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移民:從貧窮到小康的巨變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 劉磊)俗話“窮則變,變則通”。對於10年以前,通過疏勒河移民項目,從我省中部乾旱地區和南部高寒陰溼山區搬遷至河西走廊(疏勒河)的移民來說,如今,他們都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困境,步入了邁向小康生活的快車道,成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典範。

疏勒河移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巨变

柳湖鄉移民新村

1996年6月,疏勒河項目自願移民安置工作正式啟動,首批40戶/200人的東鄉縣東鄉族移民,從千里之外搬遷到項目的扎花移民示範點,拉開了疏勒河項目移民安置的序幕。東鄉地處乾旱山區,人多地少。長期以來,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於是,當地政府制定了“有水路走水路,無水路走旱路,水路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工作方針,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向外移民工作,河西走廊疏勒河移民安置項目給他們帶來了脫貧致富的機會和希望。

疏勒河移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巨变

移民灌區枸杞豐收

馬希奎,原來是東鄉族自治縣河西走廊移民工作站站長,從1990年到2008年,一直負責移民安置協調工作。過去的28年時間裡,他見證了15000多東鄉人,在河西走廊疏勒河畔安家紮根,脫貧致富的全過程。馬希奎老人說:雖然剛來的時候條件很艱苦,但每個移民至少能分到三畝左右的田地,況且都是水澆地。短短10幾年時間,習慣了旱地種植的老鄉們從不會澆水到適應澆水,發展到了現在的種植經濟作物、搞起了設施農業。

疏勒河移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巨变

移民灌區花卉種植

2010年9月30日,最後兩個移民村向玉門市政府移交完成。至此,疏勒河項目安置的移民全部移交地方政府,標誌著疏勒河項目移民安置工作的全面完成,實現了7.5萬人希望早日脫貧致富得美好夙願。在這些移民村裡,柳湖鄉建鄉時間短,發展底子薄,為了早日讓移民脫貧致富,當地政府因地制宜,通過發展壯大高效拱棚、日光溫室、特色林果、設施養殖等增收產業,為移民早日致富創造條件。2000年,從定西市通渭縣移民到玉門市柳湖鄉富民村的令衛平,家裡現有兩個蔬菜大棚,依靠水資源搞起了設施農業,加上其他生意,家庭年收入已達到12萬左右。

疏勒河移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巨变

移民灌區蜜瓜種植

2017年底,柳湖鄉5個村實現整體脫貧,貧困人口由建鄉初期的1390戶6301人減少至17戶52人,累計減貧1373戶6249人,貧困人口發生率控制在了1%以內。

疏勒河移民:从贫穷到小康的巨变

移民灌區葡萄種植

2017年疏勒河項目移民人均純收入已達到7000元以上,發展好的鄉鎮達到10000元以上。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管理局綜合經營處處長王耀華說:目前移民已經融入當地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已解決了溫飽,基本達到了小康,正在邁向富裕文明,安居美麗鄉村建設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