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嘟嘟如何從「天坑」到「長城」

人們總是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筆者想說:“鳳姐再怎麼整容也成不了迪麗熱巴”。大家都看過《碧血劍》,裡面崇禎是一個大昏君,袁崇煥是一個忠心報國的大英雄。可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在這裡我不得不鄙視一下那些酸腐文人了,歷史上他們乾的壞事可不少,例如:功績平平的李廣被吹成了“飛將軍”,名聲甚至蓋過了衛青和霍去病;大唐名將蘇定方在《隋唐演義》裡被黑成翔……這些臭文人別的本事沒有,筆桿子卻毒得很。

袁嘟嘟如何從“天坑”到“長城”

那麼我們的大清第一巴圖魯袁嘟嘟到底有哪些“豐功偉跡”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天啟末年,崇禎初年明朝的財政狀況本來不好,那時候各軍欠餉是家常便飯,就是連明朝宗室那些蕃王的年俸也是長期拖欠。儘管明朝政府拖欠軍餉十分惡劣,但不得不說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理由很簡單:沒錢。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崇禎也全力支持袁,遼東軍餉幾乎悉數拔給,可是袁回報給崇禎的是什麼呢?“五年平遼!”(奉勸各位吹牛還是要打草稿的)最後平成後金騎兵殺到了北京城下,奇恥大辱啊,而那隻崇禎二年的事情。

毛文龍是的末著名的將領,他一手開創了“東江鎮”,成為明朝牽制後金的重要堡壘。先後取得了“鎮江大捷”、“丁卯之役”的大戰果。後金的官員這樣評價毛文龍:“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然而就是被後金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的毛文龍並沒有死在敵人的手上,反而死在了“民族英雄”袁嘟嘟手上。客觀的說毛文龍有很多毛病,比如為人驕恣,虛報戰功,索餉過多。但是就算要治罪,那也是朝廷該管的,你袁崇煥何來的權力處斬毛文龍?結果毛文龍死後,東江鎮隨即人心渙散,部下紛紛叛投後金,其中就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幾個名字大家都熟悉吧,呵呵!可笑的是在《鹿鼎記》裡,毛文龍的女兒變成了“假太后”毛東珠,毛文龍生前被冤殺,死後被戲謔,某些人真是無恥。

以上兩點袁就構成了死罪,更往深了說,袁志大才疏,使朝鮮和蒙古投入後金的懷抱,使後金從一個小小的建州跳出來,真正成為一個可以匹敵帝國的對手。袁嘟嘟的“大才”使明朝喪失了對後金的戰略包圍,失去了戰略主動,袁嘟嘟死罪當誅!

據《明史記事本末,毛帥東江》記載:  袁崇煥“至是再出,無以塞五年平遼之命,乃復為講款計。建州曰:‘果而,其以文龍頭來。’崇煥信之,且恐文龍洩其款計……以尚方劍斬之。”講款就是和談。 看到這大家都明白了吧,這是明史記載的。所以袁嘟嘟死後,京城百姓紛紛生啖其肉。

後人有詩云:

誇秦皇,贊唐主,更說朱明耀中土。

國朝養士三百年,袁公崇煥毀漢統。

前聞建奴下犯上,後見遼西軍政府。

縱觀崇煥執政史,即是後金壯大路。

每逢局勢有危機,送錢送糧送人奴。

袁公成,袁公武,袁公功績垂千古。

才為招安斬毛帥,又聞議和使友叛。

反金聯盟總崩潰,蒙古建奴同寇邊。

軍真強,民真富,絕勝當年煤山主。

看我大清花著錦,崇煥身死目也瞑。

身在漢營心在曹,赤膽忠心為八旗。

且看清末富明阿,華衣美食猶不足。

子承祖志袁佳氏,驅逐中華衛韃虜。

但使大清袁家在,不教建奴失中原。

肝腦塗地巴圖魯,滿州章京袁嘟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