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病重住院,10歲兒子靠「拾荒」養家攢錢,寫日記鼓勵爸爸加油


很多人問什麼是美德,其實在小編看來孝義就是一種美德,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懂事、孝敬父母、堅持不懈、勇於承擔”這些就是美德。美德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圖中正在學習的這位少年就是我們說的主人公—10歲的莫雙熠,在父親身患重病住院媽媽前往照顧,家中還有著年邁的奶奶和幼小的弟弟需要照顧的前提下,毅然決然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利用課餘的時間撿拾廢品攢錢為爸爸治病。

莫雙熠的父親名叫莫文鋒,是一位來自高橋鄉高橋村的樸實農民,他深知在農村沒有什麼大的出息。於是結婚前夕在縣城的印刷廠附近買了一套二手房,作為定居之地。婚後夫妻兩個非常的幸福,很快莫雙熠的出生讓這個家庭平添了很多的樂趣,為了讓莫雙熠獲得更好的教育,夫妻兩個一直都是在外面打拼掙錢,而莫雙熠也明白父母的辛苦,從來不吵不鬧,2011年,弟弟的出生,讓這個家庭更加的充滿了樂趣 。

然而2014年10月父親的一場大病,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困境。在廣東中山務工的爸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之後赴空軍總醫院治療,媽媽不得不前往照顧爸爸。面對如此的困境,10歲的莫雙熠沒有被嚇到,反而更加的堅強,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家中身體不好的奶奶和幼小的弟弟。每天早上當人們還沉寂在睡夢中的時候,莫雙熠就早早的起床收拾家務、做飯、買菜,等到奶奶起來的時候,才發現孫子早已準備好了一切,頓時欣慰和感動湧上了心頭。


為了獲知爸爸的情況,莫雙熠幾乎每天都打電話詢問媽媽爸爸的情況。一次打電話中,他問母親家裡還有多錢,媽媽告訴他,家裡只有零頭。莫雙熠沉默了好久,然後堅定的告訴媽媽:“從明天起,我利用週末好和課餘時間時間去撿廢品,幫家裡減輕一點負擔。”本以為安慰的話語,卻沒想到他真的這麼做了。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照顧好奶奶和弟弟,不讓爸爸操心。這樣爸爸才能安心治病早日康復,才能早日回家和我們團聚”。

說到做到的莫雙熠在週末的時候,都會早早的起床做好飯菜。然後手持火鉗、揹著蛇皮袋,在縣城的大街小巷轉悠,紙杯、易拉罐、塑料、玻璃只要是能夠賣錢的東西,他都會用火鉗裝進蛇皮袋。夠不著的垃圾桶,他會踮起腳尖,努力去尋找垃圾桶中有價值的廢品,縱使是臉貼在垃圾桶上,他依然沒有一句怨言。中飯後,莫雙熠又開始忙碌,紙杯等紙張會收為一捆,剩餘的用蛇皮袋裝好。

久而久之他的事蹟和家庭情況漸漸的在鄰里傳開了。很多門店的老闆知道了他的事情,就直接把店裡的廢品送給他,每次莫雙熠都很高興的說“謝謝”。不管週末是下雪還是晴天,莫雙熠從來沒有斷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8平方米的雜物間已經被他的“戰利品”所佔據,就連樓道的扶梯腳下也堆了100多斤。到了實在攢不下的時候,他就會用木棍挑了兩捆到廢品店去賣。


第一次賣了20多元的他,非常高興自己的成果。並在日記中寫道:“親愛的爸爸,你知道嗎,我撿廢品已經攢了36.6元了,雖然離60萬元還有像從這裡到北京那麼遙遠的距離,但我一定不會放棄的,所以你也要有信心哦。老爸,加油!”日記的末尾,他還畫上了一張笑臉。晚上回來,他還會幫助弟弟洗腳,刷盤洗碗,讓奶奶在旁邊休息。

生日的那天,遠在北京的爸爸媽媽想著給莫雙熠過生日,但是身不由己,於是就打電話祝福他生日快樂。雖然當時的莫雙熠很想哭,但是他忍住了,安慰爸爸說“你好好治病,家裡有我呢”。這一天,他沒有過生日,反而把前一天和當天的廢品先後分兩次挑到廢品店去賣。第一趟賣了6元,第二趟賣了10元,在回家的途中他僅僅攥住這些救命錢,生怕它跑了。

回家的途中莫雙熠經過了一個蛋糕店,透過玻璃,看到裡面一個個精美的蛋糕,他停下了腳步。他非常想進去買一個蛋糕,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蛋糕。但是想到這是爸爸救命的錢,他忍住了,飛快的跑回家把錢交給了奶奶。在這之後他的事蹟被媒體廣泛的傳播,受到了很多的幫助,父親的治療費也湊夠了。


但是遺憾的是在經過兩次肝細胞移植手術之後不幸病發去世了,而去世的前兩個月是和莫雙熠一起度過的。雖然最終沒能救回父親,但是他的孝心和擔當讓父親走的很安心,如今上初二的他學習成績非常的好,相信未來的他一定會是一個好爸爸,好丈夫。讓我們一起期待他的未來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