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琅琊榜》,右手B站,揭祕華人文化的投資版圖

左手《琅琊榜》,右手B站,揭秘華人文化的投資版圖

從體制內出走,不再做官了,還能做什麼?答案是:還可以做投資。

有人評價黎瑞剛,左右逢源、長袖善舞這樣的詞放在他身上,很難理解成貶義。

黎瑞剛,江湖人稱“黎叔”。

提起黎瑞剛和華人文化,知道的人或許不多,但沒看過其旗下節目的人,國內可能沒有。

就算你對《中國好聲音》《吐槽大會》等綜藝節目不感興趣,也至少瞄過幾眼這兩年大火的電視劇《琅琊榜》《歡樂頌》。

所謂“正午出品,必屬精品”,在一眾高光豔色的國產腦殘劇中,正午陽光公司出品的電視劇,被視為國劇良心。而正午陽光正是華人文化投資的公司。

如果你關心財經領域,肯定讀到過《財新》、《第一財經》等傳統財經媒體的報道,你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列表裡或許也躺著“華爾街見聞”這類新媒體,沒有錯,這些也是華人文化看中的公司。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二次元愛好者,你喜歡ACG文化,你有自己的二次元偶像,對初音未來著迷,那你一定是B站的鐵粉。而華人文化正是B站的投資方之一。

當然如果你喜歡看短視頻,沒事會經常刷微博,你一定看到過“梨視頻”出產的內容,沒有錯,“梨視頻”也是華人文化的投資項目。

決定離開體制專注做投資前,黎瑞剛反覆聽過幾十遍喬布斯演講,其中,那句“follow your heart”最讓他觸動。

左手《琅琊榜》,右手B站,揭秘華人文化的投資版圖

他遵從了想離開的心。那場重要的轉型發生在2015年,後來,這位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掌管過國有媒體集團,又在上海從過政的媒體人,憑藉對政治、商業和文化的敏銳嗅覺,成為中國文娛領域最有分量的投資人之一。

兩年來,華人文化雖然神秘,但在文化產業投資領域卻頗具名氣,海內外項目投資融會貫通,經營上可謂有聲有色。

黎瑞剛有才,唸書的時候擔任過復旦詩社社長,在師兄邱兵看來,黎瑞剛將來可能會成為詩人或者很有才華的作者。多年後,這位復旦才子親自為東方衛視兩檔電視節目《加油,好男兒》、《非常有戲》主題曲作詞,電視劇博主顧良逢知情後感慨:“官場中人寫給年輕人,居然沒有一點兒市儈陳腐之氣,難得難得”。

32歲的黎瑞剛被任命為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總裁,有媒體稱其為“掌管中國重要媒體集團的最年輕官員”。

在任十年,黎瑞剛成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他折騰了一系列改革:製播分離、IPTV、海外版權引進、影視投資等,由此成為行業領軍人物。

期間,黎瑞剛接觸到了資本的力量——在推動行業變革的諸多因素裡,資本似乎是最關鍵的之一。

2009年年底,黎瑞剛牽頭成立了華人文化產業基金(簡稱CMC),首期募集資金20億,主要出資人包括國有背景的國開金融、上海大眾集團資本股權投資公司以及SMG等。

“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推動這個產業格局發生變化”,黎瑞剛這樣解釋成立基金的初衷,聽起來與他此前在SMG的改革如出一轍。

2012年黎瑞剛升任SMG總裁,還是把主要精力留在CMC。3年後,他卸下體制內職務,保留正局級身份,開始專注投資。

說起黎瑞剛的故事,總離不開體制。

他在體制裡碰過壁,於是也最瞭解它。“銼刀比匕首更鋒利”,黎瑞剛曾經向SMG員工講述推進改革的竅門:不碰觸底線,不喪失信念。銼刀看起來慢,但能前進得更遠。

左手《琅琊榜》,右手B站,揭秘華人文化的投資版圖

他也曾經試探體制的邊界,並試圖把它變成對自己有利的因素——當年東方衛視被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等綜藝價目壓制,黎瑞剛很惱火,動用手段挖來了後者大將龍丹妮及其團隊。時任湖南衛視臺長的歐陽常林跑來交涉,又挖回了部下。黎瑞剛沮喪之餘,給歐陽常林寫了封信,其中提到:

“你不要把我當作敵人,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一起把體制的天花板往上推一推”。

當然,歐陽常林沒有理會這個提議。

不做官的黎瑞剛讓他的優勢得以彰顯:足夠了解體制內的各種規則,從而能夠把束縛變成優勢,嫁接體制內資源和市場。他曾經這樣概況自己和華人文化的價值:“我講出了政府想要的故事,對整個行業乃至中國有幫助的故事”。

所以業界有句話說,黎叔一出手,必是大動作。

2016年,美國《好萊塢報道》創刊86年之際推出首期“中國娛樂大亨”專刊,馬雲、馬化騰和王健林之外,就是黎瑞剛。

有外界人士稱,“黎叔動靜不大但動作很大。他是《中國好聲音》的幕後策動者,也是《琅琊榜》的幕後推手;他是好萊塢的中國合夥人,也是‘顛覆電視’的微鯨電視老闆……”因為獨到的眼光和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黎瑞剛稱為“中國的默多克”。

但黎瑞剛不喜歡人稱他為“中國默多克”。

可是他不僅在投資方面所建立的傳媒帝國與默多克路徑太過相似,就連找的女朋友也非常像鄧文迪。

“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會上演的,60後黎叔不僅娶了一位“80後”妻子,妻子創辦的公司IPCN還是華人文化所投資的。

左手《琅琊榜》,右手B站,揭秘華人文化的投資版圖

據知情人士透露,正是在談投資的過程中,黎叔與IPCN創始人楊媛草相識並擦出火花。

楊媛草也不是一般人,重慶妹子,80後,大學時她拒絕了國內大學的保研,托福考了600多分,留學英國名校卡迪夫大學。2003年獲得BBC新聞新人獎。2005年成立自己的影視製作公司,拍攝的紀錄片曾獲得英國伯樂獎。總之,也是一路開掛。回國之後,成功打造了《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舞林爭霸》等國外版權的中國案例。

左手《琅琊榜》,右手B站,揭秘華人文化的投資版圖

黎瑞剛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優質的內容永遠帶著理想主義的光芒”,懂得內容生產的邏輯,也因此願意給內容創業者和生產者最大的空間,按照這條邏輯去理解和觀察華人文化所投資的公司,你就會發現,只要是與優質內容相關的一切,都是他的目光所及之處。

在中國要吃直接與意識形態掛鉤的文化產業這碗飯,風險有多大,看有多少人栽在上面就知道了。這是一種微妙的能力。

有知乎網友形容他:踩點總是踩到最關鍵的地方,一招一式都精準無比,無絲毫拖泥帶水,與民間草根資本的沸反盈天、大張旗鼓相比,安靜、沉著、冷靜、警惕,吐吸間蘊藏著渾厚的內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