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如今,網絡上各種健身視頻和瘦身大法鋪天蓋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健身梗被炒起來,然後在微博朋友圈掀起一陣身材比拼的腥風血雨。


從最早對馬甲線的追求,到反手摸肚臍,再到A4腰、笑臉臀、一元硬幣手,吃瓜群眾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拿來比拼身材的身體部位在哪裡。

如果說什麼運動在寢室裡做起來最方便,很多女生都會選仰臥起坐。懷著減掉小肚子的美麗願望,雙腿緊壓著地面,雙手抱著頭,一倒一起,就是一個仰臥起坐的完整動作。

而對於80後90後,仰臥起坐的神聖地位更是其他運動項目無法比擬的。從小學到大學,仰臥起坐是每學年體測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貫穿了我們的整個青春。和小夥伴互相壓腿的記憶,會伴隨著那一倒一起,成為心中永遠的懷念。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致癱”的仰臥起坐

仔細算來,2003年至今,這個被《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判定成身體素質的重要指標的動作已經陪伴了我們15年了。一分鐘做滿幾十個仰臥起坐,在學生時代就像拼命努力的期中考一樣重要。

不僅學生要做,1979年全國第一次國民體質監測,仰臥起坐還是測定腰腹肌力量的重要項目。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只是翻開社會新聞會發現,小孩似乎在這個項目上“天賦異稟”。不少家長帶著自己小孩自行練習,十歲過頭就拿下各種項目記錄,登上電視:

2001年,11歲女孩在山東電視臺表演3小時內做8000個仰臥起坐;

2002年,7歲男孩4小時48分內,做了9180個仰臥起坐,創下新的吉尼斯記錄;

2003年,11歲男孩為了破吉尼斯記錄每晚做完2000個仰臥起坐才睡覺,曾6個多小時做了15000多個仰臥起坐;

2016年,10歲女孩90分鐘內做了2110個仰臥起坐,打破美國的該項目記錄。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為這些能量巨大的小孩拍手叫好時,“仰臥起坐致癱”的新聞也引起了恐慌。

2014年8月22日,臺灣一家媒體報道稱,一名25歲的臺灣男子在做了幾個仰臥起坐後,覺得頸部以下全身無力,被送到醫院時,男子四肢無法動彈並伴隨大小便失禁。醫生檢查後解釋稱,男子以手抱頭的方式仰臥起坐,導致頸椎內血管受不了連續施力而爆裂,血塊壓迫神經,進而導致頸部以下全身癱瘓。雖然,經過後續治療,該男子最終康復,但從此,仰臥起坐致癱的恐慌還是蔓延了開來。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2015年12月21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為什麼你可以停止做仰臥起坐了》的文章,該文稱,一些訓練已經過時,像是用仰臥起坐訓練腹肌,現在已被視為下背部受傷的主因之一。美國健身達人和軍方專家正在極力推動用平板支撐等鍛鍊代替仰臥起坐,美軍甚至還打算在訓練項目中廢除仰臥起坐。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2016年7月20日,哈佛醫學院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Want a stronger core? Skip the sit-ups》,

告誡大家想鍛鍊核心肌群,就別再做仰臥起坐了!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錯了15年的“標準動作”

兩腿伸直、雙手抱頭使上肢下壓,是仰臥起坐傳統的動作。現在許多人做仰臥起坐時,基本採用這一方式。其中的“抱頭”動作,對頸部和脊椎壓迫較大,韌帶最容易拉傷,具有一定的健康風險。

上面報道提到的臺灣青年正是因為這一動作損傷了頸部的血管和神經,導致癱瘓。

所以,錯的不是仰臥起坐本身,而是抱頭動作。這個動作,潛在危險最大。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2017年8月1日,《我們相愛吧》, 明道幫王鷗壓腿做仰臥起坐,王鷗做的正是雙手抱頭的動作

最早對抱頭仰臥起坐提出質疑的,是關於神經脊柱病學的專業書籍。它指出:這個動作會讓頸椎和頸部的軟組織承受很強的屈曲應力,輕者肌肉或韌帶拉傷,重者急性椎間盤突出。

一開始,人是用腰腹部的力量坐起來的。但持續一段時間後,腰腹部肌肉使不上勁了,人會為了繼續完成動作而通過雙臂用力託後腦來把上半身拉起來,這就是問題所在。對頸部施力,頸部肌肉和韌帶被過度牽拉,肌肉不發達的人容易受傷,出現頸部韌帶損傷,小關節脫位的情況。

除此之外,韌帶損傷容易導致頸椎失衡,很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不僅抱頭的動作隱含危害,有關專家也表示,固定腳和直膝的仰臥起坐也有著不良後果。固定腳的方式讓人更容易地提拉上半身,但也使得髖關節的負荷增加。當腰椎向前彎曲的弧度超過它本來的伸展限度,就容易拉傷。其次,腳被固定後,人會自然地弓背,脊柱受損的可能性也增加。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山東聊城一家藝考培訓中心,高三學生正在進行抱頭式仰臥起坐訓練

其實早在2010年,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就對傳統仰臥起坐提出質疑,也進行了改進建議。

但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這套沿襲了十幾年的動作並沒有錯。

2017年,教育部新發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給予學校用戶的工作培訓中,仰臥起坐的動作示例依舊是雙手抱頭的傳統姿勢。所以近幾年來,多所中學老師闡述的仰臥起坐測試標準,依舊是“雙手交叉放置腦後”。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為了體測成績合格達標、中考成績不受體育項目影響,老師們安排學生訓練,學生們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每天抱著頭刻苦練習。

與考試成績掛鉤的仰臥起坐在校園生活裡成為了一個“大反派”,讓不少學生不得不喊著苦接納它。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在中考體育女生仰臥起坐的滿分標準中,南京市是一分鐘45個,北京市是一分鐘49個。

為了不讓體育分數拖後腿,老師、學生、家長使出渾身解數去提高仰臥起坐成績。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杭州中考體育衝刺班火爆,考生花數千元突擊訓練

別讓健身越做越“歪”

那既然仰臥起坐會有“致癱”的風險,國內校園體測也存在著“追求數量,忽略質量”的現象,那為什麼國內的教育部門還要將其視為校園體測的一項重要指標呢?

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仰臥起坐之所以還未被廢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受到物質水平限制,部分學校對於體育器材的購置存在困難,而仰臥起坐不需要器械、不限制場地,很好地解決了器材問題。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同時,對於腰腹力量普遍較差的國人來說,仰臥起坐可以提高腹部肌肉的力量、增強腹部肌肉的彈性,同時亦可保護背部和改善體態。

實際上,仰臥起坐致癱在臨床上發生的次數還是極少的,之所以會產生上面說到的這些“致癱”案例,還是因為錯誤的姿勢所導致的。

而對於仰臥起坐的正確姿勢,大多人提出的是這樣的建議:

1、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腿屈膝呈90°,分開與臀同寬。不要用腳鉤住任何東西來穩定身體,否則會降低腹肌的訓練效果。

2、利用腹部力量輕柔地提起頭部和肩膀,使上身離地,並稍作停留;然後慢慢讓身體恢復原位,切忌猛地發力。

3、在做仰臥起坐的整個過程中,腰要始終緊貼在床上。

這項國外早已叫停的運動,中國學生現在還在狂做……

改良後的仰臥起坐方式

對於腰腹部力量不足的人來說,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在背部墊墊子、先讓手臂放置體側再慢慢轉至胸前。

總之,無論是怎樣的上肢擺放姿勢,只要不是會對頸椎施加壓力的“抱頭”或“抱頸”動作即可。

至於次數,根據自身需求適量就行,再好的健身訓練項目,姿勢不當或是練習過度都會本末倒置,甚至釀成大錯。適量且合適的正確動作,才能給你帶來有效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