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山東東營市檢察長:把檢察建議當做辦案來對待

編者按:檢察建議作為檢察監督的重要手段,是檢察機關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現在,檢察建議已經成為檢察監督的新常態。如何通過行使檢察建議做到在辦案中監督、監督中辦案?全國各地檢察機關都在積極探索,也產生了一批經驗獨特、效果顯著的“地方實踐”。

專訪山東東營市檢察長:把檢察建議當做辦案來對待

山東省東營市檢察院檢察長王新建。

作為山東省“檢察建議規範化試點單位”,東營市檢察機關構建的“三位一體”新模式讓檢察建議發揮出了更強的效力。本次訪談正義網邀請到了東營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新建,就如何定位檢察建議的法律功能和價值、提升檢察建議的剛性、實現檢察建議的案件化進行解答。

正義網: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加強法律監督的一種重要手段,以前就有,山東這次試點有何不同?

王新建:檢察建議作為一種監督方式,其適用範圍已經廣泛存在於檢察工作方方面面。過去對檢察建議使用主要是在民行檢察和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中,其他部門應用沒有統一的要求。檢察建議在功能上具有預防性,在方式上具有協商性,易於被監督對象接受,開創了雙向的、多元化監督格局。

山東這次試點從問題導向入手,目的就是對檢察建議進行系統研究,明晰不同情形下檢察建議的適用類型,規範提升其質量,使其更加具有法律屬性。更好地體現檢察監督維護法治、服務大局、保護公益、釋法說理等更多內涵。檢察機關在制發建議、督促落實建議過程中,通過調查認證、徵求民意、公開聽證、協商溝通等多種方式,充分說理,將需要監督的意見表達出來,寓監督於辦案之中,寓監督於協商之中、服務之中、互動之中,實現監督效果最優狀態,提升檢察公信力和影響力。

專訪山東東營市檢察長:把檢察建議當做辦案來對待

山東省東營市檢察建議規範化會議。

正義網:作為山東省檢察院確定為全省“檢察建議規範化試點單位”,東營市檢察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王新建:東營市檢察院被山東省檢察院確定為全省“檢察建議規範化試點單位”。黨組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班子進行研究,落實省院部署,階段性推進檢察建議落地生根。

一是繼續做強原有檢察建議工作。在民事檢察、行政檢察檢察和公益訴訟中廣泛使用檢察建議監督方式,今年以來,發出辦案監督類檢察建議63件。

二是積極發揮辦案職能延伸,用檢察建議推進社會綜合治理。檢察機關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過程中發現的單位、行業主管部門或者主管機關預防違法犯罪等方面制度不健全不落實、需要加強或改進本行業或者部門的管理工作、社會治理防控體系建設存在漏洞以及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刑罰執行機關在司法或執法過程中存在苗頭性、傾向性的不規範問題需要改進等方面,行使檢察建議權。今年以來發出此類檢察建議10餘件。

三是將一部分抗訴、違法糾正類監督轉化為檢察建議監督,並推進類案監督。這類監督數量不多,但是效果很好。對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較重後果、可以監督糾正的個案,以及雖然顯著輕微但由於量的積累存在糾正必要或有趨向性監督價值的類案,才列入發出檢察建議書的糾正範圍,立案辦理;同時注重繁簡分流,對於顯著輕微的被監督事項,一般進行口頭糾正。突出了檢察建議的精準和規範兩個要素。

正義網:在檢察建議規範化方面,東營市檢察院是如何建設實踐的?

王新建:我們提出“把檢察建議當做檢察辦案來對待”,豐富了檢察辦案概念的外延。不僅強化了對檢察建議的重要性認識,而且以此認識為基礎,展開了對檢察建議的規範化的建設實踐,在不同層面上形成共識。

一是推進檢察建議的案件化辦理的節點認知。檢察機關既可以在履行抗訴、偵查監督、批捕等職能後提出後續的檢察建議,也可以在啟動公益訴訟等程序之前提出前置的檢察建議,還可以在履行傳統職能之外提出獨立的檢察建議。無論何種檢察建議,只要它依照規範化的程序提出,就都屬於檢察機關的辦案行為,都應當與檢察機關履行其他職能一樣同等看待。

二是進一步提升檢察建議的程序認知。我們探索檢察建議案件化辦理機制,規範制發程序、送達程序、備案程序和異議處理程序,實現從線索受理、立項、調查核實、制發、跟蹤回訪、效果評估、結案歸檔的流程化辦理,並針對引發問題較多的關鍵節點,設置細節化流程規範。經過長期努力,形成了檢察建議工作規則。

三是將檢察建議的研究由實踐層面推向理論層面,增強理論認知。今年7月山東省院在東營召開檢察建議研討會,湯維建教授、王敏遠教授、劉榮軍教授等多位著名法學家參加,專家們積極建言獻策,通過研討,引發法學界對檢察建議的高度關注,使得推動檢察建議不再是檢察機關一家事情,借腦借力,實現實務和理論的結合。

四是探索檢察建議的保障機制,增加社會認知。“三位一體”檢察建議工作機制東營市檢察機關已經成熟運轉,即內部規範、人大監督、監委配合。具體來說,就是檢察機關在形成制發和落實檢察建議的過程中融入了人大監督和監委會監督的元素,從而使檢察監督、人大監督和監察監督有機地貫通起來。跟進監督和保障更有力。

正義網:檢察建議融入人大監督和監委會監督,起到哪些推進作用?

王新建:最高檢張軍檢察長指出,“要把沒有硬性要求的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過去我們制發檢察建議,總是依靠檢察機關一家“單打獨鬥”,而不善於藉助外援與合力,這樣就難免會使檢察建議走進悄無聲息的死衚衕。東營市檢察機關立足職能,打造檢察建議的“三位一體”新模式不僅使檢察建議這種監督形式剛性得到有效保障,而且使幫助人大化解了長期所遭遇的監督困境。

今年3月,東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強檢察建議工作的決議》,檢察建議納入地方立法機關視野以重點監督。對檢察建議沒有正當理由不予採納,特別是對事關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群眾反映強烈、黨委政府高度關注的,應當及時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啟動監督程序。人大監督一般不啟動個案監督,檢察建議的規範化改革和人大的法律監督所要解決的問題不謀而合,人大監督當中不能夠進行個案監督的缺憾可以由檢察機關來彌補。

我們還與市監察委員會建立動態聯動機制,對檢察建議落實不力的予以依法處置。對發出的檢察建議,被建議單位在規定期限內不回覆或無正當理由不採納的,經催辦仍拒不回覆和採納的,屬於監察委管轄範圍的,應當移交監察委對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工作人員進行問責。涉嫌違法的,移送監察委依法進行調查處置,追究相關單位、人員的責任,同時,將處理結果於15日內通報同級檢察機關。

專訪山東東營市檢察長:把檢察建議當做辦案來對待

東營市利津縣檢察建議案件宣告送達現場。

正義網:增強檢察建議剛性,並不意味著檢察機關可以隨意提出檢察建議。如果被建議單位有異議怎麼辦?

王新建:檢察建議送達後,被建議單位如果對檢察建議有異議的,我們要求對方在收到檢察建議之日起七日內可以提出書面異議。我們會在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三日內對被建議單位異議進行核實,及時將核實情況答覆被建議單位,並將異議及處理情況報送同級人大常委會;必要時,可以進行公開論證和聽證。對於一些特定的檢察建議內容,被建議單位整改質量不高的,檢察機關可以採取抗訴、及時提起公益訴訟等方式強化監督。今年全市檢察機關已提起兩起行政公益訴訟。

當然,監督是一把雙刃劍,檢察機關在監督別人的同時,也在接受別人的監督,檢察建議也不例外。通過檢察建議異議反饋等及機制,倒逼檢察機關檢察建議質量要提高,並且要符合法律規定。

正義網:檢察建議對辦案有哪些幫助?檢察機關的監督效果有哪些改善?

王新建:檢察建議不僅在訴訟監督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檢察工作也特別是辦案中作用日益凸顯。可以總結為,監督辦案精準了,文書質量提高了,監督環境改善了,監督問題解決了,監督權威強化了。被建議單位信服建議、採納建議,認真整改,使有關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妥善解決。我市檢察建議回覆率達到100%,有了明顯提高。

舉個例子,今年上半年利津縣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批發市場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縣市場監管局存在監管疏漏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利津縣檢察院向市場監管局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書。半個月後,市場監管局公開回復,詳細反饋了檢察建議提出的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部分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特約檢察員代表參加回覆活動。市政協委員宋凱律師充分肯定了縣市場監管局的回覆內容,認為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起到了消除監管漏洞,推動行政機關工作更透明、執法更規範的作用。

專訪山東東營市檢察長:把檢察建議當做辦案來對待

王新建檢察長到東營市中級法院送達檢察建議書。

正義網:近日媒體報道,您就一起民事再審案件和一起刑事申訴案件向東營市中級法院現場送達了檢察建議,並向中院院長廖偉忠徵求了意見。請您介紹下現場送達檢察建議的意義及背後的故事。

王新建:剛才提到的這次現場送達,提出檢察建議的線索是我在檢察長接訪中發現的,我們進行了調查核實後,依法啟動了監督程序,經過了檢委會研究,最終形成送達檢察建議的決議。

就案件本身講,一起民事申訴案件,如果我們按照傳統的辦案方式要麼提請抗訴,要麼不支持監督,而本案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衝突,我們用一種非此即彼方式監督,不是傷害父母就是傷害子女,而檢察建議再審就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用公平原則給法院提出一個建設性處理矛盾的方案,供其再審或解決信訪案件時參考。另一起屬於工作改進類檢察建議,以前也屬於要麼抗訴、要麼不監督的案件。現在採用檢察建議的方式提出,起到類案預防的作用。

我到中院公開送達檢察建議,既是落實上級院檢察長要帶頭辦案的要求,也是給縣區檢察院起個示範引領作用。我們和東營市中級法院多年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他們理解和支持檢察機關監督。這次送達,廖偉忠院長親自接待並組織座談,給了我們很多好的建議,我們收穫也很多,對提升改進檢察建議規範化幫助很大。得到審判機關的配合支持,我們全面做好檢察建議的信心更足了。

司法機關之間行為具有標杆作用,我們通過和中級法院之間的互動,給其他部門、機關接收檢察建議一個示範,原來不瞭解檢察建議工作的很多行政機關一下理解了很多。在示範引導下,東營區、河口區等基層檢察院陸續向行政執法、公安等部門送達了一批高質量檢察建議,社會接受度大大提升。

專訪山東東營市檢察長:把檢察建議當做辦案來對待

王新建檢察長到東營市中級法院送達檢察建議書。

正義網:東營在提升檢察建議質量和效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下一步對做好檢察建議工作有什麼打算,或者說您對檢察建議未來發展有什麼更好的定位?

王新建:山東省院檢察長陳勇指出:“抗訴、糾正違法、檢察建議,加上後來的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履行監督的法定手段,其中檢察建議具有獨特的普適性、靈活性、多元性、實效性和可拓展性,在全部手段中,更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探索和實踐。”

要落實省院領導關於檢察建議工作的要求,理念創新要先行,要突破原有監督手段一元化、二元化的格局。多元化時代,法律監督不是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雙贏多贏共贏才是理想狀態。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檢察建議在法律監督中的價值和功能需要進一步釐清,檢察建議在新時代以什麼樣定位出現於法權結構之中,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課題,最高檢已經給我們立項。

檢察機關的個案監督積累了相當素材以後就可以上升為類案監督,通過與人大監督有機結合,為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規範在立法層面做一些基礎研究。這是檢察建議這種監督方式所實現的更高層面的共贏。

檢察建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必將發展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監督方式,成為檢察監督的新常態,其精神和內容將覆蓋所有的監督領域,必將成為檢察機關發揮憲法所確定的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東營市檢察機關要以機制創新為立足點,在山東省院的領導下,通過檢察建議的機制化建設、規範化建設、制度化建設、程序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檢察建議的質量,向規範要質量,向質量要效果,向效果要效力,向效力要公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