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263」故事,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宜興市:太湖西畔「小白楊」

讲好“263”故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宜兴市:太湖西畔“小白杨”

一如既往的酷日,

一如既往的行程……

夏日、太湖,

4個小時、100多公里,

對於張志成來說,

這就是自己近階段

每天的工作標配。

讲好“263”故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宜兴市:太湖西畔“小白杨”

張志成(中)

多年來,他一如“根兒深,乾兒壯”的小白楊,紮根於太湖之畔,書寫著自己的水樣人生。

今年53歲的張志成,

進入環保系統僅10年。

然而,正是這10年,

讓他從一個26年的潛艇老兵,

成功變型為一名環保尖兵。

2008年,在部隊榮獲3個三等功,每年都被評為優秀軍人的張志成,轉業到了宜興市環保局綜合計劃科,參與生態村和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手中的“槍桿子”一夕之間變成了“筆桿子”,他如其他人一般無所適從。為了讓自己儘快熟悉業務,他白天奔波於現場,晚上埋頭於燈下,週末依舊守在空蕩的辦公室內。為了能熟練使用電腦,他還用鉛筆先謄寫了底稿,“我用電腦打字很慢,還可能出錯,事先寫一遍再錄入電腦,就可以一次性成功。”始終認真對待工作的張志成收穫更大,他所參與指導的幾個村鎮成功創建生態村和環境優美鄉鎮。

無論是在部隊,

還是在環保部門,

張志成都與水有著不解之緣。

2008年9月,張志成調任宜興市環境監測站任副站長、副書記。第二年夏天,他第一次親眼見識到了藍藻爆發的場面,刺鼻的氣味、震撼的場面,瞬間激發了他內心強烈的責任感。10年來,太湖上便總會出現他不知疲倦的身影。

一個7月的上午,張志成一如既往前往太湖巡查,在距離碼頭5公里處,他突然一個踉蹌暈倒在船板上,被同伴匆匆送往醫院後,他被診斷為疲勞過度和中暑。原來,那段時間裡,他白天巡查太湖水質監測點,晚上前往環境舉報現場核實情況,已連續多日沒有睡足五個小時。

一次晚上狂風大作,太湖藍藻自動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情況,他不顧自己正在發燒,立即奔赴太湖,儘管湖面風急浪高,漆黑一片,他還是冒著危險採水樣、作分析、比數據,直到深夜。看到他“拼命三郎”的氣勢,不少人問他:“你年紀也不輕了,又是個領導,為什麼每次都要衝在前面呢?”他總是脫口而出:“我是一名海軍戰士,環境越惡劣,越要衝鋒在前,做好表率。”

每年4月至10月,

是藍藻爆發期,

對於張志成來說,

這是他每年一度

需要面對的“戰鬥”,

也是他對家人最為愧疚的時段。

“轉業時,妻子為我放棄了很多,她在青島原有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到了這裡,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儘管如此,他卻從未向單位提出過自己的困難,直到現在,他的妻子依舊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常年的奔波也讓他對兒子的生活和學習無所照應。為了防止突發情況的發生,張志成養成了週六週日無休的習慣,10年裡,他也從未休過一天公休假。每每聽著兒子那句“爸爸,您對太湖的感情比對我的感情還要深”時,他總是無言以對,心中充滿了無奈:“我是一名丈夫、一名父親,但我更是一名太湖的守護者,承載著陶都百姓的期許。”

愛護城市環境 共建美好無錫

微信號:wuxishihuanbaoju

讲好“263”故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宜兴市:太湖西畔“小白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