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弱者坐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聰明人自己創造的機會往往比他遇到的機遇要多得多。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1969年,在貴州省偏遠的深密林中,一個年輕人把一-根繩子系在腰間,小心翼翼地爬到I路邊一處醒目的懸崖峭壁上,寫下了五個鮮紅的大字:毛主席萬歲。當他冒著生命危險將這幾個字寫好時,恰好被路過此地的省城記者看到。於是他出了名。 直到今天,已擁有10億資產的福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忠福在談到當年那幼稚的舉動時仍帶有一絲狡黠和得意。 當時,他聽說省城將有記者要來當地採訪知青生活,他覺得機會來了。他要做一-件事, 一件使他這個永無出頭之日的“黑五類”能在全公社400多知青中引人注目的大事。羅忠福拿出自己僅有的10元錢,到供銷社買了一桶紅漆,在記者到來的日子裡,他攀上峭壁... 從此,羅忠福成了當地的著名人物,並且成為全公社惟一加入農宣隊進駐學校參加辦公的下鄉知青。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成功的秘訣其實並不深奧,主動抓住機遇,改變自己命運的可獲得成功,被動的眼瞅著機遇從身邊溜走的往往會成為失敗的可憐蟲。 有位心理學家,在他的小女兒第一天上學之前,教給她一個訣竅,足令她在學習生活中無往不利。 他把女兒送到學校門口,在女兒進校之前,告訴她,在學校要多舉手,尤其是想上廁所的時候,更是十分重要。小女孩真的按照父親的叮嚀,不只 在上廁所時記得舉手,老師發問時,她也總是第一位舉手的學生。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回答問題,總是讓她優先發言。而因為積累了許多這種不為人所注意的舉手發言權,竟然令小女孩在學習的進度上,以及自我肯定的表現上,甚至於其他許多方面的成長,大大超過其他的同學。 多多舉手,正是心理學家教給女兒在生活中創造機遇的最有利的武器。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許多人強調自己是千里馬,卻沒有被伯樂發現的機遇,你有沒有想過,為何不創造機遇自己主動跑到伯樂面前呢?或者把你的才華充分表現出來,那樣的話,即使不是伯樂也會發現你是個有本事的人。也許我們應該向這個小女孩學習學習,多舉手,主動吸弓|機遇的注意,為自己爭取和製造機遇。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你生來多才多藝,可能你是一位天生的作家、畫家或者音樂家。能否成為現實,我們只能祝你好運了。 18世紀英國著名詩人托馬斯.格雷曾經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很多鮮花,生來豔麗奪目卻無人所見;許多鮮花,生來氣味芬芳卻無人所知。”自格雷於1750年在鄉村墓地的碑銘上留下這一著名詩句時起,又有多少多才多藝的人生不被人們所知曉,便悄然枯萎了呢?要想使自自己成為眾人所矚目的明星,除了需要有才藝、需要有大家的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大家的瞭解。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如何使別人瞭解你的能力呢?假如你要成為畫家,就需要一個畫廊來展示你的能力;假如你要成為作家,就要有一家出版社作後盾;假如你要想成為音樂家,身後則要有一個唱片公司的支持。 總之,你所需要的是那些能夠幫助你成功的人們的瞭解。 儘可能地將你的能力在畫廊、出版社、唱片公司裡全部表現出來,而且越全部越好。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保羅麥卡特尼曾在美國利物浦大教堂的唱詩班試唱,結果失敗了。是艾伯斯坦使麥卡特尼與他的同伴們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合唱團。隨著時光的流逝,事情的轉變是令你吃驚的:利物浦大教堂正在委託保羅:麥卡特尼為其創作長達一個小時的歌曲! 約翰列儂是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可是若無艾伯斯坦,他是不可能靠他的那把吉他謀生的。 如果你是一-位天才,那麼,不妨去試著主動找找真正的伯樂,給自己創造機遇,而不是被動的等待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