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病重住院,10岁儿子靠“拾荒”养家攒钱,写日记鼓励爸爸加油


很多人问什么是美德,其实在小编看来孝义就是一种美德,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懂事、孝敬父母、坚持不懈、勇于承担”这些就是美德。美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图中正在学习的这位少年就是我们说的主人公—10岁的莫双熠,在父亲身患重病住院妈妈前往照顾,家中还有着年迈的奶奶和幼小的弟弟需要照顾的前提下,毅然决然的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利用课余的时间捡拾废品攒钱为爸爸治病。

莫双熠的父亲名叫莫文锋,是一位来自高桥乡高桥村的朴实农民,他深知在农村没有什么大的出息。于是结婚前夕在县城的印刷厂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作为定居之地。婚后夫妻两个非常的幸福,很快莫双熠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平添了很多的乐趣,为了让莫双熠获得更好的教育,夫妻两个一直都是在外面打拼挣钱,而莫双熠也明白父母的辛苦,从来不吵不闹,2011年,弟弟的出生,让这个家庭更加的充满了乐趣 。

然而2014年10月父亲的一场大病,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在广东中山务工的爸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之后赴空军总医院治疗,妈妈不得不前往照顾爸爸。面对如此的困境,10岁的莫双熠没有被吓到,反而更加的坚强,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家中身体不好的奶奶和幼小的弟弟。每天早上当人们还沉寂在睡梦中的时候,莫双熠就早早的起床收拾家务、做饭、买菜,等到奶奶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孙子早已准备好了一切,顿时欣慰和感动涌上了心头。


为了获知爸爸的情况,莫双熠几乎每天都打电话询问妈妈爸爸的情况。一次打电话中,他问母亲家里还有多钱,妈妈告诉他,家里只有零头。莫双熠沉默了好久,然后坚定的告诉妈妈:“从明天起,我利用周末好和课余时间时间去捡废品,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本以为安慰的话语,却没想到他真的这么做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照顾好奶奶和弟弟,不让爸爸操心。这样爸爸才能安心治病早日康复,才能早日回家和我们团聚”。

说到做到的莫双熠在周末的时候,都会早早的起床做好饭菜。然后手持火钳、背着蛇皮袋,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转悠,纸杯、易拉罐、塑料、玻璃只要是能够卖钱的东西,他都会用火钳装进蛇皮袋。够不着的垃圾桶,他会踮起脚尖,努力去寻找垃圾桶中有价值的废品,纵使是脸贴在垃圾桶上,他依然没有一句怨言。中饭后,莫双熠又开始忙碌,纸杯等纸张会收为一捆,剩余的用蛇皮袋装好。

久而久之他的事迹和家庭情况渐渐的在邻里传开了。很多门店的老板知道了他的事情,就直接把店里的废品送给他,每次莫双熠都很高兴的说“谢谢”。不管周末是下雪还是晴天,莫双熠从来没有断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8平方米的杂物间已经被他的“战利品”所占据,就连楼道的扶梯脚下也堆了100多斤。到了实在攒不下的时候,他就会用木棍挑了两捆到废品店去卖。


第一次卖了20多元的他,非常高兴自己的成果。并在日记中写道:“亲爱的爸爸,你知道吗,我捡废品已经攒了36.6元了,虽然离60万元还有像从这里到北京那么遥远的距离,但我一定不会放弃的,所以你也要有信心哦。老爸,加油!”日记的末尾,他还画上了一张笑脸。晚上回来,他还会帮助弟弟洗脚,刷盘洗碗,让奶奶在旁边休息。

生日的那天,远在北京的爸爸妈妈想着给莫双熠过生日,但是身不由己,于是就打电话祝福他生日快乐。虽然当时的莫双熠很想哭,但是他忍住了,安慰爸爸说“你好好治病,家里有我呢”。这一天,他没有过生日,反而把前一天和当天的废品先后分两次挑到废品店去卖。第一趟卖了6元,第二趟卖了10元,在回家的途中他仅仅攥住这些救命钱,生怕它跑了。

回家的途中莫双熠经过了一个蛋糕店,透过玻璃,看到里面一个个精美的蛋糕,他停下了脚步。他非常想进去买一个蛋糕,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蛋糕。但是想到这是爸爸救命的钱,他忍住了,飞快的跑回家把钱交给了奶奶。在这之后他的事迹被媒体广泛的传播,受到了很多的帮助,父亲的治疗费也凑够了。


但是遗憾的是在经过两次肝细胞移植手术之后不幸病发去世了,而去世的前两个月是和莫双熠一起度过的。虽然最终没能救回父亲,但是他的孝心和担当让父亲走的很安心,如今上初二的他学习成绩非常的好,相信未来的他一定会是一个好爸爸,好丈夫。让我们一起期待他的未来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