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AI手機」扎堆來襲,求此刻華爲的心理陰影面積!

最近又到了各家手機廠商扎堆兒開發佈會的季節,都說智能手機增長即將遭遇瓶頸,因此各家廠商顯得尤為賣力,發佈會太多媒體老師不夠用的局面顯然要在這個春天上演。

三月“AI手機”扎堆來襲,求此刻華為的心理陰影面積!

回顧下已經開了的幾場發佈會和即將登場的新品預熱信息來看,顯然今年發(chao)布(zuo)AI特性將會是智能手機圈的一大看點,自從去年9月華為在IFA發佈麒麟970,隨後發佈首款AI手機Mate 10系列以來,蘋果也發佈了自己的bionic,並且帶來了酷炫的face ID,緊接著三星又再度拿出bixby為 S9加持。

業界三個大佬紛紛發力AI,顯然今年AI會成為一個行業趨勢,但是究竟這些AI有什麼不同,到底是創新還是噱頭,筆者在這裡簡單拆解下:

目前看,華為、蘋果兩家的方案比較類似,都是通過硬件方式,例如華為Mate10採用的麒麟970搭載的NPU(神經網絡單元)去提升算力,蘋果也是通過硬件固化能力的方式,只不過兩家給出的殺手級應用略有不同華為是用於拍照和翻譯,而蘋果是專注在面部識別。這兩家未來的走向大致會比較類似,但是生態構建思路顯然不太一樣,這塊內容我們後面再詳細聊。

三月“AI手機”扎堆來襲,求此刻華為的心理陰影面積!

三星則是通過bixby作為一個全新的交互入口,重組業務和服務;可以看做是一種AI軟生態,也就是技術上的升級並不大,但是通過業務模式的創新讓用戶有不一樣的體驗,但是仔細體驗下來會發現實際用戶體驗的提升是形式上的而不是能力上的,沒有更快、更省電,但是更新穎。

三月“AI手機”扎堆來襲,求此刻華為的心理陰影面積!

首先看vivo x21這款搭載了高通660芯片的手機,這款芯片其實並不是新產品,去年就已經上市,但是這次發佈vivo稱其為660AIE,其解釋是把AI從單獨的CPU計算中解放出來,提供AI算力。事實上,這一套說辭可能會在未來採用高通芯片的所有中國廠商發佈會上演,所謂AIE就是AI引擎,其原理就是用GPU分擔AI運算,但是很可能是解放了CPU,苦了GPU。

因為沒有單獨的硬件支持AI運算,上AI特性進展也很可能是緩慢的。再看x21的AI拍照,其實就是之前Mate 10的場景識別功能,採用了人工智能算法。

小米的note 5也是,非要把背景虛化說成是AI背景虛化,可以明顯的看到,在蘋果和華為走了AI這一步之後,高通陣營稍顯不淡定和急躁了,有把過去的算法包裝成AI的嫌疑。

當然如何去界定究竟AI是真是假很難,但是這種隨便就冠以AI名頭的行業現象非常不可取,在拉高用戶預期的同時,並沒有帶來體驗上的斷代式體驗。

但是所有廠商都跳出來也是一件好事,就是整個AI行業會不斷成熟,生態也在逐漸形成。在這件事上,華為的表現確實與以往不太一樣,我們熟悉的華為是單點擊破能力強,但是在AI這件事兒上華為似乎想得比較明白,動的也比較早:

2016年底就發佈了榮耀Magic手機,至今在產品銷售頁面上能找到這樣的描述:Magic是榮耀探索未來的第一款人工智能產品,是智能手機邁向智慧手機的一小步。事實上,Magic就是通過軟件、機器學習的方式去做相關的AI嘗試,與今天的高通陣營甚至三星bixby的動作是類似的。

三月“AI手機”扎堆來襲,求此刻華為的心理陰影面積!

到榮耀V10發佈,就宣佈了構建AI生態,無論是榮耀總裁趙明還是華為消費者BG的CEO餘承東,都在公開場合不約而同的提到了構建AI生態。要知道華為並不是一家擅長引領概念和談生態的公司,之所以不遺餘力的去做顯然也是業務發展的必要性。

不久後就要迎來華為另外一個旗艦系列P20的發佈,如果在生態上P20更加成熟應該也不用意外。

從這個過程來看,華為還是有自己的節奏的,通過Magic嘗試AI在端側智能上的應用,進而做出採用芯片側增強計算能力的決定,首款AI終端產品Mate 10打造1~2個殺手級應用,後面的榮耀V10、P20不斷地擴大AI生態。

就在vivo發佈X21這款AI手機的同時,在香港的Linaro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發佈智能開發平臺HiKey 970,為開發者提供具備AI算力、支持硬件加速的開源開發板。換言之,華為正在逐步打開AI生態的大門,壯大自己的隊伍。而搭載NPU的麒麟970在算力上的明顯優勢,會吸引眾多開發者前來,相信今年會有不少華為手機獨有的AI特性面世。

但是反觀其他採用高通平臺的中國廠商在打造AI生態方面本身就比較尷尬,無論是聯合生態夥伴開發還是調試,甚至是業務創新都需要高通的支持,其進度很可能會比華為慢。

另外一個生態陣營就是蘋果,目前看蘋果的態度跟以往一致,仍然是先把自己的核心應用做強,是一種暫不考慮開放的態度。壞處是進展可能相對緩慢、業務模式相對單一,但是優勢是一旦拿出手很可能就是殺手級的。

縱觀目前的智能手機AI佈局,華為到P20已經在AI商業化上實現了4代迭代,還有憋大招的蘋果,看到今年眾多手機廠商豎起AI大旗,不知道他們的心理陰影面積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