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本頭條號發佈的職場及管理知識!CEO周課,堅持無干貨,不分享

創業公司在前進的路上,關於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經營和管理該如何做呢?湯小潔老師說:“創業不外乎兩大驅動因素,第一是機會導向,第二是願景導向。”無論你基於哪個因素創業,這篇乾貨滿滿的文章都值得你學習分享。

想幹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一、健康的組織有套路

創業不外乎兩大驅動因素,第一是機會導向,第二是願景導向。最後一家公司能持續發展,往往是靠遠景。但基本上大部分創業驅動點一開始都是機會,做著做著就有遠景。

一個健康的公司有套路:信念——遠景——任務——目標——策略。

請問,信念和遠景有什麼區別?

信念就是精神上的東西,比如擁抱變化、創新。遠景是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東西,比如成為一家百年老店。我們很多人沒有搞清楚遠景和信念。

遠景是長遠的目標,戰略是任務和遠景成為每年做的計劃,成為策略。

每個組織自己在創立的過程當中,你得想明白是因為什麼存在。在一個組織裡,我們常常說有兩種能力,一種是領導力,一種是管理能力。

領導力是什麼?領導力就是有一群人忠心地追隨你,並且一起跟你把這件事做成。

想幹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領導力高低取決於三大點:

第一,你每次做的決定都是對;

第二,如果錯了你願意背黑鍋;

第三,你的員工跟著你,每次都能挑戰極限,有個人的發展。

管理是什麼?其實是管事理人。這和管人理事有什麼區別?管事理人管事在先,管事不是靠結果,靠的是制度和流程。

制度和流程怎麼制定呢?

第一,基於問題導向;

第二,對標;

第三,基於在大的層面上,基於公司的經營目標導向,將經營目標分解到一些具體的部門,或者到人的KPI目標。

分解完之後,這些事務是由人去做,最後保證每個人對應達成這些目標。

二、創業公司如何做企業文化?

一家公司的品位取決於老闆,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往往也取決於你的老闆。那為什麼你讓人力資源做企業文化建設的時候這麼難?因為老闆形成企業文化的路徑和HR打造組織的企業文化的路徑有區別。

企業文化一共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理念層/精神層。就是你內心深處壓根就相信以及執著的一種東西,但是用語言描述不出來的。

但是隨著你自己想讓別人弄懂,於是就產生了第二個層次——制度層。制度層就是把你精髓裡的東西提煉出來形成文字。

第三層是行為層、物質層,比如廠容廠貌,各種企業文化的宣貫。

當員工沒有人可以借鑑的時候,他決定這件事情做不做的唯一衡量標準就是企業文化,也就是價值判斷。

去年阿里巴巴的月餅事件,如果他決定不對5個人進行懲罰,我會立馬把支付寶上的錢轉出來。為什麼?今天一個員工可以為了月餅寫代碼,公司價值觀沒有懲罰的話,將來可以為錢做代碼。所以,價值觀是組織可以持續發展非常有利的東西。

創業的時候要不要強調價值觀?要,但不要過度。不要任何的事情都以價值觀來要求員工,有些時候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可能老闆堅持價值觀,比用價值觀要求員工,更加重要。

想幹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三、創業公司的組織結構圖怎麼做?

首先,弄清組織的價值鏈。在組織價值鏈裡,搞清楚你一個組織微笑曲線的內容,(筆記俠注:企業高附加值的區塊,即上揚的區塊,看起來像微笑)搞清楚你的組織優勢,在組織優勢拼命加人,再去梳理人才,最後就是定位你自己所處的階段。

一個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完成目標,也是為了完成它的任務。於是我們強調價值鏈,價值鏈上有微笑曲線,基於微笑曲線我們產生了流程圖,流程圖奠定了組織結構圖。

你請員工來,一定是為了完成流程圖上某個節點的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就能夠看到流程節點由人來完成,從而產生他的崗位職責。崗位職責一旦定出來,就能夠產生關鍵職責,關鍵職責就成了績效考核的指標。這是在做組織結構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

在創業公司裡的組織結構圖,經常出現的問題:

第一,貪大求全,各種崗位都有,而且堅持一人一崗,人浮於事。

第二,過度節省,事無鉅細,優勢無法發揮。一個創業公司最忌諱的是有自己的家人,有老闆的家人,員工沒法正常運營。

第三,所託非人,過度授權,後院起火很麻煩。我們很多CEO會託HR招人,很少HR有客戶導向。所以求你們做一件事情,如果是創業公司的話我會盡可能地勸你,作為CEO包括技術部的老大,儘可能招人都由自己來招,HR,可做員工入職前薪資溝通、入職手續辦理等基本工作。

當然不管是創業企業還是發展型企業,都得把你的人力資源做好,如果不把人力資源做好,你會發現存在很多問題。

創業企業是“一個能人帶著一群人,誰最苦?能人苦”。組織結構上我們的職責非常不清楚,甚至需要一個人做N件事。那怎麼吸引員工?你得把員工分成三類:第一類叫僱傭者,第二類叫優秀合作者,第三類叫合夥人。

每個人找這些位置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目的性。在這個過程中你想要吸引他,可以告訴他在這裡有機會什麼都學得到,從而找到你自己的甜點。

因此,你作為老闆,你必須是這個組織的司大大。運營不行的時候,你就變成運營老大,人力資源不行的時候,你就要變成人力資源老大。

發展型企業是“一個能人帶著幾個能人,帶著一群人”。某種意義上這是組織優秀。發展型企業誰最苦?幾個能人最苦。一個能人帶著一群人的創業組織,更多的是為了活下來。

這兩個階段的組織有什麼區別?

組織結構開始進行向下裂變,至少兩層、三層,這個時候組織開始制訂各種制度、流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一定要注意這個階段開始更多引入了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價值觀由誰來盯著?一開始是老闆,現在開始由幾個能人盯你的文化價值觀了。

成熟階段呢?一群能人在幹活,人還是那些人,為什麼是一群能人?在這個過程當中,組織體系建立起來,每個崗位職責會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配套的培訓與評估對於他來說也已經很清楚。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組織人數會多還是少?成熟的時候是不是非常多?所以,文化價值觀已經成為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去全盤掌握的。

人力資源學裡面有一個數字,一個組織超過了150人以上,必須要非常強調文化價值觀。因為它無法進行人治,只能靠價值觀和情懷,還有體系和制度幫它進行管控。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個人認為對於組織而言,最好永遠保持前兩個階段。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大企業都會把一個個部門分裂出來,叫生態圈。一旦建生態圈,相當於把每一個小小的部門建成創業型,永葆它的青春和活力。

想幹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四、CEO身上的兩大職責——經營、管理

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第一,公司戰略地圖;

第二,公司流程圖;

第三,公司的組織結構圖;

第四,公司的人才發展地圖;

第五,人際關係圖。(這張圖不寫在學術上,但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很清楚。)

想幹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大部分的CEO一定要掌握戰略地圖。優秀人才怎麼才願意跟著你?除了錢,人是很容易犯賤的,給足錢之後希望跟著你,能力不斷提升,所以你得給他有一個明確的發展路徑和規劃。

這五張圖搞明白之後,一個公司的管理非常重要。

任何一個CEO,身上有兩大職責,一個是經營,一個是管理。

經營就是求機會、謀發展,思考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外要東西。經營是目標導向,管理是問題導向,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點就在這裡。

1.經營怎麼做?

一個CEO做了一年,除了完成當年業務,還要留下明年經營上的三大產物:

第一,客戶和市場佔有率;

第二,為了從客戶上賺錢,得有產品和服務;

第三,渠道,渠道可以幫助你迅速複製和推廣。

一個創業公司,應該更多地關注客戶層面和產品層面。因為渠道層面其實證明你已經把一個市場,一個客戶群給搞定了。搞定了再往後複製推廣,這個時候再去抱大腿找渠道。

客戶永遠是驅動點,你得先讀懂客戶,才能夠確保你的東西有用。所以,你自己作為一個管理者,你得弄明白經營層面的事情。

經營不外乎面對的是機會,機會來源於客戶或者是市場。你要找到客戶的痛點,以客戶為中心,給你的客戶貼標。如果你想脫穎而出,必須要知道客戶在行業上面的痛點是什麼。

比如我現在培訓人力資源,我是培訓專業知識,還是培訓他們解讀業務?他們現在專業知識不缺,如何站在業務的角度,提供業務的解決方案是更為重要的。

但是給完客戶痛點之後,還需要超出客戶期望值,那叫尖叫點。客戶願意買單,一定是為尖叫點買單。

最後,經營的結果其實就是通過客戶購買的產品和服務,從而產生了價值和利潤。現在,大部分的企業靠服務,因為產品的共性會越來越強,差異化越來越低。

2.管理怎麼做?

管理是效率優先,效率靠制度、流程,制度和流程就是標準化。

標準化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對人的依賴,也就是不管是誰,都能夠完成80%以上的工作。標準化需要在團隊裡找優秀的力量,然後再定標準化。

因此,當你作為管理者做管理的時候,首先找優秀的人才,把他的行為進行萃取,萃取之後沉澱成為標準化的動作,接著在團隊裡複製,最後就能夠形成優秀的行為。

作為管理者,得不斷找團隊的優秀人才。當然,你最後還得做優化,這樣整個團隊才能持續發展,才能提升。

想幹好經營和管理,一個CEO心中必須要有五張圖

由此看來,管理不外乎有三大資源: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第二資源——財務資源,第三資源——組織資源(很多人會忽略)。

作為管理者為什麼要關注文化?人是因為文化而聚在一起的,除了財,其它兩大資源都是因為文化而聚在一起的。所以,經營不外乎就三大產物,管理就是兩大產物。

因此,作為一家公司的CEO,是不是真真正正把你的經營和管理職責承擔起來很重要,這才是真真正正要去做的事情。

管事核心的一點就是定流程,理人是基於事的基礎上,放在流程上。

其實很多創業公司太關注領導力,一個組織一個人有領導力就行了,不要所有人都有領導力,否則你的公司就沒有你的魂,沒有你的核心和魂。

現在很多公司都出現一個問題:過度強調領導力,而忘了最核心的一點是管理能力。其實一個組織更多的是需要管理能力,但是在你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一點,管理是共性的,客戶需要是個性化。

所以給員工共性遊戲規則的時候,還需要告訴員工要學會個性化。現在的90、00後,他們更願意有個性化。不過組織過度強調個性,就出現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到最後這個組織就沒有魂,沒有共性的東西。

共性有什麼好處?共性起碼能夠讓你有一定的確定性,而且共性能夠幫助員工迅速創造他的價值。

別把員工當成你。如果讓你的員工眼裡有活,請先給他共性的遊戲規則,制度、方法、表格,這都是我們要去做的事情。這就是管理裡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