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蒼風雨行,生死鰲太路

鰲太線,亦稱中華龍脊。即縱貫秦嶺兩個主峰鰲山與太白山拔仙台之間的一條主脈線路。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是中國大陸東半壁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第二大高峰是鰲山(也被稱為西太白)標誌塔海拔3476米。鰲山以爬升難坡度陡,沿途沒有補給點著稱,太白山則以路線綿延、景色絕妙著稱。從鰲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線距離40餘公里,實際距離超過170公里的鰲太線,成為中國五大最艱難的徒步線路之一。也是發生山難,死人最多的戶外路線,沒有之一。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穿越鰲太,一直是我的一個心願,或許也是大多數驢友的心願。如果要問為什麼,也只能如同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說的:因為山就在哪裡。

早就買好了7.29日到西安的動車票,但是在出發前幾天,原打算一起去的驢友臨時有事取消了行程。眉縣,太白縣,周至三縣的近期天氣預報均顯示未來的幾天是陣雨轉多雲,不是很好,怎麼辦,退票還是繼續前往?左思右想後,毅然決定,去!箭在弦上久矣,如何能不發?

7.29日坐上G1920次高鐵至西安北,然後轉車至寶雞,與另一夥伴會面,再坐滴滴順風車到太白縣,晚飯後坐上程秀才兒子的車到他家,已經是晚上十點了。

秀才家還是老樣子,兩層小樓,經典的鐵架子床,老舊的海馬汽車,以及跟秀才大哥一樣網紅的手扶拖拉機。那山那人那樹那狗,都還是昔日的樣子。

跟秀才約好第二天早上五點出發,但是始終睡不好,早上四點就醒了,打好包,早餐是青菜麵條,說好的雞蛋,秀才娘子給忘記了,只好湊合吃點,2018.7.30日5:05分,上路。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披星戴月出發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晨曦下的登山口

現在鰲太查得嚴,不讓穿越,抓住罰款。秀才也不敢如同以前一樣送我們到登山口了,只好多走3,4公里到達山下,此時已經曙光微現,山路雖然隱藏在灌木中,但已能清晰可見。煉驢坡上,並不難走,個人認為其坡度和難度還比不上武功山和厚軫子到南天門的某一段。

沿途都有警示牌,直接無視。7.55分,走出了叢林,眼前豁然開朗,經過火燒坡,2900營地,每個營地都是垃圾遍地,汙穢不堪。大約9:45分,到達盆景園營地,此時海拔約3200,飢腸轆轆,用過路餐後,山風吹著冷,披上衝鋒衣,繼續前行,大約10:20到達白起廟。白起廟只有三堵矮牆,不知道是本來就這樣的呢還是經過了千年的風吹日曬變成這般模樣的,殺神白起在九泉之下也只能苦笑了。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隨處可見的警示牌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火燒坡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遠看鰲山大梁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盆景園營地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白起廟

過了白起廟,天色漸漸暗下來,原來起霧了,不過路跡還是很明顯的,但是在經過一段石海的時候,偏離了方向,正在焦急中,一陣風來,吹散了雲霧,遠處導航架清晰可見。有了目標物便好辦,12:10分到達舊導航架,海拔3450米。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舊導航架

導航架出發,便是西跑馬梁,此時下起大雨來,不過這樣清晰度反而高了些,不如之前在雲裡霧裡,能見度極小,容易迷路。套上雨衣繼續趕路,13:20到達藥王廟,雨停了。藥王廟供奉的是中國唐代偉大的醫藥學家孫思邈先生,非中國神話裡的藥王菩薩。去年,我就在大霧中的藥王廟裡迷路,走反了。對著藥王廟深深鞠了三個躬,心裡念著:藥王爺,我們是同行,您要保佑弟子穿越成功,平安回家。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西跑馬梁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藥王廟

今天的宿營地是水窩子,用完路餐,稍稍休息後。從右邊路上走去,走了不到十分鐘,又下起大雨來了,山路變得泥濘不堪,異常難走。但沒辦法,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義無反顧往前走,不管腳下是爛泥還是羚牛糞便,已經顧不了了。14:20分到達蕎麥嶺。這是鰲太的第一關卡,巍峨的蕎麥嶺如同巨龍般東西走向。到了蕎麥嶺,才知道,之前走過的路真算是高速公路了。這蕎麥嶺是右切通過,沿路忽而碎石路,忽而爬石海,巨石被雨水一淋,更是溼滑,加上大風,經常要施展狗爬功通過,那副狼狽相,好在也沒人看見。15:10分,在拔高几十米後,到達一個埡口,郝然出現一件女式內衣和男式內褲,固定在石頭上,這是那位兄弟姐妹在以衣敬山?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蕎麥梁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蕎麥嶺埡口

出了埡口,卻迷了路,開始從右邊下,感覺不對後回撤。可能是雨太大了,把路跡都衝沒了。掏出手機,打開指南針,對著軌跡,覺得應該左上走一段,果然,發現了一條小路,於是沿著小路一直向下,路過一片石海後,大約在16:00到達一宿營地,旁邊氣罐垃圾遍地,當時以為這就是水窩子營地,後來才知道水窩子營地其實應該再往下200米。其時身上已經被大雨淋溼,感覺非常寒冷,為了避免發生可怕的失溫,需要趕緊搭起帳篷,換上乾燥衣服回溫。打開帳篷才發現,有段時間沒有用了,都快忘記怎麼搭了。在隊友的幫助下,手忙腳亂在雨中搭好帳篷後,大雨居然一下子就停了。鰲太的風雨,就是這麼隨意任性,翻臉如翻書。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紮營水窩子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水窩子營地海拔約3200米,今天從秀才家到水窩子,徒步11小時,大約26公里。

雨停了,趕緊燒薑湯和熱水喝,幾杯熱水下肚,身子開始暖和起來,不再打戰了。晚飯後,開始欣賞周圍美景,群山包圍下的水窩子,沒有下雨,能見度高,望著遠處的鰲太大梁,心曠神怡,仰望蒼天,長嘯一聲。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吃完晚飯,太陽下山,溫度迅速下降,鑽進帳篷,因為是在雨中搭帳篷,裡面進了很多水,只好用毛巾擦乾,折騰了很久才睡下。這天晚上沒有下雨,無風,不過再高原上,睡不著,到了半夜,才迷迷糊糊睡了幾個小時。

早上5:30就醒了,鑽出帳篷,外面好冷。西邊天邊一輪明月,東邊旭日正出,好一個日月爭輝。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清晨的水窩子營地

吃完早飯,收拾好帳篷,已經快八點了,今天的目標是大石河營地。一陣劇烈拔高後,大約在8:45到達鰲山-太白山遇難山友紀念碑前。在紀念碑前深深鞠了三個躬,一股熱淚湧上眼眶。正是那麼多血的教訓,才得以讓後來的驢友得以穿越,他們永遠留在了鰲太,英靈始終在天空守望著來來往往的驢友。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鰲山太白山遇難山友紀念碑

早上出發時候,本來要燒水作為今天的飲用水的,但是昨天打水的地方已經乾涸了,看來我們昨天喝的都是雨水。只好帶著大約500mL的水出發,希望能在2800營地補充水。所以走得急,在跨越飛機梁石海的時候,胸口掛著的礦泉水瓶撞到崖壁,如同皮球一樣,把我身子反彈回來,好在我腰一挺,拿樁立住。回首一看,底下便是怪石嶙峋的深淵,如果剛才仰面倒下,不死也重傷,估計就要永遠留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了。穩定驚魂後,繼續走。在經過樑一的時候,看見四隻碩大的羚牛,在陡峭的崖壁上,健步如飛,還沒有等我拿起手機拍照,便消失在茫茫霧氣中。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飛機梁埡口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梁1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梁2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梁3

大約10:30的時候,天空又開始颳風下雨,不過這樣一來,反而不那麼渴了,但是路途卻越發難走,路上到處都是羚牛糞便,與爛泥攪在一起,但是不管了,只能拼命趕路,在經過無數次過石海,拔高又爬下後,數次迷路,數次摔倒後,到達一片下坡的灌木林。這時候,追上了一位獨自穿越的廣西驢友,小賴。在這種天氣,敢一人穿越,這勇氣,著實可嘉。在這無人區,遇到一位大活人,著實興奮的。於是放緩腳步,陪他走到2800營地。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雨霧中的2800營地

小賴是7.29日出發的,比我們早一天。他體能一般,他本來計劃在2800露營的,但等我們一起到達2800營地時候,才13:45。於是我們改變主意,勸說他跟我們再走一段,到南天門露營。在2800營地稍事休息,補充水後,14:00出發,2800營地往上,路跡明顯,就是太泥濘了,而且路上很多樹枝,被雨水壓彎了,一下不小心,就撞上腦袋。約莫在15:30的時候,到達南天門營地。同伴看時間還早,建議走到西源露營,以減第二天的壓力。但據網上說西源營地有不乾淨的東西,大晚上在這深山裡,想想心裡都發毛,而且我也想陪伴小賴一晚,也算是盡一點驢友情誼,於是我力主就地住下。

今天從水窩子到南天門營地,徒步8小時,大約14公里。

大約在16:30的時候,雨居然停了,太陽出來了,很曬,皮膚都有點疼。於是迅速搭好帳篷,拿出昨天被雨打溼的裝備晾曬。約莫在17:00的時候,小賴趕上來了,這速度…..

南天門營地在半山坡上,有活水源,水質還不錯,也有幾塊平地,搭個5,6頂單人帳篷是沒問題的。看著陽光燦爛,心情大好,心想,明天定有個好天氣,孰料,這是高興太早。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陽光下的南天門營地

照例取水燒飯,吃完晚飯鑽帳篷想睡覺。卻不料颳起大風,下起大雨來了,偶爾還打雷。這就是鰲太的特色,風雨不定,想來就來。大風掛著帳篷,噼噼啪啪著響,帳篷外面幾近零度,又冷又溼。於是乎,一晚上都在擔憂帳篷是不是會被風颳跑,在這個冰冷的大山中,沒幾個小時我就會失溫而死。好不容易熬到5點,天剛微露曙光,跟同伴商量,決定吃完飯,冒雨出發,今天務必趕到大爺海。

早上起來,發現一晚上的大風,把雨水吹進帳篷,有些物件已經被打溼了。匆忙吃好早飯,照例是山之廚加牛肉乾。在收拾帳篷的時候,雨下的越發大了。剛把外帳收好,內帳和地布已經泡水裡了,非常不好捲起來,而且變得非常沉重。當下立即決定,帶上睡袋和防潮墊,放棄帳篷,減輕負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奔往大爺海接待站。

小賴還在睡夢中,沒有打擾他。我們大約7:15分開始出發,奔向金字塔,今天天氣之惡劣,遠超前兩天。風使勁從右邊刮來,吹向我的脖子,冰冷的雨水順著脖子往下淌,雨水模糊我的眼鏡,時不時,要停下來擦拭眼鏡。前兩天也有這種情況,但是風不大,還好受一些。如同穿越飛機梁一樣,照樣在金字塔1,2,3左右交換著橫切前進,時而石海,時而土路,時而上,時而下,迷路了,又對著軌跡加上指南針找回路徑。一個字,趕。只要動起來,就不會冷,就不會失溫,停下來就只有等死。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金字塔埡口

約莫11點,到達西源營地。找了個背風的地方,休息了下,吃了點壓縮餅乾補充體力,因為前面就是鰲太最大的攔路虎-九層石海,亦稱九層妖塔,需要一口氣翻越。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九層妖塔起點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九層妖塔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九層妖塔終點,亦稱太白梁,海拔3520米。

11:28到達九層石海前面。因為霧氣實在太大,看不見到底有多高。但是不管有多高,必須翻上去。越往高處爬,風越大,石頭上的苔蘚,被雨水一泡,變得更加滑溜,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這時候,平時在健身房鍛鍊的肌肉力量顯示出來了,抓住石頭稜角,一使勁,一個引體向上般的動作,就能讓我上去。這樣爬啊爬,終於在12:42的時候,到達山頂,耗時約1小時15分鐘。剛想喘口氣,前面的夥伴叫喚,快走快走,這裡是風口。於是振作精神,剛沒走十幾米,一陣狂風從右邊吹來,差點給跪了。這是我自鰲太穿越以來,所見到的最猛惡的風,估計7,8級肯定有。能見度不到十米,已經看不見前面的同伴了。沿著依稀可見的小路,猛衝通過。接著就是一路下坡,有草甸,有灌木,有石路,有土路。海拔越低,風越小,雨越小。終於,在13:47分趕到了大石河營地,此時風停雨歇。大石河營地,彷彿是一片草場,有活水源。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大石河營地

在大石河營地稍事休息,吃了塊壓縮餅乾,大約在14:05分的時候,整裝出發。又是一路拔高,不過路好走的很多。大約經過1小時10分,到達萬仙陣。霧氣下的萬仙陣,陰風慘慘,能見度極低。踏進萬仙陣,真有香港鬼片的味道,一個個瑪尼堆,如同一個個殭屍矗立在霧氣中,令人不寒而慄,不敢拍照,不敢多停留,快速通過。大約在15:30分的時候,到達雷公廟。往東就是東跑馬梁,一路平川,不料雨下更大,風越大了。因為我的雨衣和衝鋒衣有點長,拉上帽子反而會擋住視線,所以我頭部是裸露在風雨中的,衣服都溼透了。無休止的風雨吹的我心頭火起,仰望蒼穹,杖指長空,怒吼一聲:賊老天,你滅不了我。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陰風慘慘的萬仙陣

肚子有點餓,但是體力還是有的,跑馬梁沒有坡度,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能停,要走。這樣走著走著,到了一個上坡,坡度不大,走起來稍微有點喘氣了。此時雨停了,但是風依舊很大,而且都是右邊吹來,吹的我右邊腦袋都有點麻木。翻過山頭,便是下坡,都是石板路,下坡雖然耗體力小,但是因為鞋子早就溼透,灌滿了水,很滑溜,每走一步,腳趾便往鞋尖頂,著實生疼。跨過幾個小石海後,路上水源越來越多,人的活動痕跡越來越明顯。我知道,這快到大爺海接待站了。下午18:05分,當轉過一個彎時候,一汪明鏡般的湖水躍然於眼前,旁邊熟悉的藍色房子。終於穿越成功了,不由得仰天長嘯,以示勝利。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雷公廟,從此可以到都督門,顯示到大爺海6公里,但是我認為這是坑爹的數據。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東跑馬梁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石海

莽苍风雨行,生死鳌太路

大爺海

大爺海下著雨,霧氣不小。一到接待站,停下來,便不停打戰,只好快速解下揹包,燒開水喝,然後換上乾淨的衣服,鑽進被窩,哆嗦了好一會,才緩過勁來。

第三天徒步約11小時,20公里,從南天門到大爺海。

大爺海休整一晚上後,第二天早上7:30出發到湯峪。本來想走厚畛子下的,但是霧氣實在太大,又下雨,只好改變行程。就這樣五天睡覺不超過10小時,滿身汗臭,如同流浪漢般的我乘坐班車回到西安,第二天高鐵回上海。

背起行囊走四方,撐開帳篷就是家;餐風露宿尋常事,壯志豪情灑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