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心的溝通,或許並沒有那麼難

大家早上好!我是吳老師。

很多時候,人們會說:親人之間,有時候,會有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 糾纏,讓人左右為難。

小A說,自己和先生都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自己的孩子兩邊的父母都喜歡得不得了,搶著要帶!為了顯示公平,不得不犧牲孩子的利益,讓幼小的孩子循環在兩家之間,兩週、兩週地帶。結果,總是孩子剛在一邊好不容易適應了,又要去另一邊了,簡直痛苦不堪!

是啊!

這種讓人為難的事情,又何止這一樁。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果發起一個【吐槽家人】的活動,估計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曾經,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

心與心的溝通,或許並沒有那麼難

我的媽媽在36歲那年才生的我,現在他們已經70了。爸爸已經白髮蒼蒼,媽媽也出現了身體上諸多的不便。

自從結了婚、有了孩子,雖然在同一個城市,但距離十分遙遠,他們照顧我帶著孩子不方便、工作又忙,所以大多都是他們大老遠的來看我們。

然而,糟糕的是,他們每次都會帶一堆吃的東西過來!

從紅燒肉,到醃篤鮮,

從香蕉到橙子,從麻餅到粽子糖

. . . . . .

按照他們的想法:女兒在家要自己買菜、做飯,家裡的東西都要自己採購,這樣做,是為了減輕女兒的負擔。

然而,作為我來說,卻是一種 不必要的負擔。

首先,我們一家三口對“吃“的要求比較高,菜一般當天做、當天吃,很少隔夜;其次,他們認為好的東西,我們未必愛吃。

所以,這讓我十分為難!

一邊,是老爸老媽揮汗為女兒搬來的“愛心”;一邊,是我們 實際的需要。

在這4年多里,我從一開始的:收收收,到後來的:拒拒拒。

直至上週,這樣的情境再次出現的時候,我已經能夠和他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了!

心與心的溝通,或許並沒有那麼難

我對爸爸說:

爸,您帶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來,路上很重、很累吧!您為了減輕我家務的負擔,吃到更多好吃的東西,辛苦啦!

但是爸爸,您知道嘛,如果我全部接受下來的話,會很為難。因為我和XX(先生)、YY(孩子)會更在乎菜餚的新鮮度,所以我們願意每天去反覆做,而不是吃剩的。

如果今天這些菜吃不完,明天再拿出來擺在桌子上的話,我們三個人的這頓飯就會吃得很不開心;如果讓我去倒掉的話,又會覺得很心疼。

爸爸,您能理解我的難處嗎?

爸爸聽了我的話,爽快地點了點頭,說:那你看看,今晚你們吃得了多少,挑出來,剩下的我們帶回去吧。以後我知道了,每次就給你們帶一頓的量,不多帶了。

現在回想起來:

當我一開始“收收收”的時候,其實給到了爸爸錯誤的訊息:讓他以為,這些都是我需要的。

而當我“拒拒拒“的時候,爸爸又感受到了自己的好意不被接受、不被理解,因為他內心對我的愛,傳遞不過來,所以非常地著急,才會在遭到拒絕之後,依舊一次有一次地按照自己的意思送過來。

說實話,雖然我身為心理諮詢師,但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和父母進行 “心與心的溝通“,坦誠地交流,還是第一次。

這還要歸功於鵬菲心理《非暴力溝通》讀書會的開展。

我和帶領人孫老師,已經連續開設了④期讀書會,目前6月份的第⑤期,正在招募中!

而在這帶領與陪伴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仔細閱讀了這本書,迄今為止,已經讀了第五遍。

就好像學習達人“剽悍一隻貓“所說的那樣:

一本好書,值得我們重複重複去看,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新的收穫。

《非暴力溝通》就是這樣一本值得重複去讀的好書!

心與心的溝通,或許並沒有那麼難

從書上看到了,僅僅是看到了,它們只是留在我們理性層面的“知識”而已,想要能夠在生活中運用,還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其中就包括:對於《非暴力溝通》模式成立的自信心!

《非暴力溝通》讀書會的學員們,用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經驗,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鵬菲心理,願通過《非暴力溝通》給更多的家庭帶去溫暖、和諧;讓更多的人,能夠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我們在這裡等著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