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

近現代,世界文化正處於大融合階段,其中不但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國家理念,還囊括現代國家運營制度,優等制度常被他國全面引進,再貼合國情加以調整,逐漸轉變為符合自身國情制度,這是中國最初走上現代化發展道路選擇。經過數十年積累,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末抓住機遇,自進入2000年便不斷騰飛,城市數量在此期間,由百來個激增至297個之多,目前北上廣深地位仍然不可動搖,可往後再過15年,明星城市格局或將面臨大洗牌。

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

大背景:北上廣深統治地位,比之前十年下滑不少,中西部強勢崛起許些城市,它們統稱為“新一線”

發展至今,筆者認為中國未來城市格局基本已定檔,北上廣深毫無疑問還是最發達的四座國際都市,只是能穩坐一線寶座者,只有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以及佔據長江入海口、背靠江浙兩省的魔都上海。反觀廣州、深圳,都將面臨“新一線”城市佼佼者挑戰,尤其是GDP增速下滑的廣州,後面重慶、天津GDP總量與廣州相差不遠。不過,從未來發展潛力來看,重慶、天津並不能取締廣深,成都、武漢才最具可能性。

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

成都是一個潛力巨大的門戶城市,這一點可以從2018年最新“新一線”城市排名中,成都以滿分位居第一,力壓天津、重慶、蘇州等高GDP城市,得到最直觀佐證。有人曾說:如果四川沒有成都,和大號貴州沒有兩樣。筆者提及此話,並沒有瞧不起貴州意思,畢竟貴州近30個季度增速一直領跑全國,但不可否認,貴州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省份,城建發展太過吃虧,而四川則僅有成都這一個平原城市,自然傾全省之力打造“成都省”。

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

武漢是中部六省唯一“牌面”,具備兩個強大發展優勢:1、工業高科技實力,武漢工業基礎最早於清末洋務運動打下,所以後來在國家全力打造東部沿海城市時,武漢憑藉前期積累優勢,也沒有落下太多;2、強大水陸空交通樞紐系統,“要想富,先修路”一話至今餘音繞樑,武漢三線交通樞紐優勢明顯,完全佔據中部六省主導地位,未來發展潛力,不可謂不大。

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

當然,成都、武漢想取締廣州、深圳也沒有那麼容易,15年內能各自達到何種程度也不好說,但如果成都能專心發展民營經濟、強化高鐵連通,武漢能加強水陸空樞紐地位,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爭取做國內第三個金融中心,那兩城和廣深差距會越縮越小。另外,其餘中西部城市崛起,也必將威脅到東部沿海,除一線城市外,所有城市現有排名名次,像現在如鄭州、合肥、貴陽等發展快速城市,則會碰到天花板,遇上瓶頸期。

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

對於中國未來15年城市格局:北上地位穩定,廣深或將被成都 武漢取締,你有什麼想說的嗎?覺得未來明星城市格局,會是怎樣?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