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再次响起,你的思绪会不会随着悠扬婉转的韵律回到那个青春而又躁动的年代?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中国内陆的主流音乐价值体系还停留在固有的主题形式时,邓丽君的《甜蜜蜜》像是一股清流,缓缓浸润了“时髦青年”的心田,压抑了许久的情感在邓丽君温甜软绵的歌声中得到了释放,这样的“浓情蜜语”给听惯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进步青年注入了一管“兴奋剂”,让无数“时髦人群”疯狂的痴迷上了这首歌……

只可惜,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社会,以《甜蜜蜜》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歌词大胆直白,根本不被当时的主流思想所接受的,一度被视为“靡靡之音”、“精神污染”,公开的场合根本不允许播放。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不过,这一点都没有妨碍这群“为情所累”的进步青年晚上躲在被窝里,从收音机里的“敌台”中听她的歌声。当时还有一句很有趣的顺口溜:“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老邓”是邓小平,“小邓”就是邓丽君。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对当年的“时髦青年”来说,不管老邓还是小邓,“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邓丽君的歌曲在内地迅速的风靡起来,或许是因为这些歌声以一种感性的回归,放松了当时许多中国人甚至在聆听歌曲时都要紧绷的神经,从而还原出流行音乐婀娜多姿的粉色一面,赋予了音乐以娱乐的功能。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普通的流行歌曲意外地获得强大的社会性使得邓丽君成为一个时代的情感启蒙。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1996年,电影《甜蜜蜜》的上映使得这首歌曲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也是一代歌后邓丽君逝世第二年。电影借助香港回归这一特殊时代背景,讲述了20世纪末期香港新移民的艰辛岁月。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但无论影片如何讲述男女主角的奋斗与挣扎,最终都回归到了爱情,而贯穿电影始终的这首甜蜜蜜也不再只是情人之间的甜蜜告白,而是历经岁月后的甜蜜回味,唱出了那个特殊年代里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邓丽君的歌,不只是一代人的流行音乐启蒙,也是一代人的心灵慰藉。对于已经把她的歌声与自己的人生紧密纠缠的那一代人,缅怀是一种本能,是不会被时光冲淡的内心恒久的暖意。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其实,他们并不需要真正了解邓丽君,他们反复追忆的,只是自己那段青涩而又甜蜜的时光。

关于这首歌,关于邓丽君,你是否也有美好的回忆?

快来留言告诉小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