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書畫行業在當代,是令人焦心的職業。有名氣的人,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一天業務繁忙,有的連正常作息時間都要耽擱,儘管賺錢不少,但難免要心氣不順罵罵咧咧。但更多的書畫家,要麼在持續混圈子、要麼在找關係,或者在正式工作之外加班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眼看著自己的年紀已不小,知名度平平,字畫賣不出去,能不焦慮嗎?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怎麼辦呢?摸對門路的人常常會指導晚輩一個辦法:加入組織,練字的能加入中書協,那這個人在省內就有了分量;學畫的,若能加入中國美協,那他的作品能不好嗎?

這個思路在當代很有市場,沒辦法,誰叫中國書協、美協不好入呢?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你看,本文這位老人,95歲了,還要加入中國美協呢!

其實,他並不一定特別想要加入組織了。畢竟人生已經走了十之八九了,在書畫方面,他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何必為再多拿一個頭銜而計較?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也許,在晚年他什麼都不缺了,他就是需要這份官方的認可吧。

他是山東老一輩書畫家,生於1912年。

他和當時大多數的青年一樣,家境貧困。家庭貧困,求學識字本就是難事兒了,學畫就更幾乎是異想天開的事兒。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但,他不信這個邪,沒有條件,他因陋就簡,還是要學畫畫。他以伙房間兼臥室為畫室,以飯桌為畫的案板,以廢報紙為繪畫用紙,一天天的摸索,一天天的畫,漸漸還就畫出了名堂。

為了彌補知識上的不足,他又曾進入繪畫學校學習,得老師指點,漸漸的,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以吳昌碩、任伯年為師,以大自然為法則,漸漸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條繪畫之路!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他的繪畫作品,以題材廣泛著稱,他也擅長巨幅畫以及水墨寫意作品,據後來研究的人指出:他創作的的“墨牡丹”代表了他的寫意畫最高成就……

就由於他的這份執著與堅守,文從沈夢瞭解,他應聘進了學校教書,一直教到62歲退休為止。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退休之後,他在濟南,濰坊,上海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其中以他82歲時舉辦的畫展,最為隆重:宋平以及上百位畫家出席,由此他的名字也轟動一時。

1990年代,他的名字和家鄉莒縣其他五人並列合稱“莒縣六老”,這小小的縣城,也因為幾位書畫老人而顯得藝術氛圍濃厚。這幾人雖然因縣域而聞名,實際實力和影響力,超越省際範圍,而其中的王玉寬老先生,因為被“書畫圈”團隊於2016年底重新“發現”後,成為網友口中心中的一流書法家。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本文中的老先生於2009年辭世,在晚年,他以提攜後進而獲得良好的口碑,又因淡泊名利而被圈內後生、同輩點贊。

這位老人,叫宋式雲,一位樸實的老畫家。

就像,他一人生中最後得到了一個榮譽頭銜——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樣,當時老人的心裡話應該是“既然沒有這頭銜,我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為何我一定要申請加入呢?”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他處事泰然,並未將此事放上心頭。但拗不過學生、朋友頻繁的幫助、牽線,老人終於遞交了申請,在2007年底,終於收到了相關證件……當時老人已經95歲了,距離辭世也僅僅一年的光景了。

95歲加入中國美協有什麼意義?數以千計的作品早就證明了實力

這時,得到的中國美協證件,更多隻是一個簡單的“榮譽”,有或者沒有,對老人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他已經憑著成千上萬的作品,奠定了自己的藝術地位。多一個證件,少一個證件,又能如何呢?

從這個角度看,打好自己的藝術基礎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高深的造詣,要證件有何用?如果有高深的造詣,要證件又有何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