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一起玩轉大熊貓國際文化周

来 一起玩转大熊猫国际文化周

峨影太平洋影城(北京中關村店)有醒目的大熊貓主題電影宣傳海報。

来 一起玩转大熊猫国际文化周

8月20日,衚衕裡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展吸引不少北京市民和遊客。

来 一起玩转大熊猫国际文化周

8月20日,“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首個重要展覽——“衚衕裡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展”在北京舊鼓樓大街張旺衚衕開展,讓觀眾提前一睹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芳容”。21日,“熊貓中國·四川之夜”“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熊貓的電影故事”電影展映等活動也將舉行,正式拉開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的帷幕。

面對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犯了“選擇困難症”怎麼辦?別擔心,本報記者為你“私人訂製”一張旅遊地圖,讓我們一起來場說走就走的大熊貓國際文化周“自由行”吧!

1 個

主題活動

“熊貓中國·四川之夜”給你最巴適的講解

作為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的重頭戲,“熊貓中國·四川之夜”活動主題為“以熊貓之名,與世界相擁”,在現場設置小型大熊貓文化展區。不同於以往科普式講解,這次展覽的講解圍繞4個字展開,即“緣、源、願、垣”,依次代表著大熊貓作為外交使者、創意靈感、鏡頭焦點、傘護物種的4個身份。

當晚,大熊貓文化推廣紀念郵票《自然精靈》也將亮相,大熊貓的趣味靈動和四川的自然純美盡收眼底。同時,駐華使節、國際友人、熊貓專家以及來自文化界、企業界等約200名嘉賓將出席。活動現場還將頒發“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證書。

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電影展映

地點:峨影太平洋影城(北京中關村店)

從21日至26日,峨影太平洋影城(北京中關村店)將展映《熊貓的故事》《熊貓回家路》《我們誕生在中國》《熊貓歷險記》四部優秀大熊貓主題電影。展映形式分為公益放映與售票放映。公益放映為每日10:30場次,觀眾可憑身份證免費領票觀看。售票放映為每日18:30場次,特價25元。

8月20日,記者來到峨影太平洋影城(北京中關村店),只見影城內大熊貓元素應接不暇,影廳外走廊的牆上,除了隨處可見的活動海報,還設有大熊貓畫展;影城檢票口內側設有大熊貓展板,“解密”大熊貓食竹之謎、大熊貓“冷知識”等內容。

除了萌萌的觀影環境,影展期間,影城還開展豐富的線下體驗活動,如“我愛大熊貓”兒童繪畫、模仿大熊貓等活動,讓小“貓粉”們深度體驗大熊貓文化。

大熊貓主題書籍分享會

地點:中國國家圖書館文匯堂

被譽為我國“熊貓教父”的胡錦矗,著名作家阿來,著名作家、詩人徐剛,大熊貓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孫前、譚楷等將齊聚一堂,帶來一場思想的碰撞,進一步挖掘大熊貓文化的深刻內涵,講述人與自然的情懷。

1 場

主題展覽

“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講述大熊貓的奧秘

“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既通過大熊貓展現四川的綠色生態環境、人文精神氣質,也突出大熊貓與人的關係,講述四川大熊貓的出生奧秘、發現歷史、全球影響、野化迴歸和融入生活的故事。

除了豐富的圖片、視頻,展覽現場還有不少互動環節,讓你跟大熊貓的距離更近。比如,展覽中有一個“Hello Panda”(你好,熊貓)展臺,這裡將有外教教小朋友說有關大熊貓的英文。同時,熊貓頻道將以直播和點播等方式展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的日常生活。

8大

精彩配套活動

衚衕裡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展

地點:北京舊鼓樓大街張旺衚衕4號宏恩觀

彙集國內知名攝影家、新華社攝影記者和其他攝影師拍攝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讓觀眾瞭解大熊貓,更瞭解“大熊貓家園”四川。

大熊貓文化國際傳播分享會

地點:中國外文局

來自國內傳媒界、出版界、學術界和互聯網領域的專家學者,將分享大熊貓文化國際傳播的成功案例,探索進一步推廣大熊貓文化價值的成功路徑,探討如何用大熊貓講好中國好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熊貓在路上”互動體驗活動

時間:7月上旬至8月21日

一系列熊貓巴士已經在成都全城投入使用,市民可能乘坐到航空熊貓專線以及地鐵熊貓專列。

川航大熊貓主題航班活動

四川航空以大熊貓主題航班、大熊貓“三優”認養儀式、川航第七代空乘制服換裝等活動,向全球展現豐富多彩的大熊貓文化和四川魅力。

“大熊貓日記”VR/AR作品徵集活動

封面新聞與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攜手開展一場關於“大熊貓日記”主題的VR/AR作品徵集活動。用前沿的科技記錄大熊貓的“萌”瞬間,普及大熊貓知識。

“全球尋找大熊貓CP”徵集活動

封面新聞推出“PANDA FANS”排行榜,網友拍攝、上傳帶有熊貓元素的照片、海報,將有機會參與“PANDA FANS”排行榜,登上封面新聞開機頁面。

2位

文化界人士講述

峨影總裁向華全:

打造權威的大熊貓“史料”

“熊貓的電影故事”影展上,《熊貓的故事》《熊貓歷險記》這兩部電影都是峨影集團參與合拍的影片。8月20日,記者專訪了峨影集團總裁向華全。他表示,除了這兩部老電影,峨影集團將為觀眾帶來更多優質的大熊貓主題電影。

無論是1983年與香港合拍的《熊貓歷險記》,還是1988年與日本合拍的《熊貓的故事》,這兩部講述人與大熊貓動人故事的電影,曾經讓無數觀眾感動。

為何此次影展挑選了峨影的這兩部影片,向華全告訴記者:“大熊貓主題電影涉及生態題材、大熊貓文化品牌塑造,這是峨影一直以來的關注點。而且這兩部影片都是‘峨影造’的優秀影片,反映了四川在大熊貓保護、生態保護方面的故事。”

這兩部影片,將讓觀眾重溫當年的感動。向華全告訴記者,峨影接下來的一些“大動作”,會將這份感動延續下去。作為四川影視龍頭企業,峨影將打造最權威的大熊貓“史料”。“我們要籌備的系列紀錄片《我的名字叫大熊貓》將給大熊貓立檔案。”向華全說,《我的名字叫大熊貓》將從發現大熊貓的歷史、大熊貓保護、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等方面,立足事實,將這些權威的素材用電影表達出來。

著名作家阿來:

是全新的啟程是珍貴的回望

“我覺得四川舉行這樣一個活動,非常有意義!能將以大熊貓為標誌的四川自然生態文化展現出來。”8月20日晚,著名作家阿來抵達北京,為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助陣。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他力贊本次活動,肯定四川在推廣大熊貓文化方面的努力。

阿來說,作為四川特有生物的“第一代言”,大熊貓的關注度是相當高的,並與三星堆、金沙、都江堰等一起,組成了完整的四川文化形象。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是一次全新的啟程,也是一次珍貴的回望,“我瞭解到,這次有展覽、有講座、有影視作品交流,這些都是對我們大熊貓文化推廣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全球化背景下,關於大熊貓的研究和大熊貓文化的推廣,是四川做到的最具國際合作性質的項目之一。”阿來認為,將來,我們與國際的溝通還會更多,我們也應該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

談及深度挖掘大熊貓文化,阿來特別提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喬治·夏勒所著的《最後的熊貓》,“這是他當時在四川大熊貓保護區生活好幾年的實錄,他深入叢林追蹤大熊貓的身影,詳細調查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分佈情況。”據悉,這位已70多歲高齡的科學家目前又攀上了青藏高原,開始研究雪豹。

當被問及是否會以大熊貓為創作對象,阿來坦言:“四川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區之一。除了大熊貓,還有很多值得去關注的珍稀動植物,比如川金絲猴、雪豹、高原花卉……在我看來,大熊貓國際文化周也應該是號召大家關注以大熊貓為代表的、所有在四川生存的珍稀動植物。所以,我的作品會繼續書寫自然,關注環保,但不會侷限於大熊貓。”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楊琳肖姍姍發自北京本版圖片由本報記者肖雨楊發自北京本版製圖朱濉

原標題:來 一起玩轉大熊貓國際文化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