對未就的或憤而不受;他為人誠懇,有求必應,無門戶之見,棄權貴、官僚政客之劣習。祝嘉說:「有些人的字,是被他的勳業人格所遮掩而不顯的,象三國的諸葛亮,明代的海忠介(瑞)是;而有的則以其勳業人格而益彰,象宋代岳飛,明代黃道周」,而蔡元培先生屬第一類。他之所以沒在書法上名世,大抵是因為他的才學、人品為當時稱絕,掩蓋了其高超的書法藝術。

蔡元培:改造北大,成立書法研究會,挽救了中國書法藝術

蔡元培 行書七言詩

釋文丨嶽麓雲深麥雨秋,滿傾杯酒對湘流。沙邊細柳牽行色,水面輕煙畫別愁。

出版丨《蔡元培先生手跡》,第29頁,圖50,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