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架雷公太極」到《功守道》2017年看太極的起落

有關太極這個話題,很多人都在談。有支持太極的,有反對太極的。支持太極的,認為太極是非常具有東方智慧的。而反對太極的,認為太極只是適合身體鍛鍊一門體育運動,至於用在實戰搏擊根本不實用。


太極,有很多的門派,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既有傳承關係,相互借鑑,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呈百花齊放之態。

從“約架雷公太極”到《功守道》2017年看太極的起落

但是人們對太極人物最熟悉的無非是“張三丰”一人。很多的電影電視形象,都是表現的武當張三丰的太極。

太極不僅僅是武術運動,還含有非常豐富的中國傳統哲學內容。

從“約架雷公太極”到《功守道》2017年看太極的起落

但是,西方有人認為太極不能實戰。而且在國內也有人這麼認為,所以就有了自由搏擊選手,徐曉冬約架雷公太極。

整場比賽,竟然只在分分秒秒間就出結果了,雷公太極的魏雷被ko。一時間,在整個太極武術界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經過這場比賽後,整個太極的聲譽面臨極大的挑戰。2017年4月27日的這場比賽,可以說是太極的滑鐵盧了。

從“約架雷公太極”到《功守道》2017年看太極的起落

但是太極就是太極,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而且還有著大腕粉絲,比如,李連杰,馬雲。

隨著雙十一活動,馬雲聯合一眾武術明星,推出了自己主演的電影《功守道》再一次把太極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馬雲為什麼要推出這樣一部電影作品呢?

第一,是要馬雲本身是一個太極拳的愛好者,在很多報道中,馬雲都會打一兩個太極拳的動作。

第二,馬雲拍攝功守道,可以助力自己的雙十一活動,馬雲是一個武俠迷,對金庸的作品十分喜愛。

第三,功守道,本身是由太極拳,太極推手演化而來,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武術一直是國人想推出的一個運動項目。但即使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武術也沒有作為一個體育項目被奧運會採納,相比日本的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中國作為武術的發源地,卻沒有一個項目參與奧運會,是說不過去的。

2017年,太極經歷了大落大起的一年,真可謂是風雲變幻。不管怎樣,太極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項目之一,應該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