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成爲大衆富裕階層中流砥柱 網際網路、金融是造富主力

80後成為大眾富裕階層中流砥柱 互聯網、金融是造富主力

你我身邊的80後正成為擁有社會財富的攻堅力量。近日,福布斯中國與牛交所發佈的《2017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理財趨勢報告》顯示,到2017年底中國大眾富裕階層將接近2092萬人。其中, 80後排名第一,幾乎佔了一半,為47.6%。

比排名第二的70後,高出20多個百分點,70後佔比為26.2%;排名第三的90後,佔比為13.5%。這意味著,正處於個人能力高峰期、事業發展黃金期的80後,已經成為大眾富裕階層人群的中流砥柱。

這些人擁有的可投資資產,也就是流動資產均在100萬以上,其中38.8%的人可投資資產介於100萬到200萬之間,介於200萬到300萬的有28.1%,300萬到400萬之間的有19.6%。對於商家而言,這部分人群是可以貢獻80%利潤的主流人群。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些人是引領潮流的風向標。

而與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一樣,一線城市居住的大眾富裕階層最多,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佔比高達55.2%。這表明,雖然人們常常喊著逃離北上廣深,但是在財富積累上,還是一線城市有優勢,因為一線城市在資源掌控、在人才佈局、在發展環境上均要優秀於其他城市。

80後成為大眾富裕階層中流砥柱 互聯網、金融是造富主力

這些擁有大量財富的人群學歷普遍偏高,再一次驗證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個更古不變的道理。

其中,有50.2%的大眾富裕階層擁有本科學歷,擁有碩士及博士學歷的佔比33.9%,這兩個人群佔比八成以上。報告顯示,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IT科技、智能製造等技術密集型新興行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學歷越高的人群更容易獲得較高的收入。

從行業層面看,金融投資、互聯網、房地產是造就大眾富裕階層最高的三個行業,總佔比接近一半。其中,有25.3%的大眾富裕階層從事金融或者投資方面的工作,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從事互聯網及TMT方面的工作,佔比17.5%;從事房地產及建築的有10.2%。

大眾富裕階層的分佈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一致。當前,中國正處於從傳統重工業、低端製造業向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等新興產業轉型的升級期,因此以金融、互聯網等為代表的產業扛起了財富創造的大旗。這也表明,想要快速積累財富,選對行業很重要。

從個人財富的積累層面看,大眾富裕階層的財富大多來源於工資或者獎金。有72.5%的受訪者表示,工資或獎金是其主要財富來源。好好上班、努力工作原來也是可以致富的。

另外還有52.9%的受訪者表示,投資金融產品是其重要的財富來源,這表明投資能夠幫助大眾富裕階層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企業經營或分紅、房地產投資。

80後成為大眾富裕階層中流砥柱 互聯網、金融是造富主力

選擇財產繼承的只有10.1%,這說明大眾富裕階層更多的都是“奮一代”。

在投資理財方面,大眾富裕階層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微信公眾號、財經網站、微信朋友圈,他們在投資時,更喜歡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其中,基金、固定收益類產品和股票是大眾富裕階層最青睞的理財方式,均有7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投資過上述三類產品。

此外,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中國人不僅喜歡去國外買買買,還開始逐漸在海外進行投資佈局。數據顯示,中國人海外投資滲透率已達4.8%。有六成多的受訪者表示,海外投資在總資產中佔比為10%以內。另外還有42.5%的受訪者表示,將在未來5年加大海外資產的投資比例。

在海外資產投資的過程中,大眾富裕階層比較喜歡基金、股票、保險這幾個理財品類,房產投資排名第四。

牛交所創辦人兼CEO蘇同明表示,藉助互聯網,大眾富裕階層能夠以更低的門檻、更簡便的方式、更低的成本瞭解和購買理財產品。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他們的理財行為也越來越呈現出全球化的特徵,這些曾屬於高淨值人群的財富管理理念,開始下沉。

PS:歡迎向《消費觀察家》爆料,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入駐騰訊、網易、百度、搜狐、新浪、鳳凰網、一點資訊、今日頭條、大魚號等多家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