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南教經胡同,1937年改名,以居住著古猶太人後裔而聞名


南教經衚衕在開封市區東部,東西走向,東起草市街,西止北土街,以居住著古猶太人後裔而聞名。

北宋時,有猶太人到開封居住,南宋隆興元年在此建挑筋教禮拜寺,因為按照猶太的風俗,為了紀念在和大力士角鬥中扭傷了大腿的祖先,不食用牛羊肉的蹄筋,故此開封民間稱之為“挑筋教”,猶太人並不認為這稱呼含有貶義,文史中廣泛採用。后街繞寺而建,故稱挑筋衚衕,沿用至清代。

民國初,馮玉祥主政開封,覺得這個名字不雅改稱教經衚衕,後曾名南大同衚衕。

1937年將兩條東西走向平行的衚衕分稱,該街居南,稱今名。

南教經衚衕仍然保留著衚衕的外貌。從前曾經大量聚集猶太人的南教經衚衕,只有趙姓家族的趙平宇先生的遺孀仍然居住在那裡。

南教經衚衕。

衚衕口正在改造。

南教經衚衕。

老報箱。

南教經衚衕。

衚衕很窄小。

南教經衚衕。

注:圖片說明來自百度百科,一併表示感謝。

特別提示:風雅汴梁屬自媒體,並不代表作者所在媒體,因此所持觀點只是個人的初知略見,難免顧此失彼或掛一漏萬,敬請諒解和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