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高校自主招生初審審查機制,直接決定初審是否通過!

揭秘高校自主招生初審審查機制,直接決定初審是否通過!

導讀

高校自主招生是如何篩選考生的?具備哪些條件的考生能通過初審?是現階段高二、高三考生及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本文自主招生在線為大家揭秘高校自主招生初審審查機制,幫助廣大考生及家長科學定位目標院校,並最終通過審核。

一、初審通過意味著什麼?

鑑於很多考生和家長提問,我們來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自主招生的報考流程簡述如下:高校招生簡章發佈→考生網上報名→高校審核報名材料(初審)→初審通過名單公示→自主招生考試確認、繳費及准考證打印→全國統一高考→自主招生考試(筆試、面試)→自主招生入選名單公示(降分錄取政策確定)→高考出分後填報志願。

其中,院校把三道關,初審、校測和錄取。初審是第一關,如果初審不能通過則止步自主招生,考生及家長務必重視。

二、高校是如何進行初審審查的?

瞭解高校初審審查機制,有助於提高考生初審通過率。據自主招生在線多年研究發現,雖高校審核模式不盡相同,但大都是從考生報考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考生報考條件審核、高中階段相關學科成績三方面來審核的。

這裡三個主要審核指標同等重要,一個環節不符合要求都會直接影響初審結果。

1、報考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主要審查考生報名材料是否齊全,是否按要求提供。

這就要求考生和家長在準備報名材料時,尤其注意高校特殊要求,如:報名表、成績信息等材料是否要求中學蓋章或審核人親筆簽字,自薦信是否手寫或本人親筆簽名,郵寄材料是否按照順序裝訂或明確不讓裝訂等。

另外,對於考生的學科特長一定要提供獲獎證書或成績證明等直接證明材料,高校無法查證的資料會直接影響初審。

推薦閱讀:掃盲⑪丨自主招生報名申請材料有哪些?具體怎麼準備?

2、考生報考條件審核

主要審查考生提供的獎項等學科特長證明材料是否符合高校報考條件,並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進行評審。

一般高校內部會設置一套審核標準及評分規則,根據考生提供的證書獎項、綜合成績及其他學科特長證明材料進行打分,最後根據一定比例劃定初審通過人數。需要注意的是,各個高校具體審核機制會有所不同,各項指標所佔比例也不同。

自主招生在線提醒:

獎項符合要求不等於百分之百能通過初審。高校自主招生選拔是優中選優,同等獎項等級中綜合成績優秀或者有其他特長證明材料的考生,更容易通過初審。如果當年報名人數較多,優質生源增加,自主招生初審門檻自然會變高。

例如:據家長反應,北航2018自主招生中有很多“省一”選手被刷。

另外,即使是高校沒有明確說明認可的獎項,也不代表沒有機會通過初審。如果考生的獎項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沒有明確認可,考生也可嘗試報考,但有一定風險。這就需要家長和考生了解高校往年的初審情況。

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其“初選工作程序和具體標準”中明確規定學校認可的英語、作文比賽獎項為「新概念國一、創新作文國一、創新英語國一及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國一」;此外「考生在高中階段雅思成績達到6.5分及以上;託福成績達到105分及以上;日語能力測試達到N1級」也可以報考。

南航自主招生報名條件要求「省二/江蘇省一」,但有考生憑藉「物理省三,數學省三,年級綜合排名前百分之十」,通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工程專業初審。

3、高中階段相關學科成績與報考條件的相關性

一方面,審查考生學科特長與報考專業相關性。

自主招生在線提醒:考生應儘量報考與學科特長相關的專業,尤其是生物競賽、論文、專利、科創類考生,一定要提前瞭解高校對獎項、專業是否有限制,為提高初審通過率,最好選擇相關性專業。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會審查考生提供的獎項科目,高中階段考試成績是否達到要求。

雖然大多數高校自主招生簡章中沒有明確說明對考生高中各學科考試成績的要求,但是從學校實際招生情況來看,部分高校可能會有相應審查。

自主招生在線提醒:高中階段學習成績是自主招生初審主要參考指標,以上二、三兩項審查指標都涉及,尤其是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和第一次模擬考試。

三、影響自主招生初審的具體指標

綜合上文所述,影響高校自主初審的因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1)考生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格性;

(2)考生獎項是否符合條件,考生成績是否優秀;

(3)考生獎項與報考專業的相關性;

獲得化學競賽、競賽等

(4)當年報考該校的考生人數;

(5)單科成績要求等隱性條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