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明星手機,墜落了!

它曾是業內最受關注的明星手機之一,它曾想挑戰蘋果、三星,如今,它賣掉了

2017年,手機行業被一個新的品牌——Essentia Phone所吸引。

憑藉驚豔設計,Essentia Phone一度被稱為最完美的美人尖全面屏手機!

又一明星手機,墜落了!

又一明星手機,墜落了!

又一明星手機,墜落了!

Essential Phone

Essential Phone手機受人關注,一方面是它獨特的設計,另一方面是它的創始人大名鼎鼎!

Essential Phone手機創始人,是著名的“安卓之父” 安迪•魯賓。他也是如今智能手機最大操作系統——安卓系統最早的創始人!

2003年10月,安迪•魯賓創立了名為Android的移動軟件創業公司。

2005年,他將Android賣給谷歌,併成為谷歌安卓的負責人。

2014年,Android變成全球最流行的移動操作系統,根據2014年第三季度統計數據,Android已擁有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83.6%份額。

這一年,安迪•魯賓選擇了離開谷歌。

EssentialPhone,是安迪·魯賓在手機領域創辦的第三家公司,並一度吸引了軟銀孫正義的關注。

2017年 5 月,安迪·魯賓率領團隊高調發布離開谷歌後打造的全新手機 Essential Phone。

對於Essential Phone,“安卓之父” 安迪·魯賓一度非常自信!

在2017年7月,安迪·魯賓曾對自己的手機能夠挑戰三星、蘋果自信滿滿,他接受採訪時表示,該款智能手機能夠挑戰蘋果和三星的“雙頭壟斷”地位。

又一明星手機,墜落了!

“安卓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

可惜,這個明星手機卻遭遇銷售失利!

如今,選擇賣掉了!

雖然,Essentia l Phone,憑藉出色的設計和非常厲害的創始人,讓業界對它一度非常看好!

但是,Essential Phone的業績並不理想。

最新消息,安卓之父發給Essential員工的郵件被曝光,停止新機研發工作,公司或將出售。

來自彭博社報道稱:“安卓之父Andy Rubin的初創公司Essential Products已經堅持不下去,停止新機研發工作,其正在進行清算,等待其他人接手。”具體原因是第一款賣的不好,後續可能不會大賣。

據市場調研數據公司IDC的研究總監Francisco Jeronimo透露,截至2017年底(8月份開賣),Essentia Phone的銷量只有88000臺。

外媒提供最新數據,至今為止售出了15萬臺。

這樣的成績對於第一臺手機或許說的過去,但是對於如今格局已經基本確定的手機行業而言,前景談不上樂觀!

而一旦被出售,意味這個2017年一度備受媒體關注的明星手機將被賣掉了!

這種狀況,對於這個曾經的明星手機而言,與此前大家所期望、看好的精彩未來相比,無異於一種墜落!

Essentia Phone失利解析,它究竟敗在哪?——創始人是技術牛人,但不是B2C運營高手

毫無疑問,EssentialPhone手機創始人安迪·魯賓絕對是一位技術牛人,甚至是世界級技術牛人。

畢竟,安迪·魯賓所創立的安卓系統公司,在谷歌收購後發揚廣大,如今已成為全球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今天的智能手機系統中,安卓系統佔據份額超過80%,發揮了影響智能手機行業的關鍵作用。

作為安卓創始人,“安卓之父”可以說是安迪·魯賓技術超群的體現。

僅憑這一項成績,就足以奠定他在行業中的超級地位!

無法否認,在產品技術研發上,安迪·魯賓絕對是超級高手!

可是,畢竟商業是多要素競爭,不僅要有產品,還要有渠道、推廣等運作。

而針對大眾消費品的B2C領域推廣、渠道等運作,對於安迪·魯賓而言,這些都並非其所擅長。

這些也最終成為了EssentialPhone手機銷量無法做大的軟肋,成為影響其業績的重要因素。

此前,類似情況已有多個例子,谷歌雄厚資金、資源做手機,都未大成功,更何況一個業務領域負責人

此前,類似這種技術出色,但商業運作並不擅長導致失利的例子不在少數!

例如:谷歌曾經推出的手機,也曾有很多“黑科技”,技術也很出眾,但是谷歌手機同樣未有大成功,沒有在智能手機領域佔有優勢地位。

谷歌手機同樣是技術派的代表,作為搜索領域的王者、安卓系統的擁有者,谷歌擁有眾多極客技術人員,當初谷歌手機有諸多獨特的功能,是絕對的“黑科技”。

可是谷歌手機同樣不是B2C領域運營派的代表,在B2C領域的產品推廣、渠道網絡體系等方面,谷歌也是缺乏足夠經驗、沉澱、資源。

這種狀況也導致了谷歌手機一直沒有輝煌業績。

安迪·魯賓作為谷歌安卓業務領域的負責人,他所擁有的資源,推廣經驗、渠道網絡體系比谷歌就更弱了,15萬臺的銷量,與谷歌手機的銷量相比有不小差距!與其它手機大佬相比,相差就更遠了。

Essentia Phone手機的經歷值得技術型企業深思

安迪·魯賓所面對的問題,並非一個特例,而是一批技術型企業的問題——技術優勢不錯,但不擅長運營,導致商業戰績差。

在這一點上,很多技術型企業,都呈現出了這個軟肋。

論產品技術而言,它們都不錯,但是整體競爭力要弱,導致無法進入行業前列陣營。

因此,一定要注意,商業競爭是全方位的——產品、推廣、渠道、團隊等多方面的競爭,而不是單一要素的競爭,企業一定要綜合、全面發展!

這些都值得技術型企業深思、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