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防長打臉德國毫不留情,整個歐洲恐怕都要注意了!

正在與美國較勁的俄羅斯剛剛又對德國發飆了——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近日警告德國稱:“要想跟俄羅斯來硬的,最好去回顧一下歷史,要是歷史沒學好,就去問問你爺爺,對俄羅斯強硬的下場是怎麼樣的!”

輿論認為,紹伊古的此番言論等於揭開了長期以來美俄矛盾掩蓋下的俄德矛盾的蓋子,那麼,人們不禁要問,這兩個在世界上以強硬著稱的國家要翻臉了嗎?

俄防長打臉德國毫不留情,整個歐洲恐怕都要注意了!

俄羅斯為什麼要懟德國?

其實,紹伊古此番發飆並非針對德國近期的作為,而是在對德國防長3個月前的有關言論算倒賬。今年4月,德國防長馮德萊恩在參加北約峰會時曾表態,要對俄羅斯採取更嚴厲措施,呼籲盟友們以一個團結有力的姿態與俄羅斯進行對話。這位德國防長還說,“任何的巴結討好或順從都不會使俄羅斯變得友善,在與俄羅斯對話時,必須憑藉強大的實力。”

當時,俄羅斯正忙於應對前特工英國中毒案、美國在中東及其他問題上製造的麻煩,另外,出於舉辦世界盃和總統大選後改善與歐洲關係的期望,俄羅斯並沒有及時對德國防長的強硬表態做出回應。然而,隨著近期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持續惡化,加上德國所表現出的在歐洲防務問題上不斷增強的願望,讓俄羅斯感覺有必要對德國進行一番敲打。

8月12日,紹伊古在接受俄羅斯國家廣播電視臺的採訪時提醒他的德國同行,“(德國督促其盟友)抱團對俄採取強有力立場”可不是與莫斯科相向而行時應有的明智之舉,德國人應該記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痛苦教訓。紹伊古稱,雖然俄羅斯尋求和平,但

決不會容忍被脅迫,“考慮到德國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我認為他們200年內都不該提起這個話題”。

紹伊古強硬地表示:“我不想表現的太過強硬或粗魯,但你懂的,要想跟俄羅斯來硬的,最好去回顧一下歷史,要是歷史沒學好,就去問問你爺爺。對俄羅斯強硬的下場是怎麼樣的,他們應該能給你答案。”

俄防長打臉德國毫不留情,整個歐洲恐怕都要注意了!

俄德歷史恩怨難解

只要瞭解了德國和俄羅斯複雜的歷史糾葛,就不難理解這兩個歐洲大國,為何一直關係敏感。

在普魯士和俄羅斯兩國相繼崛起之後,雙方在戰略上對於中東歐、特別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態度與興趣,使兩國形成了長期的戰略默契,並最終成功分割波蘭立陶宛聯邦——這是雙方歷史上難得的軍事合作時期。從反法同盟到《再保險條約》失效的百年時間中,普魯士以及日後的德意志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在多數時期都曾站在同一戰線,或者相互保持友善的中立。

然而,事情很快起了變化。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統一後的普魯士德國迅速崛起,成為歐洲大陸頭號強國,德國開始尋求對外擴張的道路。1897年,德國外交大臣比洛聲稱:“讓這個鄰邦或那個鄰邦瓜分大陸和海洋而我們自己則滿足於欣賞蔚藍色天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德國要爭取“陽光下的地盤”,其首要目標就是徹底擊垮法蘭西和阻止泛斯拉夫主義的競爭與擴張。

俄德關係迅速惡化,時任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歐洲大戰遲早會爆發,焦點將是日耳曼民族與斯拉夫民族之間的鬥爭。”一戰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快速提升引起了德國極大不安,“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俄國的戰爭動員引發德國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俄這兩大歐洲帝國都在戰爭中崩潰。

二戰中,納粹德國對蘇聯的入侵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中最為激烈與血腥的一頁——最終盟國一方取得勝利,俄羅斯不僅把納粹驅逐出國境,還通過軍事反擊攻克柏林,佔領了德國本土,並在二戰後肢解了德國。東西德分裂的歷史,也寫下了德國人沉痛記憶的一頁,雙方之間積累的民族宿怨十分深厚。

冷戰結束前後,德國實現了統一,而蘇聯則分崩離析。俄羅斯與德國的關係翻開了新的一頁。俄羅斯的影響力邊界從東德快速後撤至白俄羅斯,使中東歐呈現出一種強權真空狀態,引起了歐盟、特別是德國的強烈興趣。歐盟的擴容與北約的東擴導致俄羅斯節節後退,德國影響力則不斷向俄羅斯家門口擴張。

俄羅斯一度希望投向西方,但遭到拒絕和冷遇,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曾直白地說過,俄羅斯就是西方資本主義陣營時的一隻“白烏鴉”,明確表達了對俄羅斯的抵制。

俄防長打臉德國毫不留情,整個歐洲恐怕都要注意了!

俄德矛盾正在向深層演化

由於與美國之間的矛盾一直持續升溫,俄羅斯十分希望改善與歐洲大國德國的關係,但德國卻表現出明顯的兩面性。一方面,德國對來自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十分依賴,不願意完全追隨美國的對俄政策;另一方面,隨著德國在歐盟實力與影響力的提升,逐漸成為歐洲對俄羅斯政策的重要執行者,出於骨子裡對俄羅斯民族的不信任,德國希望壯大歐洲實力,增強歐盟防務能力,對抗來自俄羅斯的威脅。

在德國2016年國防白皮書中,將對俄羅斯關係的定位由“夥伴”改為“競爭對手”,並將其列入“全球十大威脅”之一,認為俄羅斯將給德國乃至給歐洲大陸安全帶來挑戰——這一消息,引起俄羅斯方面的極大不滿。

近來,隨著德國主導歐洲事務能力的增強,俄羅斯對德國的對俄政策開始警惕。畢竟,作為傳統的歐洲兩大陸權軍事強國,雙方曾經卷入過世界歷史上最為激烈的三次大規模交戰,對歷史的記憶讓雙方刻骨銘心。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紹伊古提出,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成員並沒有看到俄羅斯已經作為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角色重返世界舞臺,“俄羅斯需要通過強硬的姿態讓德國改變對俄態度”。

“我們不會威脅任何人,也不打算對任何人發動戰爭”,紹伊古強調。他同時指出,普京總統正在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令俄軍具備能夠應對任何突發事件的能力,“我們(被作為)一個二流甚至三流國家對待的時代早已徹底過去了。”可以說,俄羅斯的這次表態罕見強硬,當然,這番話不僅是說給德國人聽的,恐怕也是說給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世界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