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015中國視頻行業付費研究報告》指出,網絡大電影資金門檻低、設備門檻低、人員門檻低、製作週期短的特點,確實低成本、高回報、短週期,這似乎成為當下中國網絡大電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

曾經的網大為了為了獲得更高的點擊量,“山寨”同期熱映的院線電影,用片名相似的方式“寄生”蹭觀眾的現象屢見不鮮。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歷經市場摔打的野孩子網大,如今終於進入痛苦的洗牌期,涅槃後的網大必將走向精品化的道路。那麼現如今的網大除卻同質化、蹭IP、喜跟風的劣根外還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未來的趨勢又是怎樣呢?

對比院線電影、電視劇 網大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一:仍然缺乏理論指導和公認的定性評價標準

其實網大從出現開始就是帶著自身存在的問題,由於觀看環境、觀看方式、觀看屏幕大小和分辨率的差異,加之一個小時的市場限制,導致敘事、拍攝、後期剪輯與院線電影的不同,因此網大想要吸引和留住用戶更加艱難。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比起上表中羅列的七項問題,現階段網大存在的最大問題怕是缺乏公認的定性評價評價標準和理論支持,編劇、導演、攝像、剪輯師等一線人員只能從傳統電影理論研究裡汲取營養,並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在具體操作時更符合網絡觀影的觀看環境和屏幕大小。更多時候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誰也沒有一定會成功的秘訣。

二、行業播放量數據統計標準不統一,造成定量評價手段失效

院線電影主要定量評價標準:票房/觀影人次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眾所周知,一部院線電影的主要定量標準就是電影票房,受眾們會往往會根據票房的高低來評價亦或是選擇觀看一部電影。正因票房至關重要,直接導致有心懷不軌者鑽空子。去年《葉問3》票房造假導致廣電總局對票房重新核算、對影院經理、在線購票平臺追責,對行業進行整頓。

網大行業主要定量評價標準:前臺播放量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由於各個平臺前臺播放量統計標準不同,使得播放量和基於播放量的各種“指數”的發佈成為行業的一個“笑話”,2元刷10000的點擊的醜聞也是不絕於耳。最可怕的是,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的指數還被作為基礎數據來進行評判和預測。要知道這些指數對於業內人士不僅不具指導和評價作用,還會起到誤導市場的反作用。如今的網大行業亟需一個公正公開的數據指標體系給市場以指導,給作品以評價,維護行業秩序,保證行業健康發展。

三、播放渠道有限變現方式單一

網絡大電影的播放渠道目前十分有限,變現方式較少。編者稍稍總結了一下,網大現階段的播放渠道基本有三: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第一個播放渠道是視頻網站,主要有愛奇藝、優酷、騰訊、搜狐、樂視、360先看、響巢看看、華數等十幾家網站,主要收益基本都來自愛奇藝、優酷、騰訊、搜狐、樂視這五家大網站,其他網站的收益比例很小。

第二個播放渠道是手機視頻端,這是指與持有手機視頻牌照的牌照商合作,把網絡大電影賣給他們播放。手機視頻也是按點擊付費,但收益非常少,而且回款週期半年或一年。

第三個播放渠道是海外電視臺,這個渠道收益更少。

由此可見,網絡大電影最主要的就是視頻網站付費點播,再加一些商務植入回報,因此收益模式比較單一。而且由於數據的不透明,點擊量似乎成為一個玄數,吃虧和刷量的網大從業者都大有人在。

網大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趨勢一:競爭加劇,28 法則更加顯著

首先,對網絡大電影內容提供商整體而言,行業壁壘較低。一部網絡大電影投資在一百萬的已經算目前比較大的製作規模,資金壁壘相對較低,造成網絡大電影 CP近年來雨後春筍一般誕生,PGC成為內容主要貢獻者。“低壁壘+成功作品驚人回報率”造成行業競爭不斷加劇。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其次,渠道方的議價權強。由於網大電影產能提高,作為平臺方的新媒體收到的網絡大電影投稿越來越多,但上線的片量有限,推薦位有限,所以作為“無明星,無IP,無資金”的網絡大電影面臨著視頻網站更高的篩選標。

這意味著:優質推廣資源更能對應到優質內容,面對年產千部的網絡大電影市場,我們認為將有不少影片拿不到宣發資源,主流視頻網站的全覆蓋,甚至發行失敗。80%的網絡大電影票房,由 20%的網絡大電影賺取,將成為趨勢。

趨勢二:付費市場成熟網大收入將堪比院線

視頻網站收入主要由廣告和付費收入等構成。過去十年,國內視頻網站生存重度依賴於廣告業務。儘管廣告維持著高增速,但是視頻網站虧損問題確實越來越嚴重,內容和帶寬成本不斷高漲,增長速度超過了廣告業務。付費模式為視頻網站的扭虧為盈帶來了曙光。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從去年到今天,視頻網站付費規模爆發式增長超出了市場預期,點播與會員為代表的付費市場正在進入高速成長的軌道。據推算,目前網絡大電影付費轉換率在 2%~5%之間,還處於較低水平,一方面是由於內容本身較為粗糙,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網絡付費市場尚存巨大發展空間。那麼未來又會又怎樣的趨勢呢?

從整體付費市場規模來看: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中國寬帶用戶數已經達到8.4億,隨著視頻網站的普及,付費意識的加強,按照美國滲透率作為參照,未來中國付費市場用戶有望達到 1.76億。按照每年 ARPU 值 200元計算,未來會員市場整體規模將有望達到 350 億規模,而會員僅僅是視頻網站付費體系中的一部分,整體付費市場規模還將超過這一數字。

從網絡大電影單片票房看:

對比院線電影網大劣勢百出 未來當真能實現超越?

網絡大電影票房一方面來自會員有效觀看,另一方面來自單片點播。隨著網絡大電影市場的成熟,內容質量不斷提升,加之生產週期與上線速度加快,視頻平臺對用戶網絡大電影觀看採用“有限播放,超額另付費”是未來可能採用的商業模式。

假設單片價格為5元,隨著付費市場的成熟,影片質量與轉換率的提高,即使在5的票價情況下,網絡大電影仍然能實現中小院線電影的收入體量。

不錯,今天的網絡大電影行業的確面臨很多問題,也正因為存在著很多問題才有很大發展空間。它等待更多有志之士前來開拓和耕耘。網絡大電影只會是一個階段性產物,想必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不再說這是院線電影,那是網絡電影,而只會說我們去哪兒看電影,是在網絡上看還是去電影院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