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掉的著名古建築 這每一座都是我國民族的瑰寶


北京慶壽寺雙塔,800多年曆史,修西長安街時消失。 要說中國老建築有多少,相信沒人能回答出具體數字來。 因為中國有很多極美麗的古代建築,北京的老城牆、贛州八鏡臺、重慶萬州橋、嘉興三塔等等...... 它們有的經過重建又出現在我們面前,但更多的則是出於各種原因,消逝在歷史中,人們已無緣得見。 這些被拆掉的著名古建築,每座都讓人無比惋惜! 但通過古建遺照,我們也許能感受到歷史的真實印記....

北京天橋禮拜寺,於約1960年-1970年拆除。

北京地安門 ,拆除於1954年底, 北京皇城四門之一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儀門,拆除於1985年。 原為清大學士賽尚阿的宅第,同治元年在衙門院內東側設立京師同文館,稱“東所”,培養外語人才,是中國第一個外語學校。

天津南運河邊的敕建大王廟 建於1746-1751年間,拆除於1960年,鎮水之用,大王廟的主神是金龍四大王。

長安右門,拆除於1952年。

鎮遠鄒泗鍾祠牌樓,拆除於1960年-1970年。 牌樓為六柱五間三層重簷廡殿塔式牌樓,門楣上方豎刻“敕建鄒太常公祠”楷體石額,曾是鎮遠最雄偉的牌樓。

開封二曾祠,拆除於1960年-1970年。 河東河道總督許振瑋為紀念其鄉試恩師曾國藩而建。因祠內祀曾國藩和曾國荃,故名二曾祠。 二曾祠規模宏大,分東西兩大院落。中間雙脊建築為瓣香樓。

滄州水月寺,拆除於1960年-1970年。 歷史上,滄州市水月寺聞名遐邇,享譽海內外,是京、津、冀、魯的文化活動中心,曾有“天下第一關,地上無二寺”之美譽。

贛州八境臺,拆除於1960年-1970年。 現存的八境臺為1984年重建。



呼和浩特舊城-歸化城的鼓樓,也是北門,拆除於1958年。 比新城鼓樓早一年被拆,歸化城鼓樓的設計和建造卻別出心裁,在鼓樓的城樓上又加了一個高聳起來的鐘樓。

濟南八卦樓,建於1914年,拆除於1997年。 民國初年建成不久的濟南第一樓。位於三大馬路緯七緯八路間,為回字形二層建築。

南昌萬壽宮,拆除於1960年。 因紀念江西人的保護神—道教宗師許旌陽真人而建,時名“旌陽古祠”。

陽和樓 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徵,建於金末元初,拆除於1960年代。 陽和樓橫跨正定城南門外觀內南大街上,下為重臺,磚臺下開兩券門如城門,左右各一,行人車馬可以通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