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藝術和心靈的關係是天然的,孩子和藝術之間的關係也是天然的,當我們把這些天然的關係挖掘出來, 解讀孩子的畫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了。

為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在講繪畫解讀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個心理學的名詞:投射。因為繪畫的心理解析是建立在心理投射現象上的。 投射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可以通俗地解釋為,內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外部世界尋找另一個自己,我們也無時無刻不通過一些外部媒介表達內心的自己。

例如畫家會把自己的情感情緒、愛好、內心衝突、潛意識的恐懼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到繪畫作品裡。 我們看看那些巖洞上的壁畫就知道了,原始人最早的表達方式就是繪畫,後來才有文字。

為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像那些原始人一樣,先會用圖形說話,後來才會用文字說話。

孩子心裡想什麼,就會畫出什麼,繪畫是一種心理的語言,也是潛意識的語言。我們若想了解孩子在想什麼,只要讀懂那些圖形、色彩語言背後的潛臺詞,就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了。而我們想告訴孩子一些事時,與其給孩子講大道理,不如用繪本、遊戲的方式,這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孩子把情緒轉化成為圖形和色彩的符號,轉換器就是象徵思維。象徵思維是人類的一種原始思維,弗洛伊德稱其為原發思維。象徵能夠將概念、情感、情緒等抽象的元素轉換成具象的符號,潛意識會在夢中使用大量象徵符號來告訴我們一些事,史特柯爾的論著中早就提出過夢的意象有象徵意義。

為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我們知道一些概念的象徵物,如火焰象徵憤怒、小鳥象徵自由、兔子象徵乖巧、蛇象徵恐懼、綠色象徵生命、藍色象徵理智、黑色象徵壓抑等。

孩子的這種能力是天生具有的,因為他們的潛意識很開放,潛意識是運用象徵思維的高手。但是,成年人長期使用推理、邏輯、分析等理性思維,很多人的這種能力逐漸弱化、退化了。因此,想看懂孩子的象徵語言,就必須重新恢復使用象徵思維。

如果我們不能夠理解象徵的含義,就很難學會繪畫心理學,也就做不到去深度解讀孩子的畫。擁有這種能力並不難,參與藝術的實踐是修復象徵思維的好方法。

為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通常,心理機制為了保護我們,會在語言表達上設有各種防禦,因此通過語言獲取心理信息是比較難的。但大部分人都不會在繪畫中設置防禦,兒童面對繪畫的態度就更加開放,也更善於使用象徵思維來表達自己。

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孩子在自由創作狀態下畫出的畫都是最真的表白,他們是不會在畫中說謊的。而且,他們會在畫中喋喋不休地傾訴心事,這也是我們能夠從孩子的畫中解讀出大量信息的原因。

但是孩子很容易受到影響和暗示,如果不能給予他們寬鬆、自由的表達環境,或者總是加以對錯、優劣或者道德的評判,孩子畫畫的時候就會呈現出迎合和討好的狀態。

比如,國內的孩子在學校裡畫畫時,常常會畫太陽、笑臉、家庭和諧的場景,他們會不自覺地迎合主旋律和權威者的期待,這樣的畫就掩蓋了很多內在的真實信息。

為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為什麼說每個家長都要懂點繪畫心理學

所以,想要了解孩子真實的狀況,需要給予他們更自由的環境,讓他們感到安全,他們才願意充分地表達自我。

也就是說,對孩子的畫,都要本著尊重和接納的態度,不做任何道德的評判,才可以看到形形色色最最真實的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