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價再次暴跌,已經跌破發行價了,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手機用戶60695377341


是我們高估了小米的股價,還是高估了小米的發行價。

7月6日在港交所掛牌的小米在萬人矚目和議論中一上市,股價上漲一直都是22港元為起步價。

可這有點兒像長跑一開始的衝刺階段,果然好景不長股價就各種飄各種跌,時而打仗大跌,進而多次跌出發行價。

是小米的股價飄了,還是小米飄了呢?

2014年是小米的事業高峰期,國內出貨量數一數二,年銷售量的增長率都是三位數打頭。小米的銷售連oppo vivo這樣的元老企業都有點懵。緊跟著華為反應過來分出了榮耀才使得小米沒有飄過頭。

雷軍說的不錯:站在排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可飛更高,風險也越大。今年六月份小米線下的市場份額僅僅是oppo的三分之一,而線上出售的也多半是低端機。數據顯示,小米第一季度出售的800以下的手機佔39%,800至1299的佔38%。也就意味著小米77%的銷售都是來源於低端機。

雖然手機的利潤空間很大,可沒有線下的份額,又沒有自己的獨立核心技術的支撐。那又如何拿出錢來進行技術投資,如果不投資技術,那麼勢必將把錢都投於軟硬件的購買中。

小米為了融更多的資金選擇上市,上市見真相。雖說股市大跌大漲見怪不怪,招股說明書說小米是一款手機、智能硬件、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可小米實際上就是手機和智能硬件的製造企業。所以上市的最後估值只有之前的一半。

股價是不是間接反應了不是雷軍說的:我虧了。而是我們高看了小米的發行價。


鎂客網


看到這個走勢,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覺到無所適從?

小米於7月6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立馬大跌,穿破發行價,此後股價上漲,一度超22港元。但好景不長,8月2日再度跌破發行價。後面恢復了點兒元氣,但8月15日週三早盤高開低走,再次跌穿發行價。

不知道有多少老韭菜,一臉懵逼,被套在山頂上吹風。

我天才小米不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嗎?

雷軍不是喬布斯的中國翻版“雷布斯嗎”,

說好的估值一千個億呢???

怎麼還是這走勢?

我的財富自由呢?

又被割了,本金還我,我不玩兒了。

好公司未必值得投資

小米的確很優秀,生態也做的比賈躍亭成功多了。

那為什麼會跌破發行價呢?

如何來評價一個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呢?

通常有三個不同的維度可以來比對:

1.牛市發行的估值水平比熊市高。

近期香港市場七成新股都破發,因為香港的股市現在整體處在比較熊的階段。

你去看看騰訊,一樣齊刷刷地往下跌。

不同的市場結構也會影響估值水平。

在市場化發行的市場,例如美股和港股,那破發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2.不同行業的估值水平差異很大。

例如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就要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包括智能硬件行業。

雷軍一直堅持聲稱小米公司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實際上,它的收入來源,互聯網貢獻的部分10%都不到。

因此,最終接近500億美金的估值,市場選擇了偏智能硬件公司的估值水平,而非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水平,兩者在估值倍數上相差一倍很正常,對應到小米的市值就是500億還是1000億美金。


3.公司的歷史估值水平

很多小米投資人,尤其是在IPO之前進入的,比現在小米IPO成為上市公司後的估值還要高!根據小米公司2015年融資相關文件,當時小米的估值就達到了460億美元,簡直是腦殼青痛。


話說各位讀者,有被雷布斯割了的嗎?疼嗎?


馮起升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小米今年於港股成功上市,雖然估值並不能讓雷軍感到滿意,且上市後就跌破發行價,但隨後小米的暴漲可謂讓雷軍和小米的股民們鬆了一口氣。

但是,今天(8月15日)小米上午開盤報收16.38港幣,又再次跌破發行價,很多網友開始調侃道:信了雷布斯的邪!

然而實際上小米的股票之所以再一次跌破發行價,和股市大環境有關。今年是互聯網IPO的元年,很多互聯網公司都選在在今年上市,甚至類似於滴滴、美團這樣曾今不著急上市的公司都開始著手上市事宜了。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資本實際上面臨一場很大的寒冬,因為整體國際經濟形式受到美國貿易戰影響整體下滑,中國的一級市場沒有錢了,所以企業都選擇上市拿二級市場的錢。但整體大環境的影響使得二級市場也不像原來那麼景氣了,也拿不出更多的錢。

實際上,今年上市的很多互聯網公司遭受了破發以外,就連Facebook和騰訊這些巨頭市值都受到影響蒸發了很多。更不用說像小米這樣剛上市的企業,在這種環境下,破發屬於很正常的表現。


政商參閱


一月之內三次跌破發行價。

小米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可謂跌宕起伏。

就小米股價走勢來看,任何股票都是時刻處於波動中,這正是實時交易中買多或賣多的體現,小米股價的階段性下跌,說明賣出的比買入的多。

那麼,這是不是說小米的基本面變壞了呢?公開市場的交易決策,既要考慮股票的長期價值,也要評估短期的波動風險,比如,一隻股票短期內漲幅過大,終究會回落的,只是時點在哪裡存在不確定性。

小米上市之後,有過一輪上漲,必然就會有下跌,這也是“炒股”的表現。

簡單說,一個月之內,從公司基本面來看,小米不可能一下子經營惡化到不可收拾的情況。

但是,股價的波動有時候也是投資者對其後續發展情況的不看好。

比如,騰訊的股價也已經連跌下跌一段時間了,而最新公佈的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收雖然依舊很高,但是低於預期的。

而低於預期則表明上半年整體經營情況並不如去年同期好,這既是個體公司經營的情況,也是宏觀經濟的微觀體現。

簡單說,連盈利能力那麼強的騰訊都在下跌,更何況盈利能力遠不及騰訊的小米呢?

此外,從小米基本面來看,實事求是的講,雖然小米上半年一口氣發佈N款手機,但說實話創新能力並沒有體現出來,尤其是與類似OPPO FindX相比,小米曾經在MIX系列上表現出的創新,沒有了進一步的昇華,相當於吃老本了。

因此,短期不被看好,股價下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俊慧


小米集團7月9日上市後股票僅僅有七天的良好表現,7月22日股價最高漲到22.2港元,之後,小米股價一路下跌,從22.2港元跌至最低15.52港元,截止8月17日,小米收盤價16.36港元,低於發行價17港元。

小米破發是預料之中的,只是何時破發不可預測,核心原因是發行價過高。再加上其他一些外部因素,都促使小米股價破發。外部環境不好,提前破發。

其一,今年2季度小米手機國內市場份額零增長。


圖中國內2季度市場手機份額,華為27%,歐普21%,vivo20%,小米14%,相比於華為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的大幅提高,小米在國內市場顯得乏力,有掉隊的傾向。另外兩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都有不同幅度提升,小米手機二季度國內市場的表現,對小米股價會造成不利影響。

雖然小米在印度市場份額居首,然而印度市場是低價市場,盈利不行,即使有盈利潛力,那也是許多年後才可能兌現的事情,印度市場這種潛力,當前股價無法體現,太遙遠。

其二,六月份開始,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都出現了持續下跌的行情,大行情下行,再加上小米銷售的表現,也是引起小米股價破發的重要外因。甚至連騰訊也無法走出獨立上漲行情,騰訊最大跌幅達到32.9%,跌了1.5萬億港幣的市值,騰訊如此大跌,小米又有什麼理由不跌呢?

其三,小米上市還行使了超額配股權,相當於整體估值489億美元發行。這個定價距離京東已經不遠,只需看這一點,小米發行價就是太貴。

截止8月17日收盤,京東市值459.9億美元,小米雖然已經破發,但市值還有471億美元,還是高於京東,後市不容樂觀,低於京東估值才算合理。

以上三點因素,內外夾擊,都是小米破發的重要原因。


西格瑪的化學


投資者看的不是所謂的“性價比”的幌子,而是一個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佈局。從技術投資、品牌經營到利潤回報。然而小米是沒有品牌經營的。所有的品牌,都是打算廣鋪實體店,主打線下。包括服裝、食品、飲料、電子產品等等,無一例外,為了保護經銷商和代理商的利益,網店統一價格和線下店一樣。試問,有幾個人可以每天在網上看廣告?又有幾個人會天天從馬路上過看到廣告?天天不出門的宅男又有多少購買力?小米並非“性價比”之王,只是他去掉了代理商和經銷商那部分,他出廠價就是銷售價格,自然比別的品牌便宜三分之一。其實大家出廠價格相差不多。而做工和用料上,顯然其他品牌要比小米強。從這次劉海屏就能看得出來,第一批是蘋果,第二批是國內外大廠。最後才輪到國內互聯網品牌。既然三星都不看好小米,那些投資者自然也不會看好小米。華為買了一箇中端CPU,小米買了一個低端CPU,差距一目瞭然。小米手機銷量主要在紅米,對,就是窮人身上。有錢誰買紅米?所以搶奪的還是低端機市場。低端機市場利潤較低,主要是用來打品牌的,高端機才是賺錢的地方。然而小米銷量並不高。自古,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扔掉中間商,除了山寨機。我還記得前幾年“工廠店”的事兒,好歹別人還有線下店。神舟打性價比,也無法打敗品牌機。都是一些雜牌廠,技術和硬件上幹不過大廠,只能用“性價比”來忽悠人。看似同配置的紅米和藍綠旗艦,總是被小米用戶拿來調侃藍綠黑心。但是實際呢?紅米打遊戲卡成狗,藍綠旗艦卻從不卡。紅米屏幕偏色、拍照失真黑斑、發熱過度、經常死機,藍綠旗艦卻吊打紅米。所以一分價錢一分貨,寫的參數一樣並無軟用。


鬥魚mc大麥


8月15日,小米公司盤中一度跌至16.22港元,低於發行價17港元,較22.2港元的高位已下跌26.9%。7月9日上市當天就破發,8月2日再度破發(最低報16.96港元)。上市一個多月,小米集團股價已三次跌破發行價!

今年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股價都不堅挺(外部因素)

除了小米集團以外,今年其他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股價表現都不盡人意!5月4日掛牌港交所的平安好醫生(HK1833),上市次日就跌破54.8港元的發行價;7月12日上市的映客(HK3700),發行價為3.85港元,目前已跌至1.91港元;7月13日在港上市的51信用卡(HK2051),四個交易日後破發(8.50港元),目前跌至7.08港元。

而今年陸續赴美上市的拼多多、B站、華米科技、虎牙等公司,目前也大部分也已經跌破了發行價!

小米“推廣”的P2P平臺爆雷

小米的發展離不開忠實的粉絲群體,如果沒有了米粉的支持,沒有核心技術的小米未來是黯淡的!前段時間小米“推廣”的大部分P2P平臺爆雷,對於核心米粉提出的質疑,卻一度保持沉默。直至7月24日,小米才有了“不痛不癢”的回應!那些原本以為享受小米福利而介入P2P理財的核心米粉,因此遭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而小米公司卻如此“草率”處理,傷透了忠實米粉的心!

小米Max3價格定位不合理

採用曉龍636處理器的小米Max3高價低配(定價1699元),被米粉戲稱“史上降價最快的小米手機”7月20日開始發售,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官網上竟出現了“購買即送小米2手環”的促銷活動!

總之,小米股價的下跌,受到內外雙重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小米推廣的P2P平臺爆雷、小米新品高價低配,讓米粉對其失去了信任,因此股價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咯!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操盤手信一


兩方面原因吧。1.近期資本市場不景氣。剛好遇到港股見頂。目前恆生指數已經從高點暴跌了6000點!連騰訊都跌得一塌糊塗,可見一斑。如此說來,小米的上市時機值得商榷。

2.據統計,從去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顯著下降,2018年則延續了下降趨勢。小米作為業界的巨無霸自然首當其衝。據小米上市時披露的數據,小米手機業務是鉅虧狀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熱情。股票是風向標,多方合力,作為獨角獸的傑出代表也未能獨善其身。


小米手機歷經了多年的慘烈廝殺,逐漸成為智能機的王者,國產機的代表 ,併成功走向了世界;多元化發展也是風生水起,賈布斯的生態系統大有要被雷布斯發揚光大的趨勢。所以對小米的未來我是強烈看好的,目前的股價也許不是最低 點,但未來一定會值更高的價格!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時候也是先抑後揚的。最後對一下暗號,大聲告訴我:耍猴技術哪家強?


未知042901


小米股價的反反覆覆不但是投資者對小米公司投資價值的疑慮還離不開市場的炒作。小米作為一個以手機業務為主體的企業的確可以有足夠的理由讓市場懷疑他的前景。當今世界黑科技層出不窮而小米在技術研發方面又正好是他們的短板,如果沒有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一個第三方組裝公司的前景的確不太讓人放心,就如中興。

公司內部投資價值只是一個方面,另外資本市場的炒作和避險情緒也是一個方面。國際貿易的紛擾市場亂如麻,動盪局勢就足以讓大型的投資機構產生憂慮。近期中資企業不單單是小米在下跌其他赴美上市為數不少的公司表現也同樣不盡人意。為了避免資金面對個3更多不確定風險回籠資金緊縮縮投資靜以待變或許就是他們的首選,趁著市場現況還沒惡化先行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前面所說兩點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外資對中資企業的不信任。他們的思維根深蒂固的認為中企怎麼紅火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沒有可持續性,技術落後就是中企的致命弱點沒有自身的核心想象蘋果,微軟,高通那樣具有高成長能力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巴菲特參股阿里上市後就早早的拋出正是處出於他們的這種思維所致。他們對中資企業的投資就是做個短線吃個快餐,因為他們認為價值投資只是針對有價值的公司而多數中企不具備這個投資條件,真正進行價值投資的標的還是以歐美為主。


雪山飛狐FH


會講故事沒用,價格最終要回歸價值,原因就這麼簡單!

一、小米能夠上市是雷軍的故事講得成功,而不是小米產品的成功。小米上年度的產品研發投入不到2.5%,與華為相比差了7倍。如此吝嗇的投入,讓股票投資者看不到他的未來後看低了它的價值;故事講得自己都信了,就自詡為十足赤金的“科技互聯網”企業,上市後還手忙腳亂地為一些二流、三流產品貼標,更讓市場看到它價值自殘的可怕。

二、財務運行有效性差,投資者信心逐漸喪失。雷軍曾經說“你可以不懂財務,你可以不懂技術”。實際情況也是這樣,銷售費用高出研發投入兩三倍,盲目地不計成本地血腥地拼搶低端市場,結果是公司這麼多年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據上市時財報)。更糟糕的是上市前一兩天的那個股票獎勵笑話,讓投資者看“懂了你的人心”(雷軍語)後,沒什麼興趣去買你的股票。

三、米粉隊伍管理失敗,股票炒作失去了中堅力量。必須承認,小米早期以發展龐大米粉團隊作為市場基本盤的營銷戰略是成功的。當初,這個隊伍的大部分粉粉是有能量有作為的,特別是那些鐵桿們,為小米的傳播立下了卓越功勳。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規範不約束,導致他們隨時成群結隊去“問候”不同聲音、競爭對手一番,使投資者看到了它的淺薄。米粉功利意識一般都比較突出,禁不起風浪,加之在港股上市,他們愛莫能助,於是用故事發展起來的中堅力量就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