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高新區與中關村簽訂協議合作建設南陽中關村創新中心

南陽市高新區與中關村簽訂協議合作建設南陽中關村創新中心

  記者日前從市科技局獲悉,南陽市高新區已與中關村簽訂協議,合作建設南陽中關村創新中心。目前,6平方公里的項目設計已經啟動。

當前,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南陽分中心成立並運行,現儲備科技成果40多項。為鞏固提升“南陽中關村領創空間”、中關村軟件創業基地等創新創業平臺,設立5億元的南陽中關村協同創新投資基金,現已儲備重點支持企業50家。

今年第二季度,南陽市科技大市場已發佈科技成果285項、對接科技項目14項、簽約項目12項,合同金額4.95億元;南陽創業大街引進企業6家,通過和河南觀正企業諮詢公司合作,推動我市29家企業在中原股交所掛牌。

另悉,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丹江口水庫生態試驗站啟動建設。淅川縣通過和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合作,可以進行數據交流共享的水庫生態系統野外試驗站。項目已完成發改委備案、規劃環保手續辦理工作,現正在進行土地劃撥和招標。

延伸閱讀:

南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培育創新創業生態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南陽市高新區與中關村簽訂協議合作建設南陽中關村創新中心

南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是高新區投資建設的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自2017年營運以來,該園深化與中關村合作,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產業項目轉移和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光電信息、智能製造、節能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把科技創新作為“兩輪兩翼”戰略的重要內容,培育創新創業生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至今年4月,南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實現產值2億多元。近日,記者走進南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零距離感受這裡的新氣象、新變化。

搭建創新平臺

推進產業集聚

南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根植於中關村南陽科技產業園,是主要為數字軟件、光電信息、智能製造產業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提供空間、資源和服務支撐平臺的系統空間。

走進創新創業園中心大樓,大廳內寬敞明亮,窗明几淨,井然有序。在樓道一側標識牌上,標註有每層樓入駐的企業名稱以及“雙創”中心的簡介。

“我們是首家入駐的企業,主要業務是軟件開發、動漫設計和大數據產業。”在中心大樓九樓,中關村e谷(南陽)軟件創業基地總經理李若水告訴記者。中關村e谷(南陽)軟件創業基地由高新區、中關村e谷、南陽理工學院聯手打造,該基地依託南陽理工學院人才優勢,通過引進優秀企業孵化本土創業團隊,把能量、資源、優勢充分賦予創業者,加速高新技術好項目的聚集,傾力打造中原硅谷。記者瞭解到,軟件創業基地還承擔著大樓的管理運營和招商服務等職能。一年多來,基地通過一條龍式的創業孵化服務,吸引了國內眾多知名企業來訪,目前已有潤德驥圖、分享時代、掌中飛天、奇觀技術等30多家高新企業入駐中心。

“南陽科技大市場於2017年12月入駐中心大樓,目前已有中科合創等19家科技服務機構入駐。”工作人員張海慶介紹,科技大市場的主要職能是收集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培訓等。市場的運營對促進高端科技成果在本地轉移轉化,促進本地企業、高校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服務機構之間形成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局面。

今年初,高新區與市科協引入的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入駐大市場。至此,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有了國家頂級的轉化平臺。

創新驅動發展

打造“中原硅谷”

在河南宏昌科技有限公司,記者被公司研發的“智慧公交”系統吸引。公司業務主管王兆崗介紹,公司研發的車載易燃揮發物檢測報警系統,廣泛應用於公共交通系統,對汽油、酒精等易燃液體進行快速、準確、高靈敏度的非接觸式檢測,採取聲光分級告警方式發出易燃物存在及所在位置提示。目前,該公司已與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智慧公交”系統將在其生產的公交車上推廣使用。

“如果不是介紹,還以為影片中的動物是真的。”在南陽潤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記者欣賞了公司製作的動漫片段,被完美的創作技術所折服。經理助理趙佳樂告訴記者,通過電腦製作的動畫與實物幾乎沒有差異,這是三維影視製作的效果。比如片中出現兩分鐘的老虎畫面,需要先把它的手繪形象設計出來,再把三維效果設計出來。她說,動漫製作十分嚴謹,一段兩分鐘的視頻,需要10多個人工作近一個半月的時間。

走進北京奇觀技術有限公司,公司程序開發員康博、馮亮、申俊凱正在忙碌著,他們對文本匹配選用哪一種建模算法進行分析討論。公司負責人邱浩說,近期,公司正在研發一項國內領先的軍工項目,為此大家非常努力,加班加點成為常事。北京奇觀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企業雲、教育雲以及政務雲等產品,並提供成套雲計算與大數據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京、深圳、鄭州和南陽均設有研發中心。目前,公司產品雲桌面近期投放市場,得到了用戶一致好評。

如今,南陽中關村創新創業園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30多家,擁有專利24個,軟著52件,商標18個。捷達世獨立研發的激光投影技術促進了投影產業的發展,潤德驥圖的渲染技術和奇觀科技的大數據雲桌面技術提升了南陽科技水平,奇遊靈動、分享時代、掌中飛天等企業推動南陽的軟件、動漫、大數據產業項目建設和南陽IT行業科技創新,促進了南陽產業的優化和升級。

聚集發展要素

激發創業活力

“到南陽來發展,是這裡的投資環境好。”南陽潤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彤說,公司從事動漫、影視後期製作,需要大批計算機專業學生,南陽師院、理工學院與高新區簽有戰略輸送合作協議,這兩所學校大學生經過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他信心滿滿地說,團隊成長比較快,業務漸漸增多,公司計劃在南陽佈局上千人的影視動畫培訓基地。

為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南陽創業,中關村南陽科技產業園構建多層次創業孵化平臺,著力為創新創業主題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營造良好的環境。園區精心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初步構建成了融合“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鏈條,對創業起到積極助推的作用。同時,高新區採取減免房租、獎勵項目發展資金等方式,降低創業門檻,免費為入駐企業提供行政審批全程無償代辦等全方位服務,為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環境。2017年6月,科技園1.3萬平方米白領公寓好員工餐廳投入使用,同年11月,4.8萬平方米的綜合廠房也建成投用。

中心黨支部積極發揮堅強戰鬥堡壘作用,為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2017年7月,中心黨支部成立後,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公司業務快速發展,最終實現黨建和創新創業雙向互動、同頻共振。目前,中心已有黨員30多名,28名入黨積極分子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了北京等地優秀人才落地南陽,人才迴歸初見成效。目前,已引入博士9名,碩士25名,本科畢業生363名,擁有高級職稱人員57人,其中,清華大學碩士張彤、李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柳永坡,英國劍橋畢業生李鵬等高學歷人才相繼加入,科技人才聚集效應初步形成。

聞雞起舞添幹勁,擼起袖子加油幹。中關村南陽科技園以全市“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為契機,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目標,強力實施“兩輪兩翼”戰略,重抓重推九大專項建設,吸引聚集創新資源,培育創新創業生態,進一步促進南陽產業的優化和升級,有力推動中原創新創業活力城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