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8月中旬,暑期檔的劇集大戰進入下半場,激烈程度有增無減。《天盛長歌》

於8月14日開播。和傳媒哥一起來看看吧。

宏觀視野中的煙火氣,陳坤:“我就是寧弈”

在寧弈單人特輯中,陳坤對這一角色進行了完整的剖析,一方面,寧弈有著家國天下的宏觀格局。心胸闊達,知人世無常,知滄桑變化。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儘管如此,寧弈卻不是一個超脫於物外的人,對“無常”的泰然,令他內心更加的堅韌強大。“不會隨便讓命運和事件挫敗的一個人”。

這樣的寧弈,彷彿看起來鋒銳、淡漠,其實不然。陳坤還提到,這個角色也有著煙火氣的一面。外人看來的鋒芒,是他步步謹慎,在尋求公道大義路上的求索,所謂英雄獨行。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寧弈所處的境遇讓他用理性與冷靜裹挾著善良感性的內心,短短几句話便勾勒出了人物的孤光,對人物多層次的理解也匯成了最後的那一句“我就是寧弈”。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身似浮萍心如磐石,倪妮:“鳳知微就是我”

倪妮在特輯中同樣提到了類似的話:“到後來,我都不覺得自己是倪妮,一直都覺得自己是鳳知微。”陳坤、倪妮都是有著代表作的電影演員,是什麼讓他們在拍攝一部電視劇時產生了如此沉浸其中的感受呢?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真實、獨立、高雙商,這些特徵也幾乎是倪妮本人的標籤,而當這樣的標籤統一落在一個古代女性身上,則會再出現一個新的詞——進步。

《天盛長歌》在傳遞古典氣韻的同時,所表達的精神內核是現代的、進步的,具有正能量導向的。

同時,高情商高智商僅僅是鳳知微人物特徵的一部分,她聰慧敏思,卻沒有任何野心,有的是對生活平順美好的嚮往。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縱然捲入漩渦,她仍堅守絕不讓步的底線與信仰,柔韌無雙。這樣的女性角色也切中了當下人的價值追求。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全員沉浸式製作:5000+服飾匠心打磨

不僅男女主角達到了“人戲合一”的沉浸式表演之外,服裝特輯中每一位參與者所展現出的精神同樣令人觸動。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參考1000餘本書籍,製作5000多套服飾,《天盛長歌》“沉浸式”製作帶來了什麼?

劇組不僅選擇襄陽唐城作為主要拍攝地之一,展現了蔚為壯觀的盛唐風貌。在選景置景以外,對服飾道具的呈現也表現了驚人的毅力與匠心。《天盛長歌》雖無對應的歷史朝代,但劇組為保障真實感,通過查閱資料,選擇了唐代到五代十國時代作為參考,關於稱呼、行為舉止、服裝道具的大部分參考來自於《全唐文》

參考千餘本書籍,近百人參與,製作服裝五千餘套,裁、切、繡、磨無不用心,部分造型更由張叔平親自操刀。外物之美還需內在的精魄與筋骨。

為了在該劇中把中國元素,東方古典美學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請來了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張叔平為《天盛長歌》設計唐風造型,請來曾指導過《琅琊榜》《羋月傳》《海上牧雲記》的禮儀指導李斌。在道具製作上,為保證高品質的呈現,

提前七個月開始做。這些共同為高品質鉅製保駕護航。

在總製片人鈕繼新看來,首先體現“古典”兩字的是傳統工藝,減少對特技的依賴。“新古典主義”在美術上有著特定的含義,而體現在古裝劇中則有了更豐富的內涵,是現代審美與古典美學碰撞的結果,更是對中國人身上的傳統美德和民族氣質的傳承。

求新求真迴歸初衷,找到做好劇的初心

全員的沉浸式投入,都是為了堅持那份做好劇的初心。

在當下影視劇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觀眾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數量激增,篇幅漸長,如何讓觀眾對作品保有持續的關注成為重要課題。因此,那些對品質有追求的製作團隊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流量。這部有別於時下“一次性消費”的反套路、去掉浮躁的、不懸浮的真正的古裝劇——《天盛長歌》便應運而生。

求新求真作為該劇的創作理念,貫穿製作的全過程。

新,是創新也是給觀眾的新鮮感;真,是製作逼真也是感情真摯

在角色塑造上,《天盛長歌》更多的運用當代視角詮釋寧弈和鳳知微的關係。這不是大女主戲,也不是大男主戲,而是用平衡的、歷史劇的方法去拍古裝劇。在劇中體現的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高階情感。這也是導演沈嚴、劉海波最為擅長的現實主義方法。

新古典主義還體現在該劇的現實意義上。在劇中,剔除了傳統社會中男尊女卑的觀念。鳳知微憑藉才華稱為無雙國士,獲知自己身份後奮起抗爭,體現了對女性才華的重視和尊重。男女平等,眾生平等以及對自由的渴望、對理想的追求都體現了“新古典主義”的“新”的精神特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