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青年說|技能界園丁盛婕:人小心大,胸懷夢想!

【人物自述】

我是蘇州青年盛婕,蘇州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的一名老師。

做一名有匠心的好老師,成就技能強國的夢想,是我矢志不渝的心願。當年,我懷著憧憬的心情進入大學學習藝術設計專業。在校四年間,因為對專業的熱愛和專注,我利用課餘時間與專業課老師探討研究設計理念與方法。大三那年,我進入了首飾工作室進行更精準的專業學習。

明確了目標後,我日夜泡在工作室內,與我的工作夥伴們反覆探討研磨,從珠寶的設計方法、材料、再到工藝,我帶領我的團隊不斷地推翻、革新、創新,從零到一的過程看似簡單,但是卻蘊含著無數的辛酸與磨礪。我常常整夜通宵冥思苦想,只為等待腦中閃現的一絲靈感;在電腦前反覆修改細節,只為畫出一張令自己滿意的設計樣稿;在工作臺前潛心打磨雕琢,只為迎接見到成品那一刻的喜悅。

大量的原創珠寶作品在我的手中誕生,無數個日日夜夜終於在2016年澆灌出了成功的花朵,我的作品榮獲了一系列全國比賽的獎項,2017年度我也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畢業生”。

回想我的學生生涯,有汗水、有歡笑,但我更感恩的還是有幸遇到了很多好老師。他們對專業技能的執著熱情感染著我。“師者,當懷一顆匠心”。這是我從我的老師們身上學到的,這應該是一種嚴謹、專注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我感懷於此,腦海中產生了一個想法:我要將這種工匠精神傳承下去!於是,在大學畢業後,我放棄了高薪厚職的珠寶設計工作,毅然決定返回家鄉,來到蘇州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做一名專業教師,為匠心尋一片熱土。

剛剛踏上工作崗位一年時間,對於我來說,要做好專業課教學和班級管理,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面對困難和挑戰,我選擇迎難而上,努力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做一名真正的“匠心”教師。在學生工作中,我用愛心去感染學生,做學生思想的引路人,引導他們去深刻體會匠心精神的精髓。

每天早晨巡視班級,我總是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照料同學們的衣服穿得是否合適,早上是否都吃過了早餐,各種學習用具是否都帶齊等等。班級中一名同學的父母離異,和爺爺一起生活,由於爺爺年老體弱,對於她的照料也日漸力不從心,小姑娘的成績開始退步,遲到現象也漸漸多了起來。

得知這一情況,我第一時間找她談心,關心她的學習與生活。為了讓小姑娘重拾生活的希望與信心,我決定從對她日常起居的關懷入手。為了讓她不遲到、不曠課,我堅持一學期打電話叫她起床;為了讓她的學業能追趕上班級大部分同學,我堅持每天課後幫她輔導。漸漸地,我從這個孩子的眼中發現了光,小姑娘的性格也活潑開朗了起來。在學院舉行的活動中,我越來越多的看到了她的身影。

正因為對於班級的全身心投入,我所帶領的班級量化考核名列全系第一,班級獲得“五四”先進集體和學雷鋒先進班級的稱號。在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3D打印專業教師,為儘快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培養出更多3D打印專業技能人才,我與學院本專業的教師團隊一起主動嘗試更多的3D打印作品設計和製作。

打印完成一個產品一般需要8個小時,為了精益求精,做出一個完全符合設計需求的產品往往需要兩天時間。在設計產品時,儘管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我們沒有放棄,小夥伴間的相互鼓勵、迎難而上,接著再戰!最終,我們一次次地完成了教學示範及上級交付的產品任務,並贏得了學生、家長、社會的肯定與好評。

為了更好地弘揚和宣傳“崇尚一技之長”的社會風尚,我每週還堅持到中學去做3D打印技能的公益教學,讓更多中學生了解技能,喜愛技能,讓更多的人關注技能、重視技能。為了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我把姑蘇文化的藝術特色融入進教學中,鼓勵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充分彰顯蘇州元素與蘇州特色,增強學生對於家鄉的熱愛,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同時,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他們的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建設中去。

習總書記告訴我們:“今天的學生就是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我們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在這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時期,作為一名職業教育的老師,我將努力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呵護者與技能知識的培育者,通過平凡的崗位,成就我技能強國的夢想。

為祖國執教、為少年築夢,青春無怨無悔,此生一往無前!

蘇州青年說|技能界園丁盛婕:人小心大,胸懷夢想!

【蘇州青年說·對話盛婕】

問:你是如何成為一名技能教師的?

答:我從小就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嚮往,進入大學學習後,又對技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與老師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時,耳濡目染了他們對工藝上精益求精的態度,因此產生了成為技能老師的想法,希望能將我所學到的技能知識傳授給更多的同學,將工匠精神傳承下去。

問:你如何看待技能成才?與人們通俗印象中的考大學成才相比呢?

答:考上大學固然是成才的一種方式,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知識型人才來繪製國家美好的發展藍圖,同時也需要技能人才去把這些藍圖變成現實。因此,將一項技能學好、學精,同樣也能夠成就夢想,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問:作為3D打印專業的老師,你覺得3D打印的前景如何?

答:3D打印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中。從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醫療、藝術,到建築、食品行業,都已經在生產模式上佔據一席之地。從製造方式來說,3D打印屬於增材製造,與傳統的減材製造、等材製造工藝相比,能夠節約大量原材料。從製造出的零件來說,3D打印技術可以製造出傳統加工工藝裡很難成形的複雜結構。因此,3D打印技術是一項具有工業革命意義的高新制造技術,在中國製造2025的大背景下,代表了製造業的最新發展趨勢。

問:學好技能,最關鍵的是什麼?

答:首先要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充滿興趣,愛鑽研技術,愛動手操作,愛創新創造。最關鍵的是要有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精神,有一顆匠心。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無數的困難,瓶頸;誰能夠在這時候堅持下去,誰就能在最後收穫一技之長。

問:為何想到去從事公益教學?它給你的人生帶來了什麼?

答:為了能更好的弘揚和宣傳“崇尚一技之長”的新時代社會風尚,讓更多的人關注技能,重視技能。中學時代的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有一定的知識體系做支撐,因此,我將3D打印技術作為公益教學的內容,教授給同學們,讓大家在3D打印創新實踐中收穫快樂,對3D打印技術產生濃厚興趣。

問:在技能強市、技能強國的大背景下,你覺得一名技師學院的教師應該做的是什麼?如何才能不辱時代賦予的使命?

答:首先要堅定信念。作為一名技師學院的教師,就是以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使命。其次要腳踏實地。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將匠心精神融入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再次要勤於學習。要不斷學習企業生產實際所需的前沿技術技能,不斷提升自己。最後,要有一顆仁愛之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關心關愛每一個學生,在教會學生技能的同時,也教會他們如何做人。

【馬克思主義學者點評】

夢想之大於一生耗全情,夢想之小於細微處見精神。盛婕師於有德之師,成於有志之勤,更為難得的是,她將對藝術的熱愛,理想的追求和細節的專注融化在教學中。傳審美造美之道、授精益求精之業、解生活追求之惑。

盛婕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匠人精神的新提升,它已經不僅僅是做到細節的極致,不僅僅是社會變革的回應,更是一種不計回報的投入、一種持之不懈精神、一種身體力行的傳承。

——蘇州市委黨校哲學博士 田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