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3個你不得不知的中國手機行業趨勢

5月7日,移動大數據服務商極光發佈了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研究報告,其主要通過監測一定週期內手機活躍數,推算手機市場的銷量分佈、保有率及各項指標,分析得出整個中國市場在第一季度的市場變化情況。這份報告內容非常詳盡,值得一讀。其中各項指標各有什麼含義?代表智能機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跟著這份報告,進一步解讀一下對應的大數據現象分別代表了怎樣的行業趨勢。


現象1: 華為與OPPO雙雙首次超越蘋果,聯袂登上國內手機保有量冠亞軍

解讀:保有量表示一段時間內該品牌的手機在市場上的佔有量,也就是有多少用戶正在使用該品牌的手機。極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市場最多用戶使用的手機品牌是華為,其次是OPPO,通過變化趨勢的調研數據可以看出,蘋果的保有量一直在下跌,而華為卻在過去5個季度持續增長,並在這個季度首次大幅超過蘋果,而OPPO也微微勝出,取得保有量亞軍。那麼再結合銷量數據,那麼可以預見,華為無論是市場銷售份額還是保有量佔比,仍會進一步提升,和其他競爭者拉大差距。

細數3個你不得不知的中國手機行業趨勢

現象2: 極光大數據顯示,iPhone用戶近五成來自一線及新一線城市,OV的主要用戶群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而華為和小米的用戶城市等級分佈則相對均勻

解讀:手機品牌的城市分佈取決於品牌知名度、市場營銷策略、渠道和銷售策略、以及產品組合和定價。這份數據準確地契合了人們對各個手機產品的品牌認知,也符合各家的銷售策略。比如OPPO、VIVO主要在線下發力,而營銷策略緊密配合其在三四線城市無孔不入的渠道策略,使得其在三四線城市的分佈最高,而一線城市僅有6.0%左右的佔比。與之相反的則是蘋果,蘋果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的用戶量佔其市場總量的50%,而從三線城市開始,便明顯低於其他品牌。華為和小米雖然看似城市分佈比較均勻,但這兩家商業策略上差異卻非常大

。小米雖然已經開始佈局線下,線上仍是它主要的銷售渠道,其獨特的互聯網公司屬性,導致其銷售情況不像OV或蘋果這樣各有側重,反而看起來非常均勻,但比起其他品牌,其在線下的表現可能有待進一步提升。而華為最厲害的就是其產品組合的合理佈局,既有超高旗艦Mate系列、P系列及保時捷合作款,也有中低端產品和針對年輕人的榮耀品牌。其品牌影響力既能帶動一線城市的銷售,而其在17年佈局千縣計劃,渠道下沉,又保證三四線城市的銷售;線下渠道完善,線上又有榮耀發力,使得其在國內的銷售佈局非常健康。

細數3個你不得不知的中國手機行業趨勢

現象3:2018年Q1每賣出4臺手機,就有一臺來自華為

解讀:華為為什麼會這麼火?在風雲變幻、競爭殘酷的手機市場上,華為就像一輛穩定提速的火車,保持著增長的動力,而且不光在國內,華為在品牌高地的歐洲、日本也保持著驚人的增速,不斷逼近三星和蘋果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根據IDC第一季度市場報告,華為不僅在中國保持了強勢的領先,在全球的品牌形象穩健提升,跑贏大盤趨勢,獲得非常不錯的成績,相較2017年第一季度增長13.8%。其高端產品在國內非常暢銷。華為的高端產品主要通過技術上的領先和產品優秀的表現、領先的工藝和科技帶來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反饋,而中低端產品也通過其品牌的拉力獲得不錯的市場表現,在第一季度華為發佈的最新旗艦P20 系列更是一款能攪動停滯手機市場的優秀產品,由於品牌的驅動力和市場召喚,可以預見,華為P20系列很有可能會成為歷史上賣的最好的華為旗艦產品之一。

細數3個你不得不知的中國手機行業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