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托卡列夫手槍威力巨大,爲何還是被淘汰了?

社會有點叫人無奈


TT30 /33,前蘇聯託卡列夫手槍,軍迷們對此槍相當熟悉,因為國內裝備了60年的54式手槍,就是仿製TT30 /33手槍。

作為論壇資深軍迷,個人早年在國企當基幹民兵時,無數次打過此槍,25米靶位,立定持槍射擊,5發子彈,一般最多能上2-3發,算是成績很好了,很多人都是剃光頭的。

此槍發射7.62毫米手槍彈,槍長將近20釐米,重0.85公斤,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米。

但超過25米,除非訓練非常有素的槍手,一般50米內的目標,是極難打準的,玩過此槍,成績算是好的,所以對此心知肚明。

此槍彈丸威力大,關鍵是初速較高,達到了每秒420米,有的衝鋒槍都達不到,據說卡列夫手槍彈,是世界同口徑手槍彈中威力最大的,原許多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都仿製了TT30 /33手槍。

儘管託卡列夫手槍非常簡單,而且性能可靠,但缺乏防止意外走火所需的保險,所以此槍的安全性,一直以來存疑。

後來蘇聯又研發了一款叫馬卡洛夫的手槍,更緊湊、更輕巧,槍管也更短,借鑑仿製了德國著名的瓦爾特PP手槍。

由於使用的部件更少,製造工序簡化了,採用了國際流行的9毫米口徑子彈,取代了原蘇聯國內普遍使用的7.62毫米手槍彈。

國平軍史總結,體積小、重量輕、性能更好、停止作用更大,俗稱校官手槍的馬卡洛夫的手槍的面世,是託卡列夫手槍遭淘汰的最主要原因。

國內54式手槍遭淘汰,是因為有了92式5.8/9毫米兩種不同口徑的手槍,且更緊湊,動作更可靠,握持非常舒適,更受部隊軍官和士官的歡迎。

且9毫米容彈量為15發,5.8毫米容彈量為20發,遠超54式手槍的8發容彈量,戰時有更持久的火力輸出,92式手槍的出世,54式手槍,就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