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爲14個地區的甘肅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省名取甘州與肅州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甘肅地處中國西北地區,東通陝西,南瞰四川、青海,西達新疆,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國接壤,境內為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氣候類型多樣,從南向北包括了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等四大氣候類型。總面積42.59萬平方千米。

甘肅歷史跨越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醫藥學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嶽根源、羲軒桑梓”。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西王母降凡於涇川縣回中山,周人崛起於慶陽,秦人肇基於天水、隴南,天下李氏的根在隴西。


甘肅是個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脈有祁連山、烏鞘嶺、六盤山,其次有阿爾金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西傾山、子午嶺山等,多數山脈屬西北—東南走向。省內的森林資源多集中在這些山區,大多數河流也都從這些山脈形成各自分流的源頭。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裡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甘肅省水資源主要分屬黃河、長江、內陸河3個流域、9個水系。黃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黃河干流、渭河、涇河等5個水系;長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內陸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個水系。河3個水系,有15條;年總地表徑流量174.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千米。

甘肅省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常住人口2625.71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