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嵇山行

中國歷史上先後有500多位帝王,其中70歲以上的僅9人,皇帝的平均壽命只有39.2歲,其中最長壽的是乾隆89歲,之後是蕭衍86歲、武則天81歲,趙構與錢鏐80歲,並列第4。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昏庸無能,主和,殺害主戰派岳飛,多被世人詬病,但他卻是歷史上少有的高壽帝王,這與他愛好養生,精於書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趙構特別喜愛嵇康的《養生論》,用嵇康的養生思想來修身養性。嵇康是竹林七賢之首,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嵇康作《養生論》、《答難養生論》,通過與向秀反覆詰難,養生思想更趨於完備、內涵豐富,成為魏晉時期第一個集中討論養生思想的玄學家,“養生論”成為玄學“三理”之一,可見嵇康養生思想在當時社會的巨大影響。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養生論是嵇康玄學美學思想的核心,論追求真善美的和諧統一,追求人與自然、身與心、個體與社會的全面和諧。嵇康認為養生包括養形、養神兩個方面,“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養形的方法即是“蒸以靈芝,潤以醴泉,烯以朝陽,綏以五絃”,“呼吸吐納,服食養生”,“咀嚼英華、呼吸太陽”的服食導引之法;養神的方法是“清虛靜泰,少私寡慾”、去除貪慾等的“修性”、“安心”之法。這些養生思想深得宋高宗趙構的認同喜愛,以楷書、草書兩種書體親筆手書嵇康《養生論》,也是對嵇康這位思想家的推崇。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趙構擅長真、行、草書等書法,以書法促進養生。其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其書法影響和左右了南宋書壇,掀起了一個書法高潮。他自謂“頃自束髮,即喜攬筆作字,雖屢易典型,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他認為:“士人於字法,若少加臨池之勤,則點畫便有位置.無面牆信手之愧。”馬宗霍在《書林藻鑑》載:“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字,後作米字,天下翕然學米字,最後作孫過庭字,而孫字又盛……蓋一藝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風靡有如此者。”趙構著有《翰墨志》一卷,也有人說傳本《顧愷之女史箴圖題字》、《褚遂良倪寬贊》等為趙構所書。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趙構手書真跡《嵇康養生論》,縱23.5釐米 橫602.8釐米,是趙構存世書法精品力作。楷書、草書間夾映照,有序排列,盡現勻整平和之美。結字疏朗秀整,真書工穩而韻意縈繞,草書流動而意態沖和,承傳“二王”書風,用筆潤媚圓和,精奧純正,豐腴圓潤不失清逸之氣,溫柔妍婉頗具清和流宕之像。世事滄桑,飄忽不定,此真跡輾轉流傳到明代內閣首輔楊一清手中,之後又成為清朝宮藏。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清帝退位後,末代皇帝溥儀攜清宮珍藏北上滿洲。日本投降時,溥儀慌不擇路逃離,大量清宮珍品遺落民間,一位老人在瀋陽買下趙構手書真跡《嵇康養生論》,之後從不張揚,幸運躲過了“文革”浩劫。轉眼到了2000年,老人之子與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聯繫拍賣事宜,先發去了趙構手書真跡《嵇康養生論》一疊彩色照片,嘉德書畫部收到照片一看品相完好,邀請藏家送來原件。同時邀請了啟功、徐邦達、傅熹年、王連起等書畫鑑定名家親自鑑定真偽,均給予了一致肯定,徐邦達先生興奮地說:“我找了它很久了。”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嘉德公司專門為此次拍賣的嵇康《養生論》、米芾《食魚帖》刊印了介紹冊,請啟功取名並題名“唐宋齊珍”。國家文物局十分重視,規定只能面對國有文博機構、國資企業進行定向拍賣。嵇康《養生論》以380萬元人民幣起拍,幾經角逐,最終990萬元被一家國有企業拍走。但其資質沒有被國家文物局確認通過,買家只得放棄,略低一口價的上海博物館,最終將宋高宗趙構手書真跡嵇康《養生論》收入囊中。

史上第4長壽皇帝趙構與嵇康《養生論》的千古奇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