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普通一頓北京早點

我從小至今食量都不大,尤其葷腥吃得少,算是個省糧食的貨。但近些年來,卻對美食有了些興趣,去到哪兒,總是一門心思想找點當地有名美食嚐嚐。當然,這種近乎奢侈的慾望,大多不得善果。就算首都北京的一些傳統美食,我也曾經膜拜過不少,真是一想象起來,口裡就流下口水。但每有機會吃到,不過爾爾已經算得上很讚許的評比。比如,名滿天下的北京傳統風味,是特意吃了不少,讓我叫好的不多。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之類,我吃得很來勁,灌腸之類東西我堅決不碰;滷煮、炒肝兒我已算想到北京就想起,炸醬麵我就不願意碰。

滷煮據說來源於蘇造肉,但用五花肉煮制蘇造肉價格昂貴,吃不起,民間多用豬下水代替,而成了一種新的傳統美食。主要以豬腸、豬肺和豬肚三大下水為主料,炸豆腐片、血豆腐、香菜為配料,輔之以多種調料,清早就開始大鍋滷製,中午前加入戧面做的火燒熬煮至軟,即可食用,食用時可口味調以辣椒油、蒜汁、醋等。如此吃法,以味厚見長,肉爛而不糟,火燒透而不黏,風味卓然,北方面食地區食客尤其歡迎。現在最有名的,是百年老號“小腸陳”,引入從前沒有的滷品,滷煮的食材更多,小腸、肺頭、肚子、豬心、豬肝、白肉、豆腐,搭配不同的火燒,滷湯也進行革新,加入一些去腥提味的中草藥,湯味更為香濃適口。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小腸陳的滷煮外賣

與滷煮可以並稱雙雄的,是炒肝兒。原是切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的白水雜碎,不講究佐料,製作簡單,日久倍受歡迎。於是店主將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兒”,成了京門百年傳統美食。做法也不神秘,在熬熱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放入生蒜燒至變黃,加入黃醬,炒好置於罐中備用,另熬上好口蘑湯一起備用。備齊後,將熟腸段放入沸湯,再加蒜醬、蔥花、薑末、口蘑湯,再把生肝條下鍋,勾澱粉,不停攪拌,最後撒上一層砸好的蒜泥即成。

我堂兄有位同學,1990年代末在北京大學讀書,放假回來,說到南北飲食,唯對炒肝兒和滷煮極盡褒揚。畢業至今,他的工作都和北京友好密切,去的不少,中間還住過幾年,算是見識過一些京城富貴。但每說北京飲食,他必說這兩樣。那口水幾欲當眾失控的醜態,讓我還在讀高中時,就為之動容,立下了痛吃一頓這兩樣物事的遠大理想。誰想前兩次入京,都吃不上。1990年代初,人們還沒像今天這樣,像重造古董一般,追塑傳統食品。我過聽過,要麼不知道,要麼太遠,反正就沒吃成。直到有一次住的時間比較長,才耐心地在王府井一帶,找著了滷煮。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炒肝兒

坦率地說,當時我一個未識世面的南方佬下的斷語是,還可以接受。不是要挑起地域紛爭的話,南方人做菜很少勾芡,這碗幾乎濃濃地被澱粉勾成漿糊、大蒜味兒巨大的半流體食物,固然是北方極為標準的口味,但一個南方鄉巴佬初次品食,不以為人家拿洗碗水糊弄而當場罵娘,我認為已有修養。我的修養更好,還認為過得去。傳說能否對豆汁兒甘之如飴,是評判是否正宗老北京人的金標準。這話有點無賴,如果梁實秋、唐魯孫這些從小喝豆汁兒長大的,當然會以此為準,但請問現在誰能在三四環內,找出幾位正宗老北京來?其實,對初嘗梁實秋們想念一生的老北京吃食兒來的人說,滷煮、炒肝兒一樣可以成為試金石。不過,據說現在仍最難被外地人接受的,還是豆汁兒,而新北京人的後代,倒有不少以此為享受了。再細考起來,北京傳統再小吃有二三百種,數一下名單,以點心類佔多,驢打滾、芸豆卷、豌豆黃、烤饅頭、五福壽桃、麻茸包、薩其瑪之類,聽起來名目閃眼,但大多也就是個不為平民容易吃上的日常食品,用周作人的眼光來看,與他老家相比,這也叫點心?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芥末墩兒

這當然是點心,而且是非常有名氣的美食。這個名聲的得來,與其說是它本身確實好吃,還不如說是它在很多文化名人的記憶中非常好吃。中國人民真正普遍吃飽肚子後,美食隨筆漸漸流行起來。梁實秋、唐魯孫、汪曾琪這些大家,他們的生活與北京有太多的交集,對北京傳統食品的垂涎,大量在其精彩作品生動記錄了下來。京都既為精英聚集之所,名人遍地,但凡能寫兩筆文章的,記載京都吃食的也不在少數,這一切無一為北京傳統飲食塑造了鮮活誘人的形象。而且極其仔細,每一個品種、每一樣東西,大多可以找到正宗粉絲,蓋因美食與名人太多而已。各有所好,塗上幾筆,以北京的影響力,就會放大成為天下無人不識君的著名美食了。在梁實秋、唐魯孫心目中,豆汁兒當然是終生難忘的美味,但對沒同樣經歷過他們生活的人來說,那是真的難喝。

話說回來,北京很多傳統美食的揚名,也大多不由老北京人傳出,倒是那些因緣際會在北京生活過的名人,起了主要作用。周作人看不起北京小吃,但他的文章,卻讓人知道了許多老小吃的名字。我正是從大量這些名人隨筆中,大概瞭解北京傳統飲食的一些常識的。本來人家文章寫的好看,我當了尋食指南,卻總是失望的多。不但北京,全國各地的傳統風味都一樣。撇開現在食品加工種種見不得人的真相,和流水線大量生產的現實,我們都心知肚明,中國傳統飲食曾經歷了一段不算短的斷程,甚至連續數年全民只餘單一的飽肚子目標,那些傳說中的美味,被重新撿起之後,還有多少真實。如今,去北京吃烤鴨,到天津吃狗不理,已經變成沒見過世面的標籤了。在民間中獨自掙扎的傳統飲食,又能說有幾分人家記憶裡的味道?還好,我們選擇食物的標準並不是別人的記憶,而是自己的味覺。有些東西,就讓它們擔個名吧,你覺得好吃就多吃。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拍小蘿蔔

無論如何,一個人在異鄉長期生活,總會對當地一些食物感興趣的,這些就是他們寫文章的由頭。只不過,文章再好,也掩蓋不了有些著名小吃並不好吃的真相。哪怕當今,也有不少新北京人甚至北漂為北京傳統美食沉迷的,就像我那堂兄的同學,以一副上大學時才離開本縣的南方肚腸,居然對炒肝兒、滷煮那麼迷戀。我本人實在說吃過不少北京傳統風味,但基本上是按圖索驥,被書本吸引而去的。雖然累受盛名之欺,但吃多了後,有時候冷不丁的想起,還真流口水,比如說炒肝兒和滷煮。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蒜拌茄子

去秋從東北迴來,在北京住了兩宿,住在劉家窯附近。接待的哥們告訴我,賓館旁邊一家店的炒肝兒和滷煮,做得非常地道。我很是高興,第二天一大早就扶醉尋去。人家早上只賣炒肝兒,滷煮要中午以後才賣。那也高興,點了份炒肝兒,加幾個小包子,美美地吃了一頓。結果,此後餐餐入局,直到臨走也吃不上一碗滷煮。上個月,我又經北京中轉,時間只有一天。晚餐和一個老哥們找了個小店,點了幾個菜,只一瓶啤酒,就聊到人家打烊。其中芥末墩兒鼎鼎有名,老舍請客必備,汪曾琪等大咖屢次說道稱頌,我則確是第一次就喜歡上了,到京凡場面適合就點。還有個拍小蘿蔔,連櫻子一起上來,紅綠相間,清脆爽口。這兩樣,在北方重口味的環境下,都可以救死扶生。第二天起來大幅降溫,想吃點熱的,出去找早點,走了一公里多才遇著個店,點了份純北京人的早點,蒸餃、小籠包各半屜,紫菜蛋花湯一碗,刨了一碟鹹菜,也美美地吃飽了。到了中午,不再約局,就在賓館裡叫了外賣,滷煮、蒜拌茄子各一。蒜拌茄子也是我很記得的小菜一碟,和滷煮、炒肝兒一樣,這種用大量蒜末炮製的吃食,惟有在北方才能吃出那味道。

吃飽還睡了一小常見,拎包出門。

北京老風味不過是別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幻影

北京路遠,南方蠻子去一趟不容易,這麼簡單一餐,印象中罕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