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专题研究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

天水市专题研究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精神,天水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于8月17日下午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认真学习唐仁健省长在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专题研究天水市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王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天水市政府秘书长王祥林出席会议。

王军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现实需要。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发展形势,树牢机遇意识,认真落实好、利用好、转化好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利好政策,紧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细化实化各项工作举措,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加快做美做精做强做特乡村旅游,持续推动天水市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围绕打造国家、省列1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建设6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王军市长要求,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要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保护为基”的“四以”价值取向,积极邀请公益性旅游规划单位为天水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发展规划,引导全市乡村旅游高起点规划、高品位打造、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示范带动”,按照乡土化、特色化、差异化的要求,集中重点打造国家和省列的1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锦上添花”树“样板”,以“样板”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要着力夯实基础、完善设施。要按照《甘肃省乡村旅游建设指引》,树立“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的原生态理念,加强乡村旅游示范村古树、古街、古楼、古坊的保护;充分利用乡土元素和乡土景观材料,着力加快乡村旅游的旅游道路、游客服务中心、标志标识系统、游客休息设施、旅游厕所、厨房改造、环境风貌、垃圾处理以及旅游项目和水、电、网络光纤等基础设施的谋划和建设,启动“智慧乡村游”建设工程,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三要加快产品创新、丰富业态。要始终突出“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的“四气”内涵品质,紧扣“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四乡”标准要求,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由传统的食宿、观光为主向休闲、体验、度假转变;要着力实施“旅游名镇、名村、名景、名店”打造工程,推进全市1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促进农户脱贫致富。四要推进“三变”改革,激发活力。要深化农村“三变”改革,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贫困户以山林、果园、房产等资源入股,发展休闲农庄、民俗客栈、农家乐、体育运动等乡村旅游项目;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八项行动,通过大景区辐射、重点城镇和示范村带动、旅游企业吸纳和就地输转、农村资源入股、异地搬迁村庄改造等方式,推进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以游脱贫、以游富民。
五要提升发展质量、优化服务。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分工,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围绕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分工协作、上下游高效衔接、农工商贸游有机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要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协会、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以县为单位,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菜品统一采购、用品统一配送、安全统一保障、服务统一标准,着力推动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要扶持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小吃和餐饮老字号,挖掘提升山乡特产和农家土菜,形成一批特色餐饮街区;要大力整治村容镇貌,深入开展乡村改厨、改厕、改院落、整治周边环境等“三改一整”工程,积极实施全域旅游无垃圾行动,纵深推进旅游厕所从城市、景区向旅游村镇拓展。

王军市长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唐仁健省长在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投入,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加强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服务人才培训培养,强化乡村旅游智慧化宣传营销,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大发展、大跨越,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玉进传达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精神,各县区政府负责人汇报了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进展情况。

天水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区政府县区长,各县区旅游局长,1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所在乡镇和1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负责人,市属媒体记者,共计60多人参加了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