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资银行对贷款给巴基斯坦越来越警惕

「国际财经」中资银行对贷款给巴基斯坦越来越警惕

2016年美元与人民币

中国银行业者已经提供数百亿美元的基建贷款,以支持57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所在,旨在强化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巴基斯坦外汇储备在日益缩减,预计很快会从IMF处寻求100多亿美元的救助,并向包括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同盟国家进一步融资,以避免发生货币危机。

然而新当选的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及其领导的正义运动党(PTI)只在议会中占据微弱多数,而且该计划面临国内外强烈的反对。

IMF可能会寻求对任何新借款附加条件,美国已发出强烈反对及担忧,认为任何融资资金都不应用于偿还中国贷款。

“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在考虑向巴基斯坦提供新贷款的问题上,我们当然将会格外谨慎。”一位驻北京的银行家表示。

在经济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土耳其里拉今年迄今已贬值40%,俄罗斯卢布自8月以来也承受巨大压力,这使得中国政府对于巴基斯坦贷款安全的担忧也加剧,因目前正值中美贸易战之际,中国自身也需要捍卫人民币汇率。

“我们银行刚刚收紧了面向不发达国家的所有主权贷款,我们目前正重新评估国家风险,密切关注任何新的黑天鹅事件。”另一位消息人士说道。

巴基斯坦新政府需在9月末偿还价值2.55亿美元的主权债。根据Loan Pricing Corp的数据,这笔一年期期末一次性偿还贷款是在2017年9月与四家银行签署,包括唯一牵头行瑞士信贷和两家中资银行。

中资银行在最近几年增加了对巴基斯坦主权债的承诺,国有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巴基斯坦经济走廊项目中牵头,为港口、发电厂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提供融资。

在有关IMF是否要在五年里第二次帮助巴基斯坦的问题上,上述贷款是讨论的核心内容。根据8月初的媒体报导,巴基斯坦也在寻找其他融资来源,正等待获得沙特背景的伊斯兰开发银行提供的40亿美元贷款。

**维系关系**

巴基斯坦官员试图缓解美国的担忧,并将IMF可能提供的援金与中国为中巴经济走廊(CPEC)提供的贷款分开。

该国前财长Miftah Ismail本月稍早告诉路透,中国贷款的还款额加上离境的中国企业获利,在2023年之前每年总计将不到10亿美元。

他称,这些有着五年宽限期的30年期贷款,包括零利率贷款、优惠利率贷款、和一部分市场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2%左右。

路透7月时报导,本财年的前10个月,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15亿美元的双边贷款以及29亿美元的商业银行贷款,其中多数出自中资银行。

中国对巴基斯坦贷款的官方数据无可考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网站显示,截至2015年3月底,该行批准了巴基斯坦的10个项目,并承贷13亿美元。人民日报的一篇报导称,截至2016年6月中旬,获批项目数量升至16个,贷款金额增至46亿美元。

第三位消息人士称,国开行变得更为慎重,最近拒绝了巴基斯坦的几笔贷款申请。国开行多数贷款是根据政府指示发放,但也承做一些商业贷款。路透暂时不能立即联系上国开行置评。

国开行在巴基斯坦没有分支,但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却在扩大在巴基斯坦的业务。

中国银行去年11月在卡拉奇开设一家分行。工商银行是首家进入巴基斯坦的中资银行,该行2011年在巴开展业务,目前在卡拉奇、伊斯兰堡和拉合尔有三家分行。

工商银行也是对巴基斯坦银团主权贷款参与最积极的中资银行。在7月签署的最近一笔5.65亿美元一年期期末一次性偿还贷款中,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共同担任牵头行兼簿记行,最终承贷2.25亿美元。

其他对核发巴基斯坦主权贷款的银行包括中国银行、郑州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邮储银行。

“我们担心现有的贷款是否能及时偿还,”第二位消息人士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巴基斯坦和IMF的谈判,看IMF会施加什么样的限制。”

「国际财经」中资银行对贷款给巴基斯坦越来越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