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寫到: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其實,不幸又何嘗沒有共性?

雖然足球和考研屬於兩個不同的領域,但是從世界盃阿根廷輸給克羅地亞的比賽中,我們還是能總結出不少面對重大考驗時可以借鑑的東西。

1.壓力轉化為動力需要四個條件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以上賽前奏國歌時阿根廷隊員表情圖。最後一張圖是隊長、頭號球星梅西。

以下是賽前奏國歌時克羅地亞隊員表情圖。第一張圖是隊長、頭號球星莫德里奇。上下兩張圖可以對比一下。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動圖太大放不上來,如果看動圖更能看出來問題。

單個隊員的表情和動作本身不能說明什麼,但是綜合起來我們卻可以分析出不少東西。

例如克羅地亞隊員都會唱國歌,感覺他們面對阿根廷這支紙面實力強於自己的球隊,有求戰欲,有挑戰心。

阿根廷隊員奏國歌時只是聽著,大部分隊員眼神比較迷離,也就是說,不夠興奮。大戰之前興奮度太過是不行的,但是心事重重是更要命的。

面對重大挑戰時,如果你對自己沒有很大的把握,這很正常;

但是你可以調整自己的態度,去拼一場勝利。

如果你不能調整自己的心態,請至少管理好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

哪怕是裝,也要裝出躊躇滿志的樣子;

讓自己的肢體動作舒展開,讓身體活動起來,提升興奮度。

興奮起來,就沒有那麼多患得患失了。

面對巨大壓力的關鍵時刻,當改變實力已經來不及的時候,改變興奮度是改變運氣的有效方法。

否則,壓力只會成為壓垮駱駝的稻草,而不會變成動力。

壓力什麼時候是動力?需四個條件:

  1. 還有時間準備
  2. 別去想象失敗會怎樣,只想如何成功
  3. 分解並且量化目標,改進自己的行為,以匹配目標
  4. 對自身的評價僅限於距離量化目標還差多少,而忘記了得失。

大部分人之所以被壓力壓垮,主要輸在第二點和第四點上,總想著失敗後的樣子(輿論壓力),總想著失敗後的得失(利益計算)。

於是行為上不能專注,改進計劃無法落實甚至都沒有改進計劃。

讓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球隊落後的時候梅西和C羅的表情: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梅西從賽前都賽中,感覺都不夠專注於比賽,而是沉浸於情緒。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C羅在小組賽第一輪,面對強大的西班牙,距離比賽結束還不到十分鐘的時候,一球落後,主罰任意球時的表情。這個球進了,扳平了比分,創造了本屆盃賽第一個冷門。

敲黑板:

  1. 面對巨大壓力的關鍵時刻,當改變實力已經來不及的時候,改變興奮度是改變運氣的有效方法。
  2.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獲勝,那麼接下來的過程就是證明自己失敗的過程。專注於你要做的事情,不帶情緒。

2.認知水平可以改變心態

面對重大挑戰時,你的確是與強手同場競技,考前,你會像克羅地亞隊那樣躍躍欲試,還是像阿根廷隊員那樣顧慮重重?這會直接影響到發揮。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獲勝,那麼接下來的過程就是證明自己失敗的過程。

因為,預期會自我實現。

功虧一簣出現一次,是悲情英雄,例如94年世界盃的巴喬,一路把意大利隊扛在肩上前進,決賽中罰丟點球導致負於巴西。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然而,阿根廷國家隊這幾年逢大賽總是功虧一簣,梅西在國家隊的這種表情,人們已經習以為常。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梅西在國家隊似乎總是鬱鬱寡歡。

當失敗成為一種習慣,你就很難相信自己會成功。

因為外界總是質疑,內心也就會把無法解釋的事情去強拉因果。

然而,哪怕是玩勝率五五開的賭博遊戲,你也有可能連續輸好多次。

期望概率與實驗次數有關,相同條件下,實驗次數越多,結果的總和就越有可能接近期望概率。遺憾的是,參加大賽的決賽,實驗次數不可能多,因為大賽本來就有稀缺性,打進決賽更難。

即便打進決賽,每次實驗,仍然是獨立的,結果與上一次沒有關係。

所謂宿命,更多是自己給的暗示。

這個時候需要歸零心態。從心態角度來講,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不然難道坐在地上哭一輩子麼?

從科學角度講,要學習概率的基本知識。

提升認知水平可以擁有更加平和的心態。因為當你出現情緒波動的時候,你至少知道原因是什麼,而不是亂歸因。

3.遠離BB你的人

不久之前,阿根廷後衛安薩爾迪在社交網站上貼出了一張自己和妻子洗“鴛鴦浴”的照片,這引發了阿根廷球迷的不滿。

可是,換個角度看,這種輕鬆的心態也不是壞事啊,為家人而戰,這力量不是很強大嗎?

當你處於困境的時候,總有人要跳出來BB,似乎你怎麼做都是錯的。

反正他們永遠不會對你滿意,他們只是想看熱鬧,想看你苦惱而已。

建議:遠離他們,別在乎他們說什麼。

據新浪體育報道:

阿根廷國家隊在巴薩俱樂部的體育城集訓期間,巴薩的工作人員也感受到了阿根廷國家隊管理上的無序,這讓習慣了秩序以及準確控制的他們很不適應。

巴薩的工作人員不但不知道阿根廷隊的準確抵達時間,也不知道他們的訓練時間。在第七訓練場,阿根廷球員從來不會一起出現。有時候一個球員先來,開始射橫樑的練習,之後會來10來個球員,他們會慢慢開始熱身。

甚至連阿根廷球員都不知道做什麼。阿圭羅就經常問巴薩的工作人員:“我該到哪裡去?”巴薩的工作人員吐槽說:“你永遠不知道哪裡會出現一名球員,有些球員已經在訓練場上了,還有一些在健身房裡,有幾個則在溜達。”

就連阿根廷國家隊主帥桑保利都沒有明確的計劃。教練組一位成員表示:“哪怕你提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也不得不根據球員的起床情況做調整。”

阿根廷國家隊的這種管理風格,與現代競技體育依靠數據統計、科學分析、精確量化的發展方式格格不入。

梅西的成功依賴於從小來到歐洲,嚴格的他律和自律。

作為巴薩青訓流水線上的優秀產品,梅西的天賦在科學訓練管理的基礎上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人在塑造自己成功的環境中會更有信心,而在相反的環境中就會缺乏信心。

梅西也是人。梅西身邊在歐洲踢球的戰友們也是人。

他們改變不了這個管理環境。

另外,南美人的風格向來是“放蕩不羈愛自由”,不少才華橫溢的球星過早隕落(羅納爾迪尼奧、阿德里亞諾、帕託……),與這種性格不無關係。

很多人會詬病梅西沒有C羅的霸氣。的確,相比於C羅,梅西內斂得多。

但是,在葡萄牙,C羅不太可能面對自由散漫的隊友和管理氛圍,他對隊友後兩句大家會覺得他的要求很正常;

而在阿根廷,梅西面臨的環境截然不同,他沒法吼隊友,否則只會被認為“裝逼”。

梅西改變不了隊友們基因中的自由散漫。

既改變不了國家隊管理模式,也改變不了隊友們的各自為戰,

這或許可以解釋他為什麼那樣沮喪,包括退出國家隊。

除非梅西具有馬拉多納混不吝的氣質。可是別忘了,一個人的氣質與他的成長環境密不可分。馬拉多納幼年混跡於貧民窟,職業生涯最輝煌的階段在那不勒斯——黑手黨的家鄉。

你不能要求一個人,既是專業榜樣,還是道德楷模,同時又很社會。這太難了,只有吳京在電影裡能做到。

拿破崙曾在一則日記中描述過馬木留克騎兵與法國騎兵之間的戰鬥情形:“兩個馬木留克騎兵絕對能打贏3個法國兵;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300個馬木留克兵,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500個馬木留克兵”。

紙面實力強大,是通過管理才轉化成戰鬥力的。

敲黑板:

如果你在準備階段有嚴密的計劃、嚴格的自律、嚴謹的執行,這種行為本身就能極大增強自信。

如果你身處一個散漫的環境,那麼你只有遠離它,忍受孤獨,尋找適合你的環境。

4.找到你的“工兵”

這屆世界盃的法國隊,有個黑大個,叫坎特。

從阿根廷隊輸球看面臨重大挑戰時的心態調整

根據OPTA數據,坎特本屆世界盃已經27次奪回球權,其中對澳大利亞14次,對秘魯13次。推特上如此評論道:“坎特能把失去的貞操都搶回來……”

在英超,有個著名的說法是:地球上70%的面積是海洋,剩下的30%,是坎特覆蓋的區域。

這個球員,很多人可能不認識。因為他只是幹髒活累活的,球隊高光時刻沒有他。哪怕是2015-16賽季,弱隊萊斯特城爆冷獲得了英超冠軍,你可能認識他們的當家射手,也很少會注意到他。

阿根廷天才太多了,幹髒活累活的太少,面對克羅地亞的時候,他們的中場幾乎不設防。

這樣的球隊,溜業餘隊很華麗,碰到專業隊就吃力,碰到職業隊就蒙圈。

這與主教練挑選隊員當然有很大關係,但是更與選材範圍有關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阿根廷自從坎比亞索、西蒙尼這代球員退役後,就沒出過什麼像樣的中場屏障型選手。不得已,找了幾個國內球員帶上。

重大考驗之前,如果要組建團隊,請記得找到能幹而且願意幹髒活累活,不求喝彩的隊友。

如果你一個人去戰鬥,請記得提前把髒活累活都幹了,而且要形成習慣,別忘了,高光時刻的瞬間,就是來自這些不起眼而且很無聊的積累。

有些同學備考的時候,到處找題做,而且總是去做難題。攻克難題的成就感很棒,但你絕大部分分數恰恰是中等難度的題目帶來的。備考過程中不要忽略這一點。

天賦可以錦上添花,但沒辦法雪中送炭。

很多人考前沒有信心,其實主要是因為基本動作還沒訓練到位——髒活累活沒幹好。

第四條建議就是:

做準備的時候,基本動作都形成習慣,結果不會太差;

挑戰來臨的時候,你只要有正常發揮就夠了。

如果你面臨重大挑戰時總是心態出問題,本文給出了幾條建議。

前兩條是教給你臨時的調整:

  1. 忘記得失,集中注意力在行為本身上才能化壓力為動力;
  2. 正確理解概率,多做正面自我暗示。

後三條是教給你提前的應對。

  1. 遠離BB你的人;
  2. 嚴格的管理可以增強信心;
  3. 把基礎性工作和防禦性工作做好,就會更有信心。

生容易,活不簡單,

在奇蹟出現之前,

我們該習慣靠自己。

一切都來得及,

即使失敗過,也不需要哭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