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抗日劇中那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抗戰劇中那些明顯的軍事錯誤

一、武器裝備:

1. 步槍:抗戰時國內大部分步槍的彈容量都是五法,士兵射擊五次後需要裝填子彈。

2. 手槍,抗戰期駁殼槍有三種彈夾,五發,十發和二十發,二十發的彈夾與前兩種明顯的不同,所以不是每一隻駁殼槍都可以連續射擊十幾次不換彈夾。

盤點抗日劇中那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駁殼槍加槍托射擊時的形態

盤點抗日劇中那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盤點抗日劇中那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不是每一種彈夾都能裝20發子彈

3. 輕機槍,作為抗戰劇登場次數最多的機槍,捷克式使用的是方形彈夾,影視中出現的彎彈夾都是建國後使用56彈夾的改裝;捷克式在連續射擊後槍口極易發熱需要更換槍管(唯一見過換槍管的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捷克式在移動射擊時射手需要拉著前方的把手進行射擊,像電視中那樣託著搶射擊,機槍手的手會被烤熟的。

盤點抗日劇中那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盤點抗日劇中那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影視劇中換56彈夾的捷克式

4. 狙擊槍,狙擊槍的精度要求很高,不是隨便一支槍加個瞄準鏡就可以稱做狙擊槍的。

5. 歪把子機槍,因為彈藥供給的原因,該槍連續射擊提供火力壓制時需要兩名士兵操作(兩名操作熟練的士兵可以保證歪把子機槍持續射擊,一個人的話幾下就得裝填彈藥了)。

6. 各種機關槍,斯登和M3都是在45年後才大量出現在國內的,抗戰時存在的應該是MP18湯姆遜和波波沙。

二、常識;

1. 鋼盔,不是每一支部隊都有足夠的鋼盔配備,亮劍中楚雲飛的358團屬於晉綏軍,在當時不可能配備那麼多的鋼盔。

2. 軍服,抗戰時期國內條件相當惡劣,怎麼可能做到每個士兵一身乾淨整潔的軍裝,當時很多新四軍戰士只有一頂軍帽(有的甚至都沒有)。

3. 軍銜,日軍的佐等同校級軍官,少佐中佐沒那麼好殺。日軍中基本不存在女性軍官,更不存在什麼女中佐女少佐。

4. 語言,日本人說日語,不說普通話,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是中國通;當時中國士兵也不可能說都普通話,各地方言都被編劇吃了嗎。

5. 射程,步槍射程在400米左右,手槍射程在幾十米左右,重機槍能夠達到一千米,在陣地上用手槍向遠處敵人射擊基本都是浪費子彈。

6. 那些值得吐槽的臺詞;1日本人;空井蒼上(反過來唸);2八百里擊斃敵人機槍手;3同志們,抗日戰爭打了七年了,還有一年就結束了;4我爺爺八歲那年就被鬼子殘忍的殺害了;5一人揹著200斤炸藥急行軍。

三、集團衝鋒:官兵一起一窩蜂的往前衝,這是兵家大忌,你衝鋒時陣容多密集,敵人重火力就多開心;實戰中並不會存在一窩蜂衝鋒這種情況,通常都是散兵線出擊。

抗戰的勝利是無數先烈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望尊重歷史,緬懷先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