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他揍了皇上,居然還能領賞?

給皇帝提意見的人不少,但能在皇帝龍顏大怒之際,救下馬上要被殺的官員的,不多。

全文字數 :1300

閱讀時間 :3分鐘

什么?!他揍了皇上,居然还能领赏?

五代的君主,值得一提的不多,後唐的莊宗李存勖,人稱李亞子的,倒可以算一個。他是唐末重臣、晉王李克用的長子。少年時隨父作戰,十一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

此人用兵打仗有一套,經過十多年的交戰,李存勖攻滅後梁,統一北方,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為唐。說到為人上,李存勖可能就沒有他打仗那麼神奇了。他風流倜儻,不拘小節,韻事很多,出現在後世文人筆下的頻率,在五代的君主中是最高的。他喜歡跟戲子廝混,而且下場演戲,一般來說,算是他的一個缺點,愛戲子愛到能派戲子去做刺史,在歷代皇帝中,也是拔份了,獨一個。

什么?!他揍了皇上,居然还能领赏?

歐陽修做新五代史,提到此處,每每痛心疾首:“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戲子是“下九流”,而且代表著嬉戲,寵信戲子的皇帝,當然是要被史官批判的。

不過,換個角度講,李亞子的戲子可不簡單。有兩個故事,值得一說。

李亞子從小喜歡演戲,經常跟戲子廝混。做了皇帝,沒有人敢擋了,玩得很嗨,給自己起了一個藝名叫“李天下”。

有一回,跟眾戲子嬉鬧於宮中,興起之時,大叫幾聲:李天下,李天下!戲子中有個叫敬新磨的,站出來“啪”地就給了李亞子一個耳光。在眾人的驚愕之中,敬新磨一本正經地說道:理天下的只有一個皇帝,你怎麼說了兩個?捱了耳光的皇帝,不僅沒有龍顏大怒,反而賞了敬新磨。

李亞子喜歡打獵,皇帝出獵,每每帶著大隊人馬,獵狗鷹犬,趕上莊稼地了,就縱馬過去,毫無顧忌,把大片的莊稼踩倒。老百姓叫苦不迭,但誰敢說半個不字呢?不想,一次在中牟縣打獵擾民,中牟縣令居然站出來進諫,勸皇帝別這麼幹。

李亞子勃然大怒,馬上令人把縣令綁了,就要問斬。隨行的戲子不少,其中敬新磨也在。敬新磨拉著眾戲子,上前對著縣令說,你做縣令,是管老百姓的,既然知道天子好獵,為何不讓老百姓多留點空地,反而放縱百姓到處種莊稼,妨礙了天子打獵,還不自責,還敢出來說三道四,你該當何罪!李亞子聽了,怒氣居然消了,隨後把這個縣令給放了。

李亞子雖說善用兵,會打仗,每每親冒矢石,身先士卒,但本質上卻是一個沒長大的頑童。所以,打仗也罷,打獵也罷,演戲也罷,甚至治國也罷,在他看來,都是玩。趕上點了,成功也容易,但成功之後,失敗也快。後人總結的什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其實都是扯淡。玩夠了,這個天下也就丟了。

只是,愛玩的天子,不止他一個。後來還有一個唐明皇李隆基,梨園的典故就出自於他,後世的戲子們,也奉唐明皇為祖師爺。李隆基在宮中養了大批藝人,其中樂工李龜年、李彭年、李鶴年兄弟三人比較有名,李彭年善舞,李龜年、李鶴年則善歌。唐明皇的堂下,可沒有哪個戲子敢跟他較勁兒,更別說敢打皇帝耳光了。可是李亞子的戲子敬新磨幹了,不僅幹了,自己還沒有人頭落地。

給皇帝提意見的人不少,但能在皇帝龍顏大怒之際,救下馬上要被殺的官員的,也不是很多。敬新磨和他的夥伴們卻做到了。有這樣的李亞子,就有這樣的戲子,就事論事,絕對是天下獨步。

後世梨園行,應該把這倆人都供起來。尤其是敬新磨,絕對堪稱藝人的一絕。不過,梨園行跟後世的史官一樣,對皇帝高看一眼,對同行卻不屑一顧,所以,李亞子有位置,敬新磨卻沒有,實在不應該。憑什麼,戲子就低人一頭呢?

I 排版:袁嘉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