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需補三堂課

創業失敗,欠下了數萬元債務,小夥複印了十餘份借條,貼在豪車窗戶上“借錢”。警方找到小夥後,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小夥也也意識到做法欠妥,希望通過華商報向被冒犯的車主道歉。(7月15日《華商報》)

大學生創業已經成了創業大潮中的一股中堅力量,這股力量中有的人創業成功,但更多的人嚐到的是失敗的滋味。來自安康的大學生小付創業失敗了,還欠下了數萬元債務,其不幸遭遇著實令人同情,他因在陌生人豪車上貼借條“借錢”而被請進派出所接受調查。雖然最終警方並未對他進行什麼處罰,但小付創業失敗帶來的思考卻並不輕鬆。

筆者以為,大學生創業,至少要補三堂課。

第一要補的是技能課。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捉機會,並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提升服務,實現潛在價值的過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大學生創業,一定要研究市場行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創業路徑。報道中提到,小付在大學期間就借了十萬元創業開餐館,結果最後賠了,欠了8萬元貸款。這就說明小付事先對餐飲行業做的功課就不夠,也許是覺得 “民以食為天”,就天真地認為開飯店一定會賺得盆滿缽盈,於是就開始借錢租房準備大賺一把了,殊不知餐飲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如果小付熟悉餐飲行業經營之道,管理又比較在行,就不會出師不利,首戰告敗。

第二要補的是法制課。小付創業失敗了,他沒有找個工作沉澱下自己,而是在還款壓力下采取向豪車車主“借錢”方式,其實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就是借到了錢也解決不了債務問題,這都是不學法、不懂法造成的惡果。正如中國法學會會員張允所分析的,小付的“借錢”行為存在多重法律風險:如果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就涉嫌欺詐;在車窗上貼借條有恐嚇、威脅的含義,這樣和車主形成的借貸關係涉嫌違法;如果有30人以上含30人給他借錢,又涉嫌非法集資。值得慶幸的是,小付的違法行為被警方第一時間叫停,並未釀成什麼後果,否則小付行為極有可能將他推向犯罪的深淵。

第三要補的是心理課。成功總是令人羨慕的,作家冰心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創業的理想是豐滿的,但眼前的現實是骨感的,再好的創業項目,都面臨失敗的風險。有數據表明,大學生成功創業者往往不到兩成。這就要求大學生創業之初,就要對可能遇到的失敗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一旦失敗,就不能灰心喪氣,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弄清楚失敗的原因,就不會重蹈覆轍。創業失敗,也不能自暴自棄,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自己失去信心。

大學生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練自我,因為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劑良藥,不經歷風雨的花朵不會絢爛,不經歷磨難的人生也不會發出炫目的光彩,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無數次的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那一個,就像李宗盛在一首歌中所唱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作者系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揚州市雜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揚州市邗江區紀委特聘宣傳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